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尤其涉及一種由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與已熱壓成型過的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組合,再經(jīng)熱壓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
背景技術:
三聚氰胺(melamine)具有著色自由(可自由染色)、耐熱性佳、不燃性、且光澤性好等優(yōu)點,故被廣泛使用于制造各種容器或器皿,包含如碗、杯、盤、缽、鍋、筒等日常用品,而現(xiàn)有技術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包括下列步驟利用一盤形容器存放適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而該粉/粒狀原材可為單色或多色混合;再將存放有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的容器置入一加熱器中進行預熱(preheating)過程,溫度約40℃,使粉/粒狀三聚氰胺原材先熱熔形成一軟質胚體;再將軟質胚體置入器皿成型模具(陰陽模)中以進行熱壓成型過程,模具溫度約180℃;再自成型模具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并進行冷卻、修邊(裁去器皿邊緣的溢料),即制成三聚氰胺器皿;同時,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的表面上可選擇再熱壓一層裝飾用花紙,該裝飾用花紙是印有各種花紋、色彩、圖樣的薄紙,可借熱壓而熔貼在三聚氰胺器皿外表面上。然而,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底色與使用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的顏色相同,縱然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粉/粒狀原材混合在一起,但經(jīng)溫度約180℃的熱壓成型過程時,各種不同色的粉/粒狀原材因受熱受壓而交互流動熔合、滲透或擴散,致成型后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底色摻雜成一片而顯得模糊不清,也就是在不同色彩之間完全無法顯現(xiàn)較清楚的分界線,也無法凸顯出多色彩底色的繽紛花樣,而且成型后三聚氰胺器皿所顯現(xiàn)的原材底色與另熱壓一層裝飾用花紙所顯現(xiàn)的貼花比較,二者之間的質感不同;而以目前市場而言,現(xiàn)有技術單底色或再貼裝飾用花紙的三聚氰胺器皿均已是低價的大量生產(chǎn)產(chǎn)品,幾乎無附加價值可言,因此不但無法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需求,也相對地限制了三聚氰胺的應用性及三聚氰胺器皿市場的發(fā)展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其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與三聚氰胺已熱壓成型過的碎粒狀二次材,先組成復合式原材,再利用該復合式原材進行熱壓成型過程,借以取代現(xiàn)有技術三聚氰胺器皿只利用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稱為三聚氰胺一次材)的取材方式,使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的形狀及顏色可清楚顯現(xiàn)在熱壓成型的器皿的外表面上,借以增進三聚氰胺器皿的裝飾效果及其附加價值。
本發(fā)明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其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與三聚氰胺已熱壓成型的小造型片狀二次材,先組成復合式原材,再利用該復合式原材進行熱壓成型過程,借以取代現(xiàn)有技術三聚氰胺器皿只利用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的取材方式,使三聚氰胺小造型片狀二次材的形狀及顏色可清楚顯現(xiàn)在熱壓成型的器皿的外表面上,借以增進三聚氰胺器皿的裝飾效果及其附加價值。
本發(fā)明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及其制法,其中該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與三聚氰胺已熱壓成型過的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是以適當重量比例組成,如三聚氰胺粉/粒原材占40~80%而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占20~60%,使熱壓成型過程中,該適當比例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可熱壓結合并緊密黏著于各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之間,借以增進成型器皿的結構強度及堅固性,而提升三聚氰胺器皿的應用性,并避免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之間因欠缺連結性而易剝離或破裂的缺點。
具體來說,本發(fā)明的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是利用一次熱壓成型工藝而制成的器皿成型體,其特征在于,該器皿成型體包括三聚氰胺一次材,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借一次熱壓成型工藝而熱壓形成,并借該熱壓成型工藝而黏著包覆并介于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之間;三聚氰胺二次材,是利用預先已熱壓成型過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形成,并借一次熱壓成型工藝而使其形狀及顏色可分別顯現(xiàn)在三聚氰胺器皿的外表面上。
其中的三聚氰胺二次材,可以是三聚氰胺二次材碎粒、碎片,也可以是三聚氰胺二次材小造型片。
