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慢性舌扁桃體炎或稱舌扁桃體肥大,多由急性舌扁桃體炎反復發作轉為慢性。多與上呼吸道慢性炎癥,煙酒過度,好吃刺激性食物及有害氣體的刺激有關。常與慢性扁桃體炎同時存在,在扁桃體切除術后,舌扁桃體也可能發生代償性肥大。臨床表現是以局部癥狀為主,如咽部異物感、阻塞感、刺激感及干咳等,說話多時,癥狀加重。有時可無癥狀,而在檢查口腔時偶爾發現。用壓舌板重壓舌部或做間接喉鏡檢查,可見舌根部有肥大的淋巴組織,呈顆粒狀布滿舌根,兩側對稱或一側為著。重者為布滿會厭谷,也可向咽側伸延與扁桃體相連。由于舌扁桃體內淋巴濾泡感染,故可見到黏膜下有黃白色點狀小膿腫。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其特點是:中藥組份為毛冬青葉3-15、金銀花露3-15、梔子花3-15、小金錢草5-20、涼粉草5-20、鮮地黃5_20、金蓮花3_15、犁頭草3_15、肺心草3_15、腎蕨3-15、鹿角草3-15、通光散3-15、土黃連5-20、勝紅薊8_30、大血藤8_30、露蜂房3_15、密陀僧5-20、藤黃8-30、龍眼葉3-15。
[0005]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進一步地: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雌黃5-20、蜂斗菜5-20、博落回8-30、卜芥3_15。
[0006]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進一步地: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毛冬青葉10 g、金銀花露4 g、梔子花5 g、小金錢草8 g、涼粉草8 g、鮮地黃10 g、金蓮花5 g、犁頭草8 g、肺心草8 g、腎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黃連10 g、勝紅薊15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黃15 g、龍眼葉8 g、雌黃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8g。
[0007]本發明使用時的單劑藥量為:毛冬青葉10 g、金銀花露4 g、梔子花5 g、小金錢草8 g、涼粉草8 g、鮮地黃10 g、金蓮花5 g、犁頭草8 g、肺心草8 g、腎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黃連10 g、勝紅薊15 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黃15 g、龍眼葉8 g、雌黃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S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7天為一療程。
[0008]本發明中各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毛冬青葉:清熱解毒、止痛消炎,主治牙周炎、癤癰、帶狀皰疹、膿皰瘡;金銀花露:清熱、消暑、解毒,主治暑溫口渴、熱毒瘡癤;梔子花:清肺、涼血,主治肺熱咳嗽、鼻衄、瀉肺火、止肺熱咳嗽、止衄血、消痰;小金錢草:清熱、解毒、利水、活血,主治黃疸、痢疾、砂石淋痛、白濁、水腫、疔瘡腫毒、跌打損傷、刀傷、風火眼;涼粉草:清暑、解渴、除熱毒,主治中暑、消渴、高血壓、肌肉、關節疼痛;鮮地黃:清熱、涼血、生津,主治溫病傷陰、大熱煩渴、舌絳、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虛勞骨蒸、咳血、消渴、便秘、血崩;金蓮花:清熱解毒,主治上感、扁桃體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結膜炎、急性淋巴管炎、口瘡、疔瘡;犁頭草:清熱、解毒,主治癰疽、疔瘡、瘰疬、乳癰、外傷出血;肺心草:清熱潤肺、消腫止痛,主治肺結核、腮腺炎、淋巴腺炎、喉炎、白帶、熱毒瘡腫、跌打損傷;腎蕨: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主治黃疸、淋濁、小便澀痛、痢疾、疝氣、乳癰、瘰疬、燙傷、刀傷;鹿角草:清熱解毒、活血去瘀,主治感冒發熱、喉痛、腸炎腹瀉、闌尾炎、跌打損傷、癰疽熱癤;通光散:清熱解毒、止咳平喘,主治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咽喉炎、扁桃體炎、膀胱炎、療瘡腫毒;土黃連:清熱解毒、利小便,主治腹瀉、赤痢、火眼赤痛、齒齦腫痛、咽喉炎、熱淋、痄腮、丹毒、濕疹;勝紅薊: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癰疽瘡癤、外傷出血;大血藤:敗毒消癰、活血通絡、祛風殺蟲,主治風濕痹痛、赤痢、血淋、月經不調、疳積、蟲痛、跌撲損傷、清熱解毒、活血、祛風;露蜂房:祛風止痛、攻毒消腫、殺蟲止癢、主風溫痹痛、風蟲牙痛、癰疽惡瘡、瘰疬、喉舌腫痛、痔漏、風疹瘙癢、皮膚頑癬、蜂毒、毒腫;密陀僧:消腫殺蟲、收斂防腐、墜痰鎮驚,主治痔瘡、腫毒、潰瘍、濕疹、狐臭、創傷、久痢、驚癇;藤黃:消腫、化毒、止血、殺蟲,主治癰疽腫毒、頑癬惡瘡、損傷出血、牙疳蛀齒、湯火傷;龍眼葉:治感冒、瘧疾、疔腫、痔瘡〃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蓮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爛;雌黃:燥濕、殺蟲、解毒,主治疥癬、惡瘡、蛇蟲螫傷、癲癇、寒痰咳喘、蟲積腹痛;蜂斗菜:解毒祛瘀,主治扁桃體炎、癰腫疔毒、毒蛇咬傷,主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博落回:消腫、解毒、殺蟲,主治指疔、膿腫、急性扁桃體炎、中耳炎、滴蟲性陰道炎、下肢潰瘍、燙傷、頑癬;卜芥:解毒退熱、消腫散結,主治鉤端螺旋體病、毒蛇咬傷、瘰疬、肺結核、流感、腸傷寒、蜂窩織炎、無名腫毒、癤瘡。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0011]實施例1,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中藥組份為毛冬青葉3-15、金銀花露3-15、梔子花3-15、小金錢草5-20、涼粉草5_20、鮮地黃5_20、金蓮花3_15、犁頭草3_15、肺心草3-15、腎蕨3-15、鹿角草3-15、通光散3_15、土黃連5_20、勝紅薊8_30、大血藤8_30、露蜂房3-15、密陀僧5-20、藤黃8-30、龍眼葉3-15。
[0012]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雌黃5-20、蜂斗菜5-20、博落回8-30、卜芥3_15。
[0013]實施例3,實施例2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毛冬青葉10 g、金銀花露4 g、梔子花5 g、小金錢草8 g、涼粉草8 g、鮮地黃10 g、金蓮花5 g、犁頭草8 g、肺心草8 g、腎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黃連10 g、勝紅薊15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黃15 g、龍眼葉8 g、雌黃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8g。
【主權項】
1.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中藥組份為毛冬青葉3-15、金銀花露3-15、梔子花3-15、小金錢草5-20、涼粉草5_20、鮮地黃5_20、金蓮花3_15、犁頭草3_15、肺心草3-15、腎蕨3-15、鹿角草3-15、通光散3-15、土黃連5-20、勝紅薊8-30、大血藤8-30、露蜂房3-15、密陀僧5-20、藤黃8-30、龍眼葉3-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雌黃5-20、蜂斗菜5-20、博落回8-30、卜芥3_1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毛冬青葉10 g、金銀花露4 g、梔子花5 g、小金錢草8 g、涼粉草8 g、鮮地黃10g、金蓮花5 g、犁頭草8 g、肺心草8 g、腎蕨10 g、鹿角草8 g、通光散5 g、土黃連10 g、勝紅薊15 g、大血藤15 g、露蜂房6 g、密陀僧12 g、藤黃15 g、龍眼葉8 g、雌黃10 g、蜂斗菜.10 g、博落回12 g、卜芥8g。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舌扁桃體炎的中藥,是由中草藥毛冬青葉、金銀花露、梔子花、小金錢草、涼粉草、鮮地黃、金蓮花、犁頭草、肺心草、腎蕨、鹿角草、通光散、土黃連、勝紅薊、大血藤、露蜂房、密陀僧、藤黃、龍眼葉、雌黃、蜂斗菜、博落回、卜芥組成。本發明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IPC分類】A61P11/04, A61K36/888, A61K33/24, A61K36/86, A61K35/64
【公開號】CN105521167
【申請號】CN201410688840
【發明人】嚴明
【申請人】嚴明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