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所述訓練儀設有由目鏡頭前殼、中殼以及后殼組成的目鏡頭,還設有與所述目鏡頭電性連接的控制裝置,以及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的眼內肌運動條。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填補了便攜式眼內外肌訓練儀領域的空白,而且為智能化操作及可折疊式結構,方便學生放在書包中隨時使用,克服了以上單純眼外肌及眼內肌靈敏訓練儀的缺點。故必將對青少年近視防控、閱讀障礙改善、眼保健及記憶力提高等產生深遠影響。
【專利說明】
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設及醫療器械領域中的眼科治療,具體設及一種便攜式、智能化的眼 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
【背景技術】
[0002] 眼內肌即睫狀肌靈敏運動(即調節靈敏度訓練)有助防控近視,減緩老花眼,防治 眼疲,提高弱視視力,也有助改善兒童閱讀困難及多動癥等。然而,近30年來,在儀研發上并 沒有較大的進展。
[0003] 目前我國市面上訓練眼球眼內肌調節靈敏運動的儀器主要有翻轉鏡及直線訓練 儀。其主要功能如下:
[0004] 翻轉鏡是通過正、負透鏡輪流翻轉訓練調節靈敏度。由于為了防止訓練中出現頭 暈、眼脹及眼朦,正負鏡片度數通常是限制在2.5D內。即訓練力度較小。此外,因需用手不斷 翻鏡片,受訓者因極不方便而依從性較差。數月前本人巧IJ東光)實用新型的自動翻轉鏡,雖 有很多優點,但調節訓練的力度較低仍然是此類產品的固定局限。
[0005] 直線訓練儀國內主要是適合醫院及訓練中屯、用的大型儀,價格在數千至數萬元。 國內缺乏適合家庭使用的智能型直線訓練儀。而國外生產的家用型小型直線訓練儀因機體 較長(1M左右),具有不能折疊變小等缺點,不方便主要使用對象即青少年隨身攜帶,且價格 均在1000元W上。不利在青少年學生中推廣。
[0006] 另外,有關研究已表明,眼球外直肌(6條)靈敏運動,不僅有利眼保健,改善閱讀困 難,還可增加記憶力而增強智力。對于提高人類素質及眼保健等有深遠的影響。
[0007] 國內專利一種眼力器(專利號95115473.7)其公開了一種治療弱視的技術方案,其 技術方案通過套管的原理制作了視標連接桿,再通過設置在視標連接桿末端的發光視標, 使患者注視,從而治療患者的弱視。但是該技術方案的結構異常不便,如患者需要調整發光 視標的距離必須手動調整視標連接桿,而實際情況則是整個訓練過程中是需要不斷或間斷 調整視標與患者眼部的距離,因此該技術方案不適宜長期使用;再者,由于該技術方案的視 標連接桿采用了套管的機構,并不能實現拆卸,因此其體積也是較大,不適宜攜帶。
[000引在上述基礎上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目前并沒有同時兼有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 練的儀器。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的空白W及缺陷進行改進,從而獲得一款結構簡單、使 用方便且方便攜帶的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 【實用新型內容】
[0009] 鑒于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 儀,通過電性插接的方式,實現目鏡頭、控制裝置與眼內肌運動條的組合或分離,最大限度 的節省了攜帶的空間;同時眼內肌運動條是通過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的組合進行連 接,因此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實現不同的長度配合。
[0010] 進一步的,每一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內設有豎向排列的Lm)引導色燈燈組,當若干 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組合完成后,WLm)引導色燈或燈組為單位可根據不同的訓練模式實 現不同的閃爍循環方式;另一方面,為了實現眼外肌的訓練,同時在目鏡頭的鏡框中設有眼 外肌運動燈板,可W實現沿眼部周緣不同的閃爍模式,最終實現眼內眼外肌的訓練;其次在 目鏡頭中還設有屈光矯正鏡片,通過上述的結構方式與訓練方法達到提高眼內外肌協調運 動靈敏度,增加記憶力,改善學習困難及小兒多動癥,防控近視眼及提高弱視眼視力的效 果。
[0011]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12] 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所述訓練儀設有由目鏡頭前殼、中殼W及后 殼組成的目鏡頭,還設有與所述目鏡頭電性連接的控制裝置,W及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 接的眼內肌運動條;
[0013] 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驅動電源、微處理器、訓練功能選擇模塊、MP3模塊W及揚 聲器,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驅動電源電性連接,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與所述MP3模塊分別 于所述微處理器電性連接,所述揚聲器與所述MP3模塊電性連接;
