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包括帶狀主體和至少一個夾扣;所述帶狀主體的其中一個端部的貼緊皮膚的一面上設置有母粘扣,所述帶狀主體的另一個端部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設置有子粘扣;通過所述母粘扣與所述子粘扣的粘接固定,使得所述帶狀主體形成為環形帶;所述帶狀主體的中部為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平行設置有多條軌道,所述夾扣能夠卡接固定在所述軌道上,并能沿所述軌道滑動。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能夠將留置套管針固定,防止其相互纏繞或脫落。
【專利說明】
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臨床上,某些病人因為病情嚴重或復雜,常常需要進行同時輸入多種藥物,導致留置套管針過多,使得輸液管路互相纏繞,患者活動多有不便,甚至脫針,給治療也帶來了各種不便。并且,對于脫針的留置套管針,還需要再次穿刺留針,這樣還會給病人造成二次痛苦并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此外,因為留置套管針過多,對于對膠布過敏的某些患者來說,因纏繞膠布造成的過敏反應會遮蓋了藥物不良反應,可能會出現危險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能夠將留置套管針固定,防止其相互纏繞或脫落。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包括帶狀主體和至少一個夾扣;
[0005]所述帶狀主體的其中一個端部的貼緊皮膚的一面上設置有母粘扣,所述帶狀主體的另一個端部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設置有子粘扣;通過所述母粘扣與所述子粘扣的粘接固定,使得所述帶狀主體形成為環形帶;
[0006]所述帶狀主體的中部為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平行設置有多條軌道,所述夾扣能夠卡接固定在所述軌道上,并能沿所述軌道滑動。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帶與所述母粘扣之間通過第一彈性帶連接,所述固定帶與所述子粘扣之間通過第二彈性帶連接。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軌道的橫截面為部分圓環形,所述夾扣的底部具有第一圓柱,所述第一圓柱能夠與所述軌道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一圓柱的橫截面大于所述軌道的橫截面。
[000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圓柱的上方為夾扣主體,所述夾扣主體的橫截面為部分圓環形,所述夾扣主體的橫截面小于留置套管針的橫截面,且所述留置套管針能夠與所述夾扣主體卡接固定。
[00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還包括蓋體;
[0011]所述蓋體為弧形,且所述蓋體的寬度與所述固定帶上的最兩端的軌道之間的距離相等;
[0012]所述蓋體的兩側邊緣的下方分別具有第二圓柱,所述第二圓柱能夠與所述軌道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二圓柱的橫截面大于所述軌道的橫截面。
[0013]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能夠較好的規制和固定留置套管針的管路,使用方便,外形美觀。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此類商品,市場前景好,小針、留置針穿刺后均可用,不僅適用于住院病人還適用于門診、衛生防疫站、生活區的衛生所等使用。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實施例中軌道處的左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實施例中卡扣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實施例中蓋體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為了區分兩個相同名稱非相同的實體或者非相同的參量,可見“第一” “第二”僅為了表述的方便,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后續實施例對此不再一一說明。
[0020]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1]所述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包括帶狀主體10和至少一個夾扣20;
[0022]所述帶狀主體10的其中一個端部13的貼緊皮膚的一面上設置有母粘扣(未示出),所述帶狀主體的另一個端部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設置有子粘扣12;通過所述母粘扣與所述子粘扣12的粘接固定,使得所述帶狀主體10形成為環形帶;
[0023]所述帶狀主體10的中部為固定帶11,所述固定帶11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平行設置有多條軌道16,所述夾扣20能夠卡接固定在所述軌道16上,并能沿所述軌道16滑動,圖1中所示的夾扣20均可從軌道16上拆卸下來,管路多時可裝上較多的夾扣20,管路少時可以摘下多余的夾扣20。
[0024]所述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在使用時,可通過環繞在病人手腕處并利用所述母粘扣與所述子粘扣12的粘接固定,使其固定在病人手腕上,并用于固定留置套管針。
[0025]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能夠較好的規制和固定留置套管針的管路,使用方便,外形美觀。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此類商品,市場前景好,小針、留置針穿刺后均可用,不僅適用于住院病人還適用于門診、衛生防疫站、生活區的衛生所等使用。
[0026]可選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帶11與所述母粘扣之間通過第一彈性帶15連接,所述固定帶11與所述子粘扣12之間通過第二彈性帶14連接,從而給予帶狀主體10—定彈性,使其能夠與手腕更好的貼緊,從而增加所述固定裝置的穩定性。
[0027]較佳的,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軌道16的橫截面為部分圓環形,所述夾扣20的底部具有第一圓柱22,所述第一圓柱22能夠與所述軌道16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一圓柱22的橫截面大于所述軌道16的橫截面。可選的,所述軌道16采用軟性塑料制作,使所述第一圓柱22在卡入所述軌道16后,所述軌道16能夠被第一圓柱22撐開并給予第一圓柱22—定的壓力,從而較好的固定第一圓柱22。
[0028]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圓柱22的上方為夾扣主體21,所述夾扣主體21的橫截面為部分圓環形,所述夾扣主體21的橫截面小于留置套管針的橫截面,且所述留置套管針能夠與所述夾扣主體21卡接固定。可選的,所述夾扣主體21采用軟性塑料制作,使所述留置套管針在卡入所述夾扣主體21后,所述夾扣主體21能夠被所述留置套管針撐開并給予所述留置套管針一定的壓力,從而較好的固定所述留置套管針。此外,所述夾扣主體21和第一圓柱22之間可以通過第一連接柱23連接。
[0029]可選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所述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還包括蓋體30;所述蓋體30為弧形,且所述蓋體30的寬度與所述固定帶11上的最兩端的軌道16之間的距離相等;
[0030]所述蓋體30的兩側邊緣的下方分別具有第二圓柱31,所述第二圓柱31能夠與所述軌道16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二圓柱31的橫截面大于所述軌道16的橫截面。所述蓋體30通過與所述軌道16卡接固定,從而將所述固定帶11的上方遮蓋,進一步防止留置套管針脫落并可防止被刮到或拔掉。可選的,所述蓋體30和第二圓柱31之間可以通過第二連接柱32連接。
[0031]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于這些例子;在本實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帶狀主體和至少一個夾扣; 所述帶狀主體的其中一個端部的貼緊皮膚的一面上設置有母粘扣,所述帶狀主體的另一個端部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設置有子粘扣;通過所述母粘扣與所述子粘扣的粘接固定,使得所述帶狀主體形成為環形帶; 所述帶狀主體的中部為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平行設置有多條軌道,所述夾扣能夠卡接固定在所述軌道上,并能沿所述軌道滑動;所述固定帶與所述母粘扣之間通過第一彈性帶連接,所述固定帶與所述子粘扣之間通過第二彈性帶連接; 其中,所述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還包括蓋體; 所述蓋體為弧形,且所述蓋體的寬度與所述固定帶上的最兩端的軌道之間的距離相等; 所述蓋體的兩側邊緣的下方分別具有第二圓柱,所述第二圓柱能夠與所述軌道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二圓柱的橫截面大于所述軌道的橫截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的橫截面為部分圓環形,所述夾扣的底部具有第一圓柱,所述第一圓柱能夠與所述軌道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一圓柱的橫截面大于所述軌道的橫截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套管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柱的上方為夾扣主體,所述夾扣主體的橫截面為部分圓環形,所述夾扣主體的橫截面小于留置套管針的橫截面,且所述留置套管針能夠與所述夾扣主體卡接固定。
【文檔編號】A61M5/158GK205659211SQ201620302551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2日
【發明人】唐素美, 胡鑫, 王亞楠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