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飯煲開蓋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飯煲輕觸式開蓋機構。
技術背景現市售電飯煲開蓋機構有手動與自動開蓋兩種。手動式結構簡單,常見于低檔電飯煲,已不多見,其工作方式多為扣位與掛鉤結合式。中國專利ZL89214716.4公開的開蓋機構結構復雜,合蓋后密封效果難以控制,耐久性差,實用性低。自動式多見于高檔電飯煲,結構多為掛鉤杠桿式按鈕,按鈕位于外殼邊緣,其掛鉤與鍋蓋邊緣的凸臺配合工作靠拉簧的力量鉤住或壓在L的平邊上,結構雖然簡單,但極易受鍋體變形的影響產生咬合過死無法開蓋或咬合過淺蓋不嚴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銷售和使用。
中國專利ZL99238730.2公開了一種輕觸按鈕式電飯煲開蓋機構,開蓋按鈕位于面蓋邊緣處,按鈕杠桿以其端部的掛鉤扣住扣位,按鈕內有復位彈簧,扣位也有具復位彈簧的咬合按鈕滑塊,這樣的裝置克服了上述開蓋機構的缺陷,但結構略顯復雜,生產工藝復雜,增加了生產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更為簡單的電飯煲輕觸式開蓋機構。
一種按鈕式開蓋機構,位于面蓋4和內蓋5構成的中空鍋蓋體腔內,按鈕1位于面蓋4邊緣處,扣位凸臺9位于嵌入鍋體內的中蓋6上,于內蓋5或面蓋4內面特定位置另設一固定凸臺8。按鈕1下緣伸出一杠桿2,其定位支點7位于內蓋5上,下端為掛鉤狀,可扣住扣位凸臺9,杠桿2臂與內蓋5或面蓋4固定凸臺8間安裝一彈簧,以其彈力同時保證按鈕1的復位及掛鉤和扣位9咬合的緊密。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更為簡單,簡化了生產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號說明1按鈕、2杠桿、3彈簧、4面殼、5內蓋、6中蓋、7支點、8凸臺、9扣位發明實施例實施例1參照附圖,彈簧3位于杠桿2下臂[支點7到下端掛鉤]與內蓋凸臺8之間,為拉伸狀態。在合蓋扣緊狀態下,按鈕杠桿2下端扣住扣位凸臺9,按鈕1位于復位位置,彈簧3以其收縮力保證掛鉤與扣位9咬合的緊密。
開蓋時,按下開蓋按鈕1,按鈕杠桿2在壓力作用下繞支點7轉動,彈簧3被進一步拉伸,杠桿2下端掛鉤與扣位9脫離,鍋蓋打開。當松開開蓋按鈕1時,按鈕1受到的壓力消失,在彈簧3作用下復位回彈,杠桿2下端也由于彈簧3作用回收,但由于扣位凸臺9的阻擋,不能進入扣合位置,使鍋蓋保持開蓋狀態。
合蓋時,按下開蓋按鈕1,按鈕杠桿2在壓力作用下繞支點轉動,彈簧3被進一步拉伸,杠桿2下端張開,避開扣位凸臺9的阻擋,鍋蓋下落合攏,這時松開開蓋按鈕1,按鈕1受到的壓力消失,在彈簧3作用下復位回彈,杠桿2下端也由于彈簧3作用回收,與扣位9扣合并保持緊密。
實施例2彈簧3位于杠桿2下臂[支點7到下端掛鉤]與面蓋凸臺8之間,為壓縮狀態。當按下開蓋按鈕1時,彈簧3被進一步壓縮。其開蓋、合蓋過程與實施例1相似。
實施例3彈簧3位于杠桿2上臂[支點7到按鈕1下緣]與內蓋凸臺8之間,為壓縮狀態。當按下開蓋按鈕1時,彈簧3被進一步壓縮。其開蓋、合蓋過程與實施例1相似。
權利要求1.一種電飯煲輕觸按鈕式開蓋機構,包括面蓋(4)和內蓋(5)構成的中空式鍋蓋體腔,開蓋按鈕(1)位于面蓋(4)邊緣,嵌入鍋體的中蓋(6)上有扣位(9),扣位扣住按鈕(1)下緣伸出的按鈕杠桿(2)端部的掛鉤,其特征是杠桿(2)臂與內蓋(5)或面蓋(4)凸臺(8)間設置一彈簧(3),以其彈力同時保證按鈕(1)的復位及掛鉤和扣位(9)咬合的緊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飯煲開蓋機構,其特征是所說的彈簧(3)位于杠桿(2)上臂與內蓋凸臺(8)之間,或位于杠桿(2)下臂與內蓋(5)或面蓋(4)凸臺(8)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電飯煲輕觸按鈕式開蓋機構,包括面蓋和內蓋構成的中空式鍋蓋體腔,開蓋按鈕位于面蓋邊緣,嵌入鍋體的中蓋上有扣位,扣位扣住按鈕下緣伸出的按鈕杠桿端部的掛鉤,通過在杠桿臂與內蓋或面蓋凸臺間設置一彈簧,以其彈力同時保證按鈕的復位及掛鉤和扣位咬合的緊密。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更為簡單,簡化了生產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A47J36/00GK2621562SQ03240010
公開日2004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4日
發明者董軍泰, 李振海 申請人:張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