[0014] 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由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連接而成,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組件 的殼體由眼內肌運動條上蓋與下蓋構成,其內設有眼內肌運動燈板,所述眼內肌運動燈板 上至少設有1組的Lm)引導色燈,所述眼內肌運動燈板的前端與后端分別設有電性連接接口 與電性連接插口,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通過所述電性連接接口或電性連接插口進行前 后連接;
[0015] 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目鏡頭中的屈光矯正鏡片與眼外肌運動燈板,所述眼外肌運動 燈板上設有若干L邸引導燈。
[0016]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包括眼眼內肌和/或眼外肌訓練的功能選 擇。
[0017]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防止當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連接后發生的脫落,所述眼 內肌運動條組件殼體的前端部設有凹槽,其后端部設有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緣;當若干 節的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組合使用時,在前的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的凸緣插接至在后的眼 內肌運動條組件的凹槽內,除了實現延伸W外,還增強了各個組件的連接穩固性。
[0018]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由5~10節眼內肌運 動條組件構成,每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上設有2組且每組3顆豎向排列的Lm)引導色燈,其 中,所述L邸引導色燈的色調包括但不限于紅光、黃光或綠光。
[0019]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控制裝置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凸緣匹配的凹槽。
[0020]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眼外肌運動燈板上若干Lm)引導燈的位置與使用者的 眼部周緣位置相應;優選地,所述L邸引導燈為8顆。
[0021]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目鏡頭的后殼上還設有用于使用者佩戴的固定帶。
[0022]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填補了便攜式眼內外肌訓練儀領域的空白,而且為智 能化操作及可折疊式結構,方便學生放在書包中隨時使用,克服了 W上單純眼外肌及眼內 肌靈敏訓練儀的缺點。故必將對青少年近視防控、閱讀障礙改善、眼保健及記憶力提高等產 生深遠影響。
【附圖說明】
[0023]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4] 圖2為圖1中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 圖3為圖2中控制裝置各模塊連接示意圖;
[00%]圖4為圖1中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眼外肌運動燈板的結構示意圖;
[00%]圖6為圖4中前后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9]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
[0030]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種實施方式;
[0031] 圖9a~9c為本實用新型的巧巾眼內肌訓練模式示意圖;
[0032] 圖IOa~IOc為本實用新型的巧巾眼外肌訓練模式示意圖。
[0033] 附圖柄記說明:目鏡頭1、目鏡頭自U殼11、中殼12、后殼13、屈光矯正鏡片14、巧制裝 置2、控制裝置上蓋21、控制裝置下蓋22、PCB板23、驅動電源24、微處理器25、訓練功能選擇 模塊26、MP3模塊27、揚聲器28、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眼內肌運動條上蓋31、下蓋32、眼內肌 運動燈板33、L邸引導色燈34、凹槽35、凸緣36、電性連接接口 100、電性連接插口 101、眼外肌 運動燈板4、L邸引導燈41、固定帶200。
【具體實施方式】
[0034] W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W本技 術方案為前提,給出詳細的實施方式和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本實 施例。
