專利名稱:雙腔沖洗——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概括地說是涉及一種外科手術器械,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兼有沖洗、吸引功能的手術器械。
目前,內鏡外科手術使用的沖洗—吸引器均為單腔,其沖洗道與吸引道共用一個腔道,沖洗、吸引不能同時進行,而且吸引黏稠固態物,如膽石、膽泥、胃腸內容物等易阻塞唯一的腔道。一但發生阻塞,需中途更換沖洗—吸引器,延長了手術時間,給病人帶來了更大的痛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沖洗—吸引器。
一種雙腔沖洗—吸引器,包括一個進液閥和一個污物排出閥及同軸套裝在一起的內管和外管,所述內管和外管之間留有適當的間隔形成一環形沖洗通道,所述環形沖洗通道的入口端經所述進液閥與液壓源相通,所述環形沖洗通道的出口端通過至少3個沿所述環形通道出口端均布的噴射孔與外界相通,所述內管出口經排出閥與負壓源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雙腔沖洗—吸引器由于其沖洗道與吸引道分開設置,故沖洗和吸引可同時進行,減少了手術時間;又因沖洗道出口端沒有若干個沿圓周均布的噴射孔,使沖洗液噴灑均勻有力形成一球面噴射泉,與直的負壓吸引道相配合形成球形渦流,使外周沖洗液泛起的手術野內的沉渣,如膽泥、膽石、胃腸內容物等被吸引道直接吸出體外;此外,直的吸引道不易被堵塞,外圍球面噴射泉還能有效地阻擋周圍臟器與吸引器口接觸、避免被吸住,阻礙吸引,增加損傷。
本實用新型雙腔沖洗—吸引器的其他細節和優點可通過閱讀下文結合附圖詳加描述的實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雙腔沖洗—吸引器結構示意圖2是
圖1的K向視圖。
參照
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雙腔沖洗—吸引器包括同軸套裝在一起的內管1和外管2,內管1和外管2之間留有適當間隔形成環形沖洗通道3(沖洗腔)。內管1和外管2的左端設有一噴射頭7,噴射頭7的內孔8與內管1的孔徑相等并位于同一軸線上,在噴射頭7上設有若干個沿環形沖洗通道3出口端均布的噴射孔4,孔4可為3~8個,最好為4個,如圖2所示。噴射孔4沿環形通道3的出口端均布。噴射頭7與外管2焊接在一起,也可用粘接,其外圓周壁與外管2的管壁光滑連接并位于同一圓柱面上。內管1的進口端插入噴射頭7的凹槽中。噴射頭7也可以制成一圓環狀的帶噴射孔的堵頭,直接焊在內管1的外管壁和外管2的內管壁之間封住環形通道3的出口端,使內管1的進口端、外管2的出口端和圓環狀的噴射頭7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內管1的出口端插入閥體9,外管2可通過螺紋與閥體9連成一體。閥體9上裝有公知的沖洗液進液閥5和污物排出閥6。環形通道3的入口端經進液閥5與液壓源相通;內管1的內孔經污物排出閥6與負壓源相通。內管1的內孔與閥體9的污物排出孔應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形成一條直的污物排出通道(污物排出腔),直的通道不易堵塞。
使用時可同時打開進液閥5、污物排出閥6,沖洗液經環形通道3、噴射孔4成球面噴灑至手術野內,被泛起的沉渣,如膽泥、膽石、胃腸內容物等直接經排出通道、開啟的污物排出閥6滑閥上的內孔(圖中用虛線表示)被真空源吸出體外。本實用新型雙腔沖洗—吸引器還具有安全、可靠、省時、便于清洗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雙腔沖洗-吸引器,包括一個進液閥(5)和一個污物排出閥(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同軸套裝在一起的內管(1)和外管(2),所述內管(1)和外管(2)之間留有適當的間隔形成一環形沖洗通道(3),所述環形沖選通道(3)的入口端經所述進液閥(5)與液壓源相通,所述環形沖洗通道(3)的出口端通過至少3個沿所述環形通道出口端均布的噴射孔(4)與外界相通,所述內管(1)的出口經排出閥(6)與負壓源相通。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腔沖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射孔為4個。
專利摘要一種內鏡外科手術用雙腔沖洗——吸引器,包括進液閥、排出閥和同軸套裝在一起的內管和外管,內、外管之間形成環形沖洗通道,該通道入口端經進液閥與液壓源相通,出口端設有沿環形通道均布的噴射孔,內管出口經污物排出閥與負壓源相通。其優點是沖洗和吸引可同時進行,減少了手術時間,直的吸引道不易堵塞,便于清洗,外圍球面噴射泉能阻擋周圍臟器與吸引器口接觸、避免被其吸住、阻礙吸引、增加損傷等。
文檔編號A61M3/00GK2231105SQ9521779
公開日1996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28日
發明者王秋生 申請人:王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