本發(fā)明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作工藝包含下列步驟步驟(1)提供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及三聚氰胺已熱壓成型過并再經(jīng)碎化處理過的碎粒狀二次材;步驟(2)利用上述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與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狀二次材,以適當比例配組成適當量的復合式原材,而該適當量根據(jù)三聚氰胺器皿的凈重而定,再利用一圓柱形的容器來存放該適當量的復合式原材;步驟(3)將存放有復合式原材的容器置入加熱器(如烤箱)中進行預熱,溫度約40℃,使粉/粒狀復合式原材加熱形成一軟質胚體;步驟(4)將軟質胚體置入熱壓成型機中的器皿成型模具(陽、陰模型態(tài))中,以進行熱壓成型過程,該成型模具的溫度約180℃;步驟(5)自成型模具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并經(jīng)冷卻、修邊(裁去邊緣溢料)后而完成該三聚氰胺器皿的制作。
本發(fā)明所用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可以是市售的任何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料;所述“三聚氰胺二次材碎粒、碎片”是指預先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經(jīng)熱壓固化,再適當粉碎制成的碎片狀材料,該碎片有不同形狀,并可染成不同顏色;所述“三聚氰胺二次材小造型片”是將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熱壓成型,預先制出的具有一定外觀造型及適當厚度的小片體,如星形、彎月造型,或著名商標圖樣等,也可染成不同顏色。
圖1是本發(fā)明三聚氰胺器皿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的正視圖;圖3是圖1的剖視圖;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工藝的簡單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三聚氰胺器皿另一實施例立體示意圖;圖7是圖6的正視圖;圖8是圖6的剖視圖;圖9是圖8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三聚氰胺器皿1、2;三聚氰胺器皿1a;一次材10;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二次材20、20a;復合式原材30;容器40;加熱器50;軟質胚體60;成型模具70。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更加明確詳實,茲列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圖,將本發(fā)明的結構及其技術特征詳述如后請參考圖1-圖5所示,其分別是本發(fā)明三聚氰胺器皿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正視圖、剖視圖、局部剖視放大示意圖、及制備過程的簡單示意圖,該三聚氰胺器皿1的形狀不限,其結構體主要是由由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經(jīng)熱壓成型過程而形成的三聚氰胺一次材10部分,及已熱壓成型過的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20部分構成,其中,該碎粒狀二次材20是利用已熱壓成型過的數(shù)種三聚氰胺成型材,并可為各種不同顏色,使其經(jīng)粉碎處理或再混合后而形成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且多種顏色混合的碎粒;三聚氰胺是一種熱固性塑料,該等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20已經(jīng)過一次熱壓成型過程,再被選做材料做第二次熱壓成型過程,故稱為二次材;當二次材20與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混合后再經(jīng)一次熱壓成型過程時,該等碎粒狀二次材20均不再熱熔軟化,因此,當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在后一次熱壓成型過程中加熱形成一次材10時,該等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且多種顏色的碎粒狀二次材20,其形狀及顏色即可清楚顯現(xiàn)在三聚氰胺器皿1的外表面上如圖1、2所示,此種裝飾效果乃是現(xiàn)有技術三聚氰胺器皿或現(xiàn)有技術制法所無法達到的。
此外,在熱壓成型過程中,該等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且多種顏色的碎粒狀二次材20在模具內的流動狀況并不易完全掌握,會隨預熱過的胚體60在模具70內受模具陽、陰模相對熱壓而自由流動移位,其中,當部分碎粒狀二次材20的不規(guī)則尺寸中(如長、寬、高三方向)有某一尺寸比成型三聚氰胺器皿1的厚度大時,則其或許會因模具70壓迫及自由流動而自然傾倒并平置于器皿厚度的范圍內如圖4所示,使其不規(guī)則形狀或顏色顯現(xiàn)在三聚氰胺器皿1的外表面的一面或二面(上、下面)上,也或許會直接受到模具壓迫而破碎成更小的碎粒;又以一般三聚氰胺器皿而言,其厚度有一大概范圍,因此,可通過控制碎粒狀二次材20的粉碎處理程度,使碎粒狀二次材20的大小可大概選擇,或調配大、小碎粒的組成比例,如采用小于或接近器皿厚度的碎粒,或采用大于或接近器皿厚度的碎粒,或采用大、小混合的碎粒。
再有,該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與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狀二次材20,二者間是以適當重量比例組成,如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占40~80%,而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20相對地占20~60%,使在熱壓成型過程中,該適當比例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在熱壓形成三聚氰胺一次材10時,可同時熱熔結合并緊密黏著于各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20之間如圖4所示,借以增進成型三聚氰胺器皿1的結構強度及堅固性,并避免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20之間因欠缺連結性而易剝離或破裂的缺點。