[0035]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為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所述訓練儀設 有由目鏡頭前殼11、中殼12W及后殼13組成的目鏡頭1,還設有與所述目鏡頭1電性連接的 控制裝置2, W及與所述控制裝置2電性連接的眼內肌運動條;
[0036] 如圖2、圖3所示,所述控制裝置2的殼體由控制裝置上蓋21與控制裝置下蓋22組 成,在其所述控制裝置殼體中設有控制用的PCB板23W及驅動電源24;
[0037] 在所述PCB板23上設有微處理器25、訓練功能選擇模塊26、MP3模塊27W及揚聲器 28,所述微處理器25與所述驅動電源24電性連接,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26與所述MP3模塊 27分別于所述微處理器25電性連接,所述揚聲器28與所述MP3模塊28電性連接。
[0038]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可對訓練模式進行調節,具體的說,包括眼 內肌訓練與眼外肌訓練的模式選擇切換,W及對提高或降低訓練速度,從而實現訓練難度 的調整;所述微處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的電信號,從而將啟動信號發送至 眼內肌運動條或眼外肌運動燈板使LED引導色燈或LED引導燈在相應的模式下進行點亮;其 次,所述微處理器還具備定時功能,W確保每個模式下的訓練時間,當到達預設的訓練時間 后,便對所述揚聲器發送電信號使其蜂鳴,提示訓練結束。
[0039] 如圖4、圖5所示,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由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連接而成,所述 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的殼體由眼內肌運動條上蓋31與下蓋32構成,其內設有眼內肌運動燈 板33,所述燈板33上至少設有1組的Lm)引導色燈34,所述眼內肌運動燈板33的前端與后端 分別設有電性連接接口 100與電性連接插口 101,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通過所述電性 連接接口 100或電性連接插口 101進行前后連接且可不斷延伸;
[0040] 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目鏡頭I中的屈光矯正鏡片14與眼外肌運動燈板4,所述眼外肌 運動燈板4上設有若干L邸引導燈41;優選地,本實用新型設置的L邸引導燈為8顆。
[0041]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眼內肌運動條由5~ 10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構成,每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上設有2組且每組3顆豎向排列的LED 引導色燈,其中,所述L邸引導色燈的色調包括但不限于紅光、黃光或綠光。
[0042]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目鏡頭、控制裝置W及眼 內肌運動條組件之間所使用的電性連接接口或所述電性連接插口為USB連接口。
[0043] 如圖4、圖6所示,為了防止當若干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連接后發生的脫落,在所述眼 內肌運動條組件3的殼體的前端部設有凹槽35,其后端部設有與所述凹槽35相匹配的凸緣 36;如圖7所示,當若干節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組合使用時,在前的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 的凸緣36插接至在后的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的凹槽35內,除了實現延伸W外,還增強了各個 組件的連接穩固性。
[0044]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控制裝置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凸緣匹配的凹槽。
[0045]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眼外肌運動燈板上若干Lm)引導燈的位置與使用者的 眼部周緣位置相應。
[0046] 如圖5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目鏡頭后殼13上還設有用于使用者佩 戴的固定帶200。
[0047] 如圖3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為了讓使用者在訓練時可W進一步放松, 所述控制裝置中還設有MP3模塊W及與其電性連接的揚聲器,運樣,使用者可W在訓練眼內 外肌的同時,可W通過音樂進一步得到舒緩。當然為了保證使用質量,當訓練到達預設時間 后,揚聲器優先處理完成提示音。
