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煮飯裝置,及儲米柜、電飯鍋、消毒碗柜于一體,能實現自動完成取米、淘米、煮飯、保溫、消毒碗筷等功能的自動煮飯機。
背景技術:
公知技術的電煮飯裝置均為電飯鍋等,自動控制系統只能是飯煮熟時溫度超過一百度發熱裝置自動關閉,使傳統的煮飯全過程后半部分實現了自動化,但煮飯全過程的前半部分如取米、淘米、參水等還需手工操作,這些每天都需重復的勞動不能實現自動化,于是大家想盡各種方式來使其自動化,眾多的發明者把一些能夠用機械方式來完成的裝置組合在一起,雖然都能達到全自動煮飯的目的,但由于機械裝置過于復雜,組合不夠合理,受各種因素影響都很容易導致故障率上升,使眾多的生產廠家望而卻步,如生產出來其內部結構也決定了產品外形尺寸,不適應普通家庭擺放,不易推廣普及。
發明內容
為了使人們每天都需重復的手動操作做飯程序通過機械方式自動完成,并將廚房必備的幾種器具如儲米器、電飯鍋、消毒柜合理組合在一起,克服其他自動煮飯機操作程序及機械裝置過于復雜,容易發生故障,不易推廣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不僅能自動完成定量取米、淘米、準確參水、煮飯、保溫、消毒碗筷等功能,而且將復雜的操作程序和機械裝置科學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工作起來及其簡單,不易發生故障,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率,用戶使用起來既方便又節省廚房空間,易于大眾推廣普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整機共分五個部分,最上部為儲米倉14,中部正面部分為淘米間8,中部后面部分為蓄水桶18〔其作用是防止某些家庭自來水壓不穩定導致有時發生斷水情況影響自動參水程序〕,電飯鍋25設置在淘米間下面,最下部為消毒柜28;工作程序是先由設置在蓄水桶內的水泵21向淘米間注水,當水位上升到煮飯額定用水量時,浮力球23上升使水位檢測系統15檢測到信號停止注水,同時設置在儲米間下部的取米電磁閥16開啟,水位受進入淘米間的米量增加而上升到煮飯所需米量時水位檢測系統停止取米,淘米葉輪9開始轉動淘米,淘米時間由延時控制器33控制,淘米結束時由設置在淘米間底部的轉盤24轉動到排廢水位置10,經轉盤上限位開關控制停轉,此時淘米間內淘米水經底部過濾網22進入排水管,當淘米水排完時水位檢測系統檢測到信號啟動水泵再次向淘米間注水,同時排水轉盤轉動經限位開關控制直至關閉排水,淘米間內水位再次上升到煮飯所需水量時,水位檢測系統停止水泵工作,淘米間底部轉盤再次轉動直至開啟淘米間與電飯鍋的通道11,將已淘洗好的米和定量的水全部排入鍋內,當淘米間的米和水排完時水位下降到底,水位檢測系統檢測到信號啟動轉盤關閉淘米間與電飯鍋的通道,進入自動煮飯保溫和碗筷消毒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最精簡科學的控制電路和機械裝置完成了復雜的定量取米、自動淘米、定量參水、自動煮飯等程序,其簡單新穎的控制系統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如工作時斷電、斷水等不受其它因素影響而使程序錯亂,徹底的解決了全自動煮飯機因程序復雜易出故障不易推廣的難題。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路方框圖。
圖中1.煮飯機自動控制系統電路板及設置區,2.煮飯蒸汽排出孔,3.蒸汽通道,4.儲米觀察窗,5.淘米間進水口,6.淘米間網狀噴灑注水孔,7.淘米間進米口,8.淘米間,9.淘米葉輪,10.淘米水排出閥門,11.淘米間與電飯鍋通道閥門,12.電飯鍋蒸汽排出口,13.一鍵通開關,14.儲米間,15.水位檢測電路板,16.取米電磁閥,17.自來水水箱浮力閥,18.蓄水桶,19.水位檢測浮力球與水位檢測電路板的聯桿,20.淘米輪電機,21.淘米間注水水泵,22.淘米廢水過濾網,23.水位檢測浮力球,24.排水閥轉盤系統,25.電飯鍋體,26.電飯鍋發熱保溫裝置,27.消毒柜臭氧發生器,28.消毒柜格柵臺板,29.自來水管入口,30.淘米廢水排出口,31.水泵控制器,32.取米電磁閥控制器,33.淘米輪電機延時控制器,34.排水閥轉盤電機控制器,35.