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味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無味坐便器(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涉及一種無味坐便器。(二) 背景技術廁所中往往會產生不良氣味,有很多家庭使用排風扇,但是樓房 內的風道往往同風情況況不佳,效果不好。有的住戶使用空氣清新劑 或芳香劑,但是有臭味的空氣中的毒素并不能被清除或殺死,單純把 臭味壓下去沒有實際意義。而現有的除臭味廁所或廁所除臭設備一般 結構復雜,價格昂貴,不易普及,或者采用水封,這樣造成水的浪費。(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不 浪費水、可從根本上杜絕臭味的無味坐便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無味坐便器,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部與下水道相 通的集糞桶,其特殊之處在于還包括設在殼體內部并且橫穿集糞桶 的糞便傳送帶機構、傳送帶驅動機構、分別鉸接在集糞桶頂部的左右 兩塊蓋。本實用新型的無味坐便器,為了使用效果更好,糞便傳送帶機構 包括前后兩個帶輪、套在兩個帶輪之間的傳送帶;傳送帶驅動機構包 括位于殼體與集糞桶之間的坐圈,殼體內壁設有支架,坐圈與支架之 間設有推力桿和復位彈簧,推力桿下端設有齒條,有一齒輪與齒條相 嚙合,齒輪與一帶輪之間設有鏈輪傳動副;左右兩塊蓋呈相對的L形,分別鉸接在支架上,并與坐圈相接觸。本實用新型的無味坐便器,為了保持傳送帶清潔,傳送帶外側底 部設有清理糞便的毛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糞便傳送帶機構能夠迅速將糞便運走 然后沖入下水道,左右兩個蓋可以一起將集糞桶蓋住,使臭味不能冒 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杜絕臭味。(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傳送帶驅動機構示意圖,圖4為左右兩個蓋的示意圖,圖5為電路示意圖。圖中,l排風扇,2點動開關,3復位彈簧,4坐圈,5推力桿,6 殼體,7齒輪,8鏈輪傳動副,9皮帶輪,IO集糞桶,11蓋,12毛刷, 13托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占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無味坐便器,包括殼體6、位于殼體內部與下水道 相通的集糞桶10,還包括設在殼體內部并且橫穿集糞桶的糞便傳送帶 機構、傳送帶驅動機構、分別鉸接在集糞桶頂部的左右兩塊蓋11。糞 便傳送帶機構包括前后兩個帶輪9、套在兩個帶輪之間的傳送帶;傳 送帶驅動機構包括位于殼體與集糞桶之間的坐圈4,殼體內壁設有支 架,坐圈與支架之間設有推力桿5和復位彈簧3,推力桿下端設有齒 條,有一齒輪7與齒條相嚙合,齒輪與一帶輪之間設有鏈輪傳動副8; 左右兩塊蓋11呈相對的L形,分別鉸接在支架上,并與坐圈相接觸。 傳送帶外側底部設有清理糞便的毛刷12。為防止傳送帶被糞便壓彎, 傳送帶內側設有托帶輪13。齒輪的輪軸、傳送帶的帶輪軸、毛刷的轉 軸、托帶輪軸都定位在支架上。鏈輪傳動副的兩個鏈輪分別固定在齒 輪的輪軸和一個皮帶輪的輪軸上。本實用新型的無味坐便器,人坐在坐圈上,外罩向下推復位彈簧、 推力軸、左右兩個蓋,將蓋打開。上完廁所后,人離去,復位彈簧使 坐圈復位,使蓋關上,推力桿上移,推力桿帶動齒輪轉動,再帶動鏈 輪傳動副轉動,從而帶動帶輪和傳動帶轉動,將糞便運走沖入下水道。本實用新型的無味坐便器,左右兩個蓋與坐圈之間也可設置拉 繩,不用時拉繩繃緊,集糞桶被蓋住,使用時坐圈下壓,拉繩變松, 蓋子自動下墜打開。在公共廁所,位于一條線上的多個廁所可共同使 用一條橫向傳動帶。家庭使用時,平房廁所需要加裝一抽風管;樓房 廁所要加裝一排風扇,電源開關與集糞桶的坐圈接觸,排風扇在坐圈 被壓下時開始工作,坐圈復位后停止工作,排風扇l或抽風管安裝在 集糞桶和下水道連接處。電源開關為點動開關2。
權利要求1.一種無味坐便器,包括殼體(6)、位于殼體內部與下水道相通的集糞桶(1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在殼體內部并且橫穿集糞桶的糞便傳送帶機構、傳送帶驅動機構、位于集糞桶頂部的左右兩塊蓋(11)。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味坐便器,其特征在于糞便傳送帶機構 包括前后兩個帶輪(9)、套在兩個帶輪之間的傳送帶;傳送帶驅動 機構包括位于殼體與集糞桶之間的坐圈(4)和支架,坐圈與支架之間設有推力桿(5)和復位彈簧(3),推力桿下端設有齒條,有一齒輪(7)與齒條相嚙合,齒輪與一帶輪之間設有鏈輪傳動副(8);左右兩塊蓋(11)呈相對的L形,分別鉸接在支架上,并與坐圈相接觸。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味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傳送帶外側底部設有清理糞便的毛刷(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無味坐便器,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部與下水道相通的集糞桶,其特殊之處在于還包括設在殼體內部并且橫穿集糞桶的糞便傳送帶機構、傳送帶驅動機構、分別鉸接在集糞桶頂部的左右兩塊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糞便傳送帶機構能夠迅速將糞便運走然后沖入下水道,左右兩個蓋可以一起將集糞桶蓋住,使臭味不能冒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杜絕臭味。
文檔編號A47K11/02GK201091542SQ20072002816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9日
發明者陳修銀 申請人:陳修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