[0048] 為了滿足不同的需要,本發明還提供W下多種的實施方式,但是下述的實施方式 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49]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為智能化眼球內肌靈敏運動訓練儀, 所述訓練儀由控制裝置2, W及與所述控制裝置2電性連接的眼內肌運動條組成;
[0050] 如圖2、圖3所示,所述控制裝置2的殼體由控制裝置上蓋21與控制裝置下蓋22組 成,在其所述控制裝置殼體中設有控制用的PCB板23W及驅動電源24;
[0051 ]在所述PCB板23上設有微處理器25、訓練功能選擇模塊26、MP3模塊27 W及揚聲器 28,所述微處理器25與所述驅動電源24電性連接,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26與所述MP3模塊 27分別于所述微處理器25電性連接,所述揚聲器28與所述MP3模塊28電性連接。
[0052]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可對訓練模式進行調節,具體的說,可眼內 肌訓練的模式選擇或切換,W及對提高或降低訓練速度,從而實現訓練難度的調整;所述微 處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的電信號,從而將啟動信號發送至眼內肌運動條使 L抓引導色燈在相應的模式下進行點亮;其次,所述微處理器還具備定時功能,W確保每個 模式下的訓練時間,當到達預設的訓練時間后,便對所述揚聲器發送電信號使其蜂鳴,提示 訓練結束。
[0053] 如圖4、圖5所示,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由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連接而成,所述 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的殼體由眼內肌運動條上蓋31與下蓋32構成,其內設有眼內肌運動燈 板33,所述燈板33上至少設有1組的Lm)引導色燈34,所述眼內肌運動燈板33的前端與后端 分別設有電性連接接口 100與電性連接插口 101,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通過所述電性 連接接口 100或電性連接插口 101進行前后連接且可不斷延伸;
[0054]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眼內肌運動條由5~ 10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構成,每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上設有2組且每組3顆豎向排列的LED 引導色燈,其中,所述L邸引導色燈的色調包括但不限于紅光、黃光或綠光。
[0055]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該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W及眼內肌運 動條組件之間所使用的電性連接接口或所述電性連接插口為USB連接口。
[0056] 如圖4、圖6所示,為了防止當若干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連接后發生的脫落,在所述眼 內肌運動條組件3的殼體的前端部設有凹槽35,其后端部設有與所述凹槽35相匹配的凸緣 36;如圖7所示,當若干節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組合使用時,在前的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 的凸緣36插接至在后的眼內肌運動條組件3的凹槽35內,除了實現延伸W外,還增強了各個 組件的連接穩固性。
[0057]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控制裝置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凸緣匹配的凹槽。
[0058] 如圖3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為了讓使用者在訓練時可W進一步放松, 所述控制裝置中還設有MP3模塊W及與其電性連接的揚聲器,運樣,使用者可W在訓練眼內 肌的同時,可W通過音樂進一步得到舒緩。當然為了保證使用質量,當訓練到達預設時間 后,揚聲器優先處理完成提示音。
[0059] 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為智能化眼球外肌靈敏運動訓練 儀,所述訓練儀設有由目鏡頭前殼11、中殼12W及后殼13組成的目鏡頭1,還設有與所述目 鏡頭1電性連接的控制裝置2;
[0060] 如圖2、圖3所示,所述控制裝置2的殼體由控制裝置上蓋21與控制裝置下蓋22組 成,在其所述控制裝置殼體中設有控制用的PCB板23W及驅動電源24;
[0061 ]在所述PCB板23上設有微處理器25、訓練功能選擇模塊26、MP3模塊27 W及揚聲器 28,所述微處理器25與所述驅動電源24電性連接,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26與所述MP3模塊 27分別于所述微處理器25電性連接,所述揚聲器28與所述MP3模塊28電性連接。