電飯鍋發熱保溫裝置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儲米間〔14〕下部呈錐型狀,中間底部設有取米電磁閥〔16〕,通道連接至淘米間進米口〔7〕;淘米間〔8〕厚度在五厘米左右,內設有由不銹鋼絲組成的淘米輪〔9〕,淘米葉輪由設置在淘米間背面的淘米輪電機〔20〕帶動;淘米間下側面設有淘米水過濾網〔22〕,過濾網外設有淘米廢水排出閥門〔10〕,淘米間底部設有與電飯鍋的通道閥門〔11〕,淘米間兩側分別設有煮飯蒸汽排出通道〔3〕和水位檢測浮力球〔23〕;淘米間背面設有蓄水桶〔18〕,桶內設有水泵〔21〕;淘米間以下為電飯鍋和消毒柜,電飯鍋〔25〕與電飯鍋發熱保溫裝置〔26〕為橫向抽屜式組合,鍋體上帶手柄,鍋體上邊緣設高溫密封膠圈,與淘米間下部隔板緊密接觸,內設蒸汽排出通道,無需鍋蓋;消毒柜內部設有臭氧發生器〔27〕和擺放碗筷用格柵臺板〔28〕;整機外形尺寸猶如一臺落地式豪華飲水機,自來水用高壓軟管接入自來水管入口〔29〕通過自來水浮力閥〔17〕控制使蓄水桶保持足夠水量,保證某些家庭因水壓不夠發生停水情況時能使煮飯機自動控制系統正常工作,淘米廢水經廢水排出口〔30〕排入下水道。
在圖2中,當按下電源開關時,水位檢測電路板〔15〕檢測到無水信號經水泵控制器〔31〕控制水泵〔21〕向淘米間注水,淘米間水位上升使水位檢測浮力球上升至煮飯需用水量時水位檢測電路板檢測到信號經水泵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止注水,取米電磁閥〔16〕開啟,米粒注入淘米間使水位繼續上升,當水位檢測電路板檢測到煮飯需用米量時,控制取米電磁閥停止取米,淘米輪電機〔20〕得電轉動淘米,由淘米輪電機延時控制器〔33〕控制淘米輪電機停轉,排水閥轉盤電機〔24〕得電轉動,當轉動到排廢水位置時,排水閥轉盤電機控制器〔34〕內限位開關斷路使轉盤電機〔24〕停轉,淘米水經過濾網和排水口排入下水道。當淘米水排完時,水位下降到底使水位檢測電路板檢測到無水信號時控制水泵第二次向淘米間注水,排水閥轉盤電機控制器〔34〕控制排水閥轉盤電機轉動至排水口關閉,當淘米間水位上升至煮飯所需水量時,水泵停止注水,排水閥轉盤電機轉動直至打開淘米間與電飯鍋的通道時停轉,已淘洗好的米和已定量的水一起被排入電飯鍋,當淘米間米和水排完時水位下降到底,水位檢測電路板檢測到無水信號經電飯鍋發熱保溫裝置控制器〔35〕使電飯鍋發熱保溫裝置〔26〕和消毒柜臭氧發生器〔27〕得電工作,排水轉盤電機轉動至初史狀態時停轉,此時整機處于煮飯和消毒碗筷間段,消毒碗筷時間由定時器控制或將臭氧發生器與電飯鍋發熱盤并聯,飯熟后自動斷電。
在圖2中電飯鍋發熱保溫裝置控制器內設有觸發繼電器,發熱保溫裝置觸發后無電也不會釋放,需取出電飯鍋鍋體重新擺放觸放連動開關才會使繼電器釋放,恢復待機狀態,確保煮飯過程中如出現短暫停電也不會使程序錯亂,以及正在煮飯或已煮熟飯的鍋體在沒取出前水泵不會因誤操作而得電工作,只要水泵不往淘米間注水,其它控制系統都不會產生誤動作。確保了整機自動控制系統的可靠性,也避免了因用戶疏忽造成誤操作所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由儲米倉、淘米間、電飯鍋、消毒柜組合構成,自動操作機構包括取米電磁閥、淘米間注水水泵、淘米輪電機、淘米水排放閥門轉盤電機、水位檢測電路板、自動控制系統電路板,其特征是淘米間尺寸高度大于正面寬度,正面寬度大于側面寬度,淘米輪為細不銹鋼絲組成的圓形葉輪,淘米間下側面設有淘米水過濾網,淘米間兩邊設有水位檢測系統和煮飯蒸汽排出通道,淘米間背面設有蓄水桶,淘米間底部設有與電飯鍋的通道閥門和淘米廢水排出閥門,電飯鍋設在淘米間下方,消毒柜設在電飯鍋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其特征是水位檢測系統由設置在淘米間側面的浮力球連一聯桿與檢測電路板連接構成,檢測電路板上設若干檢測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其特征是電飯鍋鍋體上邊緣設高溫密封膠圈與淘米間下部隔板緊密接觸,內設有蒸汽排出通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尤其是涉及一種將儲米柜、電飯鍋、消毒碗柜等廚房必備器具組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不僅節省廚房空間,而且能定量取米、淘米、定量參水、煮飯、保溫、消毒碗筷等全部實現自動化。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全自動煮飯機主要由設置在上部的儲米倉、中部的取米淘米機構、蓄水桶、水位檢測控制系統、自動排水機構和下部的電飯鍋、消毒間組成。結構設計新穎,控制系統采用淘米間水位開關和排水機構限位開關互動控制,不會因電壓干擾產生誤動作,機械操作系統結構簡單,不易發生故障,成本低,適應大眾普及推廣。
文檔編號A47J47/00GK2774342SQ200420104610
公開日2006年4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日
發明者羅華 申請人: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