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脫底筷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的飲食用具領域,具體是指筷籠。
技術背景絕大多數家庭的廚房都有盛放筷子的筷籠,此用具一般呈簡 狀, 一端帶有鏤空加工的底,以方便下泄筷子的余水,此底和筷籠 的筒狀籠身加工為一體,由于筷籠的內里空間有限,而簡狀的籠身 又太長,這樣籠底的清潔便會很困難,恰恰是籠底最易弄臟也最應 該時常清潔。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筷籠的新的技術方案,它可以 解決上述的問題。本技術方案如下將筷籠子的籠身即籠壁部分和籠底部分分開 各單獨加工,在籠壁部分的底部周壁上的相對的壁面上開有兩個口 即卡口,卡口最好呈方形;加工一形狀同于籠身截面形狀的籠底, 籠底上還有一小截籠壁即下籠壁,在此和籠底加工在一起的一小截 籠壁外側面上加工有卡爪,卡爪為2個,相對分布,前述的籠壁部 分和此籠底部分通過卡口和卡爪相連接。本設計的有益效果是籠底和籠身為兩個獨立的部分,需要清潔 時則可以將二者分開,籠底上的下籠壁只有很短一小截,不影響對 籠底的清潔,這種分離結構為保持筷籠的衛生提供了方便。
圖1為本設計舉例的剖視圖。圖中1為籠壁,2為卡口, 3為卡爪,4為下籠壁,5為籠底。 具體實施例如圖l所示,在籠壁部分l的下部開有相對的兩個開口即卡口 2,卡口最好為方形;在形狀同于籠壁截面形狀的籠底5上加工有 一小截下籠壁4,在下籠壁上適當的高度處設計有向外凸出的位置 相對的兩個卡爪3,卡爪3的上下邊(剖視面)呈梯形狀,以便于 卡入或退出卡口 2,下籠壁4的外廓尺寸接近于籠壁1下部的內廓 尺寸,如此則可以將籠底5上的下籠壁4伸入籠壁1的下邊口內, 對正卡爪3和卡口 2的位置用力,則卡爪3便會卡入卡口 2內從而使籠底和籠壁實現結合滿足使用要求;需要清潔籠底時則可以將此 兩部分分別向上下用力分開,由于與籠底5相連的下籠壁的高度很 小,從而為籠底的清潔提供了極大的方案。
權利要求1、一種脫底筷籠,由籠壁和籠底組成,其特征是籠壁部分為下底開口的筒狀,在籠壁上靠下的位置上加工有相對的兩個卡口,卡口內卡有下籠壁上的卡爪,下籠壁為很短的一小截,下邊和籠底加工成一體,上邊被籠壁套入。
2、 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脫底筷籠,其特征是卡爪的剖面 形狀為梯形。
專利摘要一種脫底筷籠,由籠壁和籠底組成,籠壁部分為下底開口的筒狀,在籠壁上靠下的位置上加工有相對的兩個卡口,卡口內卡有下籠壁上的卡爪,下籠壁為很短的一小截,下邊和籠底加工成一體,上邊被籠壁套入。將慣常使用的筷籠不可分的籠壁和籠底兩部分加工成可分的結構,從而為籠底部分的清潔提供了方便。
文檔編號A47G21/10GK201123648SQ20072018280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2日
發明者爍 陳 申請人:爍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