[0062]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可對訓練模式進行調節,具體的說,對眼外 肌訓練的模式選擇或切換,W及對提高或降低訓練速度,從而實現訓練難度的調整;所述微 處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的電信號,從而將啟動信號發送至眼外肌運動燈板 使Lm)引導燈在相應的模式下進行點亮;其次,所述微處理器還具備定時功能,W確保每個 模式下的訓練時間,當到達預設的訓練時間后,便對所述揚聲器發送電信號使其蜂鳴,提示 訓練結束。
[0063] 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目鏡頭1中的屈光矯正鏡片14與眼外肌運動燈板4,所述眼外肌 運動燈板4上設有若干L邸引導燈41;優選地,本實用新型設置的L邸引導燈為8顆。
[0064]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目鏡頭與控制裝置之間 所使用的電性連接的接口或所述電性連接的插口為USB連接口。
[0065]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眼外肌運動燈板上若干Lm)引導燈的位置與使用者的 眼部周緣位置相應。
[0066] 如圖5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目鏡頭后殼13上還設有用于使用者佩 戴的固定帶200。
[0067] 如圖3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為了讓使用者在訓練時可W進一步放松, 所述控制裝置中還設有MP3模塊W及與其電性連接的揚聲器,運樣,使用者可W在訓練眼外 肌的同時,可W通過音樂進一步得到舒緩。當然為了保證使用質量,當訓練到達預設時間 后,揚聲器優先處理完成提示音。
[0068] 作為再一種實施方式,其結構與本發明基礎技術方案相同,同時包括目鏡頭、控制 裝置W及眼內肌運動條,但是相對于基礎技術方案減少了眼外肌運動燈板,該實施方式下 只針對眼內肌進行訓練,但是由于同樣設置了目鏡頭,不但具備了屈光矯正鏡片的功能,而 且還可W讓使用者直接佩戴在頭部,更加方便使用。
[0069] 實施例一
[0070] 將目鏡頭與控制裝置進行連接,其次,根據使用者的需要將眼內肌運動條組件依 次連接組成眼內肌運動條。具體的說,將在后的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的凸緣插接至在前的眼 內肌運動條組件的凹槽中,并將設置在其內的USB接口與插口連接;再次,將連接完成的若 干眼內肌運動條與控制裝置連接,隨后通過固定帶將目鏡頭佩戴至頭部合適位置,開啟電 源,選擇不同的訓練模式,透過屈光矯正鏡片注視眼內肌運動條上的L邸引導色燈或眼外肌 的LED引導燈。其中,當選擇眼內肌訓練模式后,可選的模式包括。E"形單個LED引導色燈 循環模式、整組循環模式、"UP形單個Lm)引導色燈循環模式W及混合模式;在本實施例 中,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由7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構成,每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上設有2組且 每組3顆豎向排列的Lm)引導色燈,其中,靠近所述控制裝置的前部2節的Lm)引導色燈為紅 光,中部2節的L邸引導色燈為黃光,后部3節的L邸引導色燈為綠光。
[0071] 如圖9a所示,"t導"形單個L邸引導色燈循環模式指的是由最前端(最靠近控制裝 置)的一顆Lm)引導色燈逐一向后橫向點亮(需要的說明的是,當后一顆Lm)引導色燈點亮后 前一顆則焰滅),直至最末的Lm)引導色燈點亮后沿其豎向往下行繼續點亮,并W此作循環 運動,5分鐘揚聲器鈴響后便結束該模式下的訓練。
[0072] 如圖9b所示,整組循環模式指的是WL抓引導色燈燈組為單位,由最前端(最靠近 控制裝置)的燈組向后逐一點亮(需要的說明的是,當后一組Lm)引導色燈點亮后前一組則 焰滅),并W此作往返運動,5分鐘揚聲器鈴響后便結束該模式下的訓練。
[0073] 如圖9c所示,形單個L抓引導色燈循環模式指的是由最前端(最靠近控制裝 置)的一顆Lm)引導色燈W豎向逐一點亮(需要的說明的是,當后一顆Lm)引導色燈點亮后前 一顆則焰滅),并W此作往返運動,5分鐘揚聲器鈴響后便結束該模式下的訓練。
[0074] 混合模式指的是W上巧巾模式W此循環出現,5分鐘揚聲器鈴響后便結束該模式下 的訓練。
[0075]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上述眼內肌運動條由7節眼內肌運動條 組件構成,每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上設有2組且每組3顆豎向排列的Lm)引導色燈,其中,靠 近所述控制裝置的前部2節的LED引導色燈為紅光,中部2節的LED引導色燈為黃光,后部3節 的LH)引導色燈為綠光。
[0076] 當選擇眼外肌訓練模式后,可選的模式包括隨機循環模式、順時或逆時循環模式 W及閃動模式;
[0077] 如圖IOa所示,隨機循環模式指的是W隨機點亮的方式使不相鄰的Lm)引導燈逐一 循環閃動;
[0078] 如圖IOb所示,順時或逆時循環模式指的是W順時或逆時的方向使LED引導燈循環 閃動;
[0079] 如圖IOc所示,閃動模式指的是左右兩側的L邸引導燈同時點亮并循環閃動。
[0080] 需要的說明的是,上述巧巾模式下,當后一顆L邸引導燈點亮后前一顆則焰滅。
[0081] 最后,本發明為了針對不同的使用者,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還設有快/慢的調速 功能,從而調整訓練的難W程度;此外,還增設有MP3的播放功能,可W讓使用者得到進一步 的舒緩,同時也降低了訓練的枯燥。
