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緊固防滑定位物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品或衣物等的掛勾、掛架,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緊固防滑定位物鉤。
背景技術:
家居生活中,在掛吊物品或晾曬衣物時,由于承重不同,物品往往向低處滑動。如在晾曬衣物時,衣物往往擠在一起,不利物品晾曬,刮風季節又易脫落,尤其在集體生活或野外生活中,更不利物品分開晾曬,會帶來麻煩和不便;若用衣夾固定又不太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能避免物品、衣物等在在掛架上滑動,利于掛吊物品或晾曬衣物的自動緊固防滑定位物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本實用新型包括鉤架主體,在鉤架主體上設置有滑桿,在滑桿上設置有滑套,在滑桿頂端設置有定桿,在滑桿上位于滑套和定桿之間設置有彈簧,在滑套上旋轉連接有夾桿,同時,夾桿中部通過擺桿與定桿旋轉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滑套上設置有橡膠外套。滑桿的底部為棱形形狀,在鉤架主體上開設有與滑桿底部棱形形狀相對應的梅花狀卡槽。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平面四連桿的結構,使之可緊固在掛架上,防止了掛吊物品或晾曬衣物的滑動,利于物品的分開掛吊或衣物的分開晾曬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滑桿底部與鉤架主體結合處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處于自由狀態時的工作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處于承重狀態時的工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以詳細的描述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鉤架主體8,在鉤架主體8上設置有滑桿6,在滑桿6上設置有滑套7,在滑桿6頂端設置有定桿1,在滑桿6上位于滑套7和定桿1之間設置有彈簧5,在滑套7上旋轉連接有夾桿3,同時,夾桿3中部通過擺桿2與定桿1旋轉連接。即夾桿3一端與滑套7旋轉連接,夾桿3的中部與擺桿2一端旋轉連接,擺桿2另一端與定桿1旋轉連接,上述這些就構成了平面四連桿結構。在滑套7上設置有橡膠外套4。滑桿6的底部為棱形形狀,在鉤架主體8上開設有與滑桿6底部棱形形狀相對應的梅花狀卡槽。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運用四連桿機構運動的機械原理,并對其進行改造,使之成為一種可變異的四連桿機構,以滿足實際需要。
使用時,將需要掛吊的鉤架往承載橫竿或鐵絲、線繩上一掛,即可自動在此點上固定,并隨物件重量可自行調節夾緊程度,不必擔心滑落,而且在鉤掛之前,可隨意調整衣物相應的角度,即可使衣物保持最佳的擺放或晾曬角度。
不需要時,只要拿起鉤架,原夾緊部位即可自行松開,如同收取普通鉤架一樣。
具體說明如下參看圖3、圖4,自由狀態時,在彈簧作用下,滑套滑動至滑桿的的下部,即D點遠離A點。
在承重狀態時(即物品或衣物掛在橫竿或繩上時),繩子給了勾架一個向上的力F,作用在D點。在力F的作用下,滑套沿滑桿上行,同時也帶動夾桿上行,同時也帶動夾桿上行,而與之相連的擺桿只能做以B點為圓心的擺動。而由于上行夾桿的帶動,此時擺動是瞬時針方向,即D點上行,C點沿弧線向A點靠近,結果,使夾桿與滑套之間的夾角變小,直至與繩、桿夾住、夾緊為止。
而當收取掛吊物品時,只要隨手拿器勾架即可。此時,由于繩(桿)作用在D點向上的力消失,彈簧又反方向推動滑套下滑,夾桿的向下運動,C點又沿弧線遠離A點,即擺桿做逆時針方向移動,夾桿與滑套之間夾角變大,自然與繩(桿)分開。
從結構上看(圖2)還可以看到,在滑桿下部與勾架主體結合部,又加設了菱形扁頭和相對應的梅花孔,使勾架可以在任何一個方向固定,以達到最理想的掛吊角度定位。使用時,將勾架主體提起,使梅花孔與滑桿下部菱形扁頭調整到理想的角度即可。滑套與夾桿還設計了包桿橡膠層,以增大摩擦力,取得理想的夾緊固位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緊固防滑定位物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鉤架主體(8),在鉤架主體(8)上設置有滑桿(6),在滑桿(6)上設置有滑套(7),在滑桿(6)頂端設置有定桿(1),在滑桿(6)上位于滑套(7)和定桿(1)之間設置有彈簧(5),在滑套(7)上旋轉連接有夾桿(3),同時,夾桿(3)中部通過擺桿(2)與定桿(1)旋轉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緊固防滑定位物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套(7)上設置有橡膠外套(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緊固防滑定位物鉤,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桿(6)的底部為棱形形狀,在鉤架主體(8)上開設有與滑桿(6)底部棱形形狀相對應的梅花狀卡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緊固防滑定位物鉤,它包括鉤架主體,在鉤架主體上設置有滑桿,在滑桿上設置有滑套,在滑桿頂端設置有定桿,在滑桿上位于滑套和定桿之間設置有彈簧,在滑套上旋轉連接有夾桿,同時,夾桿中部通過擺桿與定桿旋轉連接。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平面四連桿的結構,使之可緊固在掛架上,防止了掛吊物品或晾曬衣物的滑動,利于物品的分開掛吊或衣物的分開晾曬等。
文檔編號A47G25/00GK2899636SQ200620032080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5日
發明者張昆桐 申請人:張昆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