請再參考圖5所示,其是本發(fā)明工藝示意圖,本發(fā)明工藝包含下列步驟步驟(1)提供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及三聚氰胺已熱壓成型過并再經(jīng)碎化處理過的碎粒狀二次材20;步驟(2)利用上述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與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狀二次材20,以適當比例配組成一適當量的復合式原材30,而該適當量根據(jù)三聚氰胺器皿1的凈重而定,再利用一圓柱形的容器40來存放該適當量的復合式原材30;步驟(3)將存放有復合式原材30的容器40置入加熱器(如烤箱)50中進行預熱(preheating),溫度約40℃,使粉/粒狀復合式原材30加熱形成一軟質胚體60步驟(4)將軟質胚體60置入熱壓成型機中的器皿成型模具70(陽、陰模型態(tài))中,以進行熱壓成型過程,該成型模具70的溫度約180℃;步驟(5)自成型模具60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1a,并經(jīng)冷卻、修邊(裁去邊緣溢料)后而完成該三聚氰胺器皿1的制作。
其中,步驟(3)至步驟(5)與現(xiàn)有技術三聚氰胺器皿工藝大體類似,但在步驟(3)進行預熱以形成胚體60之前,本發(fā)明的工藝比現(xiàn)有技術三聚氰胺器皿工藝增加一步驟(2)的配組程序,該步驟(2)的配組程序主要目的使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與三聚氰胺成型的碎粒狀二次材20組成復合式原材30時,該碎粒狀二次材20可以適當均勻度分布在粉/粒狀原材10a中,以避免因過度集中,致在熱壓成型過程中,該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無法熱壓結合并緊密黏著于各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20之間,致使三聚氰胺碎粒狀二次材20之間欠缺連結性而產(chǎn)生剝離或破裂現(xiàn)象。該步驟(2)的配組程序包含攪拌(mixing)、或表面鋪設等不同方式,其中,攪拌方式是取用適當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與碎粒狀二次材20后,使用一般果汁機之類所用的攪拌器,使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與碎粒狀二次材20均勻攪拌混合后,再倒入圓柱形的容器40中,以繼續(xù)進行步驟(3);而表面鋪設方式可分為兩種模式(圖5中未示),其一是先取用適當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倒入容器40內,再取用適當量的碎粒狀二次材20鋪設在容器40內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的上表面,再繼續(xù)進行步驟(3);另一方式是先取用適當量的碎粒狀二次材20鋪設在容器40內底面上,再取用適當量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倒入容器40內的碎粒狀二次材20上面,再繼續(xù)進行步驟(3);上述表面鋪設方式中,碎粒狀二次材20并不限制要整面均勻鋪設在粉/粒狀原材10a上面(第一種模式)或容器40內底面上(第二種模式),其亦可局部鋪設,以使碎粒狀二次材20顯現(xiàn)在三聚氰胺器皿1的局部處,借以增進三聚氰胺器皿1上碎粒狀二次材20顯現(xiàn)圖樣的變化性。
在步驟(4)中,由于三聚氰胺二次材20相當堅硬,故熱壓成型過程中使用的熱壓成型模具70須利用高堅硬度材料,如以高硬度不銹鋼材制成,使成型模具70的成型面具有足夠硬度以避免毀損。
請再參考圖6、圖7、圖8、圖9所示,其分別是本發(fā)明三聚氰胺器皿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正視圖、剖視圖、及局部剖視放大示意圖,該三聚氰胺器皿2的結構及工藝與上述三聚氰胺器皿1近似如圖5所示,其不同處是在三聚氰胺器皿2的結構中或其工藝的步驟(1)中,三聚氰胺器皿2另利用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以取代碎粒狀二次材20,或同時使用碎粒狀二次材20及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如圖6-9所示,而該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是指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先熱壓成型制出具有一定外觀造型及適當厚度的小片體,如星形、彎月造型,或著名商標圖樣(如米老鼠Mickey mouse)等如圖6-9所示。當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再與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再經(jīng)一次熱壓成型過程時,該等碎粒均不再熱熔軟化,因此,在后一次的熱壓成型過程中,當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10a加熱形成一次材10時,該等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的形狀及顏色即可顯現(xiàn)在三聚氰胺器皿2的外表面上如圖6-圖9所示,借以再增進三聚氰胺器皿1的變化性。
當使用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而其尺寸又大于成型器皿2的厚度時,為避免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在熱壓成型過程中破裂,該等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在步驟(2)的配組程序中,利用表面鋪設方式較好,亦即將小造型片狀二次材20a鋪設在容器40內已置入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上面,或先鋪設在容器40內底面上,再置入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10a。