[0082] 實施例二
[0083] 本實施例的結構方式、訓練方式與實施例一基本一致,但是缺少了目鏡頭,使用者 只需將控制裝置與眼內肌運動條連接后,將其放置在書桌或平臺上便可通過眼內肌訓練模 式達到訓練的效果。
[0084] 實施例S
[0085] 本實施例的結構方式、訓練方式與實施例一基本一致,但是缺少了眼內肌運動條, 使用者只需將目鏡頭與控制裝置連接后,將其佩戴至頭部后便可通過眼外肌訓練模式達到 訓練的效果。
[0086] 實施例四
[0087] 本實施例的結構方式、訓練方式與實施例一基本一致,但是缺少了目鏡頭中的眼 外肌運動燈板;因此,使用者只需將目鏡頭、控制裝置與眼內肌運動條連接后,佩戴至頭部 便可通過眼內肌訓練模式達到訓練的效果。
[0088] 本發明的結構方式便于攜帶,安裝方便,由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組成的眼內 肌運動條上具備可實現不同循環模式的Lm)引導色燈,實際相當于智能化活動的視標且無 需人工干預,同時本發明也兼備了眼外肌的訓練,使用者可根據不同的需要自由組合,進一 步的,通過USB連接口增加了本實用新型連接的便捷性與簡易性,適合不同人群的需要。
[0089]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W上描述的技術方案W及構思,做出其它各 種相應的改變W及變形,而所有的運些改變W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 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訓練儀設有由目鏡頭前殼、中 殼以及后殼組成的目鏡頭,還設有與所述目鏡頭電性連接的控制裝置,以及與所述控制裝 置電性連接的眼內肌運動條;其中 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驅動電源、微處理器、訓練功能選擇模塊、MP3模塊以及揚聲器,所述 微處理器與所述驅動電源電性連接,所述訓練功能選擇模塊與所述MP3模塊分別于所述微 處理器電性連接,所述揚聲器與所述MP3模塊電性連接; 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由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連接而成,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的殼 體由眼內肌運動條上蓋與下蓋構成,其內設有眼內肌運動燈板,所述眼內肌運動燈板上至 少設有1組的LED引導色燈,所述眼內肌運動燈板的前端與后端分別設有電性連接接口與電 性連接插口,若干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通過所述電性連接接口或電性連接插口進行前后連 接; 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目鏡頭中的屈光矯正鏡片與眼外肌運動燈板,所述眼外肌運動燈板 上設有若干LED引導燈。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訓練功 能選擇模塊包括眼內肌和/或眼外肌訓練的功能選擇。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內肌 運動條組件殼體的前端部設有凹槽,其后端部設有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緣;當若干節的 所述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組合使用時,在前的眼內肌運動條組件的凸緣插接至在后的眼內 肌運動條組件的凹槽內;所述控制裝置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凸緣匹配的凹槽。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眼 內肌運動條由5~10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構成,每節眼內肌運動條組件上設有2組且每組3 顆豎向排列的LED引導色燈,其中,所述LED引導色燈的色調包括但不限于紅光、黃光或綠 光。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外肌 運動燈板上若干LED引導燈的位置與使用者的眼部周緣位置相應。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眼球內外肌靈敏運動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鏡頭 的后殼上還設有用于使用者佩戴的固定帶。
【文檔編號】A61H5/00GK205672192SQ201520897587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1日 公開號201520897587.0, CN 201520897587, CN 205672192 U, CN 205672192U, CN-U-205672192, CN201520897587, CN201520897587.0, CN205672192 U, CN205672192U
【發明人】劉隴黔, 劉東光
【申請人】劉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