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就餐用具,尤其是一種多功能筷子。
技術背景筷子作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在中國已經流行了五千多年,現 有和曾有的筷子大多是由簡單的一頭削圓、另一頭為方的兩根竹篾或木頭組成, 圓的一頭用來夾食物,而方的那頭則是人手握的地方,由于夾菜的一頭是圓頭 圓柱體,在實際夾取食物時經常出現滑脫的現象,特別是在夾花生米及豆類以及松仁玉米等,雙圓頭筷子的缺點就越來越顯現出來,使用起來非常不便;而 西方人吃飯的時候大多不習慣用筷子,多以刀、叉、勺為主要的就餐用具。為 此,我們提供了一種集刀、叉、勺為一體的,并具防滑功能的多功能筷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筷子,用于解決普通筷子無 法防滑,且功能單一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刀、叉和勺,筷子 的筷子柄內部為空心管狀, 一端可螺紋連接刀、叉和勺,另一端的外側設可完 全咬合的鋸齒。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筷子柄內部為空心管狀,這樣筷子可作吸管使用; 筷子柄一端鋸齒設置更加便于人們夾吃花生、豌豆等小而堅硬光滑的食物;若 商方人吃飯時,還可螺紋連接刀、叉或勺,更加方便外國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外形美觀、方便實用、應用廣泛、造價 低廉,使人們夾起食物來更方便、吃起來更優雅、更紳士、也更實惠。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筷子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1、刀2、叉 3和勺4,筷子1的筷子柄內部為空心管狀, 一端可螺紋連接刀2、叉3和勺4,
另一端的外側設可完全咬合的鋸齒5。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1)、刀(2)、叉(3)和勺(4),其特征是筷子(1)的筷子柄內部為空心管狀,一端可螺紋連接刀(2)、叉(3)和勺(4),另一端的外側設可完全咬合的鋸齒(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刀、叉和勺,筷子的筷子柄內部為空心管狀,一端可螺紋連接刀、叉和勺,另一端的外側設可完全咬合的鋸齒。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外形美觀、方便實用、應用廣泛、造價低廉等優點,使人們夾起食物來更方便、吃起來更優雅、更紳士、也更實惠。
文檔編號A47G21/02GK201012013SQ200720010998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5日
發明者梁耀鴻 申請人:梁耀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