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用牙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牙刷。
背景技術:
人們刷牙后, 一般都將用過的漱口杯用水沖洗。但這種 沖洗方式不徹底,只能除去大部分的牙膏沫及口腔異物,而漱口杯 上仍附有少量殘余物。于是有人用手洗漱口杯, 一是不衛生,二是 杯底有手觸及不到的死角;也有人刷牙后便順勢用牙刷刷毛對漱口 杯進行刷洗,這樣做效果也不理想,因為現今的牙刷盡管在刷柄、 刷毛座、刷毛的形狀及材質方面與傳統的牙刷都有所不同,但主體 結構依然是刷柄與刷毛座連為一體,刷毛座上設有一端垂直(或基 本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由于牙刷自身結構所限,只能除去漱 口杯側壁的污垢,而杯底及其與側壁的相交處刷毛難以觸及到,于 是這里便成為藏污納垢的衛生死角,時間長了這些污垢會滋生細菌 影響身體健康。另外用牙刷刷毛清洗漱口杯后,再刷牙也十分不衛 生。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清潔漱口杯機構的 多用牙刷。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牙刷刷柄的后端設副刷。該副刷的工作部 分可以是化纖無紡布,也可以是刷毛。如果工作部分是化纖無紡布, 其可直接固定在刷柄后端,也可以在無紡布內設彈性填充物(如泡 沫塑料或膨膠棉),開口部分用緊固件固定在刷柄后端。如果工作部 分是副刷毛其一端固定在副刷毛座上,該副刷毛座可與刷柄后端相 連,相連后其最好與刷柄同軸線。刷毛座與刷柄可以是固定相連, 如連為一體或粘接,當刷完牙后直接用副刷刷洗漱口杯面上及衛生死角處的污垢;刷毛座與刷柄也可以是活動連接,如螺紋連接或插 接,這需要在刷柄后端設與刷毛座對應的螺孔或槽孔。刷毛座可以 有許多形狀,如圓錐、圓柱、圓臺、橢圓柱、棱錐、棱柱等,那么 與其對應的蠊孔或槽孔即為圓錐、圓柱、圓臺、橢圓柱、棱錐、棱 柱等螺孔或槽孔。為防止某些結構的副刷毛座在工作時產生位移, 最好在副刷毛座與槽孔之間設鎖定機構。當刷洗漱口杯時,可將副 刷刷毛座與刷柄后端相連,用露在外面的副刷毛刷洗漱口杯。當副 刷不用時可將其取下,也可仍置于牙刷柄上,這時最好在副刷外面 設將其翠住并與刷柄相連(插接或螺紋連接)的刷帽,以保護副刷, 同時也方便使用。本實用新i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 結構簡單、容易加工制造、成本低廉。2、 能有效地淸除漱口杯及其衛生死角的污垢。3、 使用、存放均方便。4、 清潔、衛生。
圖1是本實用新型例1的主視局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例2的主視局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所示的多用牙刷的主視局剖示意圖中,刷柄1 與刷毛座2連為一體,刷毛座上設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3。 在刷柄的后斕設有副刷4,該副刷的副刷毛5 —端固定在副刷毛座6 上,該副刷毛座與刷柄后端連為一體,并且副刷毛座與刷柄同軸線。在副刷外面設有將其罩住并與刷柄套接的刷帽7。在圖2所示的多用牙刷的主視局剖示意圖中,刷柄1與刷毛座2 連為一體,刷毛座上設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3。在刷柄的 后端設有副刷4,該副刷的副刷毛5 —端固定在圓錐體底上,該圓 錐體為副刷毛座6。在刷柄的后端設有與副刷毛座對應的圓錐槽孔, 該圓錐槽孔及插入其內的副刷毛座與刷柄同軸線。另在副刷毛座的 錐壁上設凸塊8,其與附設在槽孔上的凹槽相對應,兩者組成副刷 毛座的鎖定機構。
權利要求1一種多用牙刷,其刷柄與刷毛座連為一體,刷毛座上設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其特征在于在刷柄的后端設有副刷。
專利摘要一種多用牙刷,其刷柄與刷毛座連為一體,刷毛座上設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在刷柄的后端設有副刷,最好該副刷的副刷毛一端固定在副刷毛座上,該副刷毛座與刷柄后端相連,與刷柄相連的副刷毛座其與刷柄同軸線,在副刷外面設將其罩住并與刷柄相連的刷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容易加工制造、成本低廉,能有效地清除漱口杯及其衛生死角的污垢,使用、存放均方便,清潔、衛生。
文檔編號A46B9/00GK201045940SQ20072001198
公開日2008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30日
發明者洋 王 申請人:洋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