上述所揭示的附圖及說明,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而已,非為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凡熟悉該項技術的普通一般技術人員,其所依本發(fā)明的特征范疇,所作的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涵蓋在以下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該三聚氰胺器皿是利用一次熱壓成型工藝而制成的器皿成型體,包含三聚氰胺一次材及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其特征在于,該器皿成型體包括三聚氰胺一次材,是利用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借一次熱壓成型工藝而熱壓形成,并借該熱壓成型工藝而黏著包覆并介于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之間;三聚氰胺二次材,是利用預先已熱壓成型過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形成,并借一次熱壓成型工藝而使其形狀及顏色可分別顯現(xiàn)在三聚氰胺器皿的外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已熱壓成型過的三聚氰胺成型材經(jīng)粉碎處理后而形成的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的碎粒。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二次材的碎粒可具有多種顏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地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三聚氰胺原材熱壓成型而制成的具有造型的小造型片體。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二次材的小造型片體可具有多種顏色。
6.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二次材是利用已熱壓成型過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形成;利用上述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與三聚氰胺二次材,以適當比例配組成一適當量的復合式原材,再利用一容器存放該適當量的復合式原材;將存放有復合式原材的容器置入加熱器中進行預熱,使復合式原材加熱形成一軟質胚體;將上述軟質胚體置入器皿成型模具中,以進行熱壓成型過程;自成型模具中取出已成型的三聚氰胺器皿,并進行冷卻、修邊,而完成該三聚氰胺器皿的制作。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已加熱成型的三聚氰胺成型材粉碎處理后而形成的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的碎粒。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二次材包括利用三聚氰胺原材熱壓成型而制成的具有造型的小造型片體。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該復合式原材是由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40~80%及三聚氰胺二次材20~60%組成。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在配組成復合式原材時利用攪拌方式以形成均勻的復合式原材,再置入容器中。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在配組成復合式原材時,先將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置入容器內,再使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鋪設在容器內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的上面。
12.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器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該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及三聚氰胺二次材在配組成復合式原材時,先使若干三聚氰胺二次材鋪設在容器內底面上,再使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置入容器內的三聚氰胺二次材上面。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二次材成分的三聚氰胺(melamine)器皿及其制法,其由三聚氰胺的粉/粒狀原材與三聚氰胺已熱壓成型過的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組成,二者間以適當重量比例組成復合式原材,其中,該碎粒狀二次材是指利用已熱壓成型過的三聚氰胺成型材做粉碎處理后而形成的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且多種顏色的碎粒,而該小造型片狀二次材是指利用三聚氰胺原材熱壓成型制成的具有造型的小片體;再利用該復合式原材進行熱壓成型工藝,使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的形狀及顏色可清楚顯現(xiàn)在器皿的外表面上,借以增進三聚氰胺器皿的裝飾效果及附加價值;且在熱壓成型中,該適當比例的三聚氰胺粉/粒狀原材可熱壓結合并緊密黏著于各三聚氰胺碎粒/小造型片狀二次材之間,借以增進成型器皿的結構強度及堅固性。
文檔編號A47G19/02GK101062722SQ20061007911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陳國欽 申請人:琦美興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