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拖把及與其配套的甩干脫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把,尤其是涉及一種清洗后便于脫水的拖把及 與其相配套的甩干脫水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常用的拖把,其拖把頭有圓拖頭和平板式拖頭兩種結構。在對圓拖頭進行清洗及擠干時,圓拖頭在清洗后是直接用手進行擰干;而平板式 拖頭需要先把拖把布卸下來,單獨對拖把布進行清洗及曬干;這兩種方式, 使用起來均很不方便。為此,有關技術人員研究出用一種擠干裝置來對拖把頭進行擠干,其 工作原理是把圓拖頭放在擠干裝置上,向下用力擠干,水從擠干裝置的下 部及周邊流出;若是平板式拖頭的拖把,需把平板拖頭做成可折疊式結構, 先折疊后,使拖布下垂,把拖布先進行清洗,然后放在擠干裝置上,向下 用力擠干,水從擠干裝置的下部及周邊流出,這種方式只是單純的用力在 擠干裝置上壓擠,比較費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拖把的拖頭擠干不便 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拖頭清洗后便于甩干的拖把及與其相配套的甩干脫水 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拖把,包括手柄1和拖把頭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和拖把頭2之間通過一 動力轉換裝置3連接;所述動力轉換裝置3包括上殼體31和下殼體32,兩者套接成一體, 且上殼體31的下端面311置于外側;在上殼體、下殼體內設有滑動件33、 壓力彈簧34、螺桿35及轉子組件36;所述手柄1的下端伸進上殼體31內、并與滑動件33的一端連接,且 滑動件33通過螺紋與螺桿35連接;所述轉子組件36安裝在螺桿35上, 其下端伸出下殼體32、并與拖把頭2連接;所述壓力彈簧34套設在螺桿 35上,其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動件33和下殼體32相接觸。所述轉子組件36包括第一轉子37和第二轉子38,所述第一轉子37 固定在螺桿35上,所述第二轉子38套設在螺桿35上,并且第一轉子37 和第二轉子38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并可彼此脫離的扣位,所述第二轉子 38的下端伸出下殼體32、并與拖把頭2連接。所述第二轉子38的上部設有圓環型凹槽,在該凹槽內設有螺桿定位件 39,所述螺桿定位件39為倒置的U型結構;所述第一轉子37為臺階式結 構,其上部細端的一部分伸出螺桿定位件39。所述拖把頭2為圓拖頭。所述拖把頭2為可彎折的平板拖頭。所述上殼體31與下殼體32之間通過扣位連接。所述上殼體31與下殼體32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手柄1的下端通過螺紋與滑動件33活動連接。所述拖把頭2通過螺紋與轉子組件36的下端活動連接。一種與上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脫水裝置,其結構包括桶體91、甩干脫水轉盤92和拖把支撐架93;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91和甩干脫水轉盤92 均為上部開口結構,所述桶體91內部設有軸承固定位95,所述甩干脫水 轉盤92置于桶體91內,其底部中間設有轉動軸承94,所述轉動軸承94 的內圈安裝在桶體91的軸承固定位95上,所述甩干脫水轉盤92的下部為 鏤空結構的脫水槽96;所述拖把支撐架93放在甩干脫水轉盤92的上方,其側邊與桶體91邊 緣配合;所述拖把支撐架93上設有平臺931,該平臺931與拖把的動力轉 換裝置3的上殼體31的下端面311相配合。所述桶體91上設有與拖把支撐架93相配合的固定槽912,拖把支撐 架93上設有與固定槽配合的扣位932,拖把支撐架93的扣位932卡接在 桶體91的固定槽912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緊湊,使用、洗滌脫水十分方便;圓拖 頭不需要用手擰干,只要將圓拖把頭放在甩干脫水轉盤上,此時拖把的動 力轉換裝置的上殼體的下端面與拖把支撐架上的平臺相接,向下壓手柄, 在動力轉換裝置的作用下,拖把頭旋轉,從而帶動甩千脫水轉盤旋轉,因 轉動軸承的作用,使脫水轉盤可以靈活轉動。若拖把頭為可折疊平拖頭,先把拖頭折疊,使拖把布垂下合攏,用水 清洗后,將拖把頭放在甩千脫水裝置內,其動力轉換裝置的上殼體的下端 面與拖把支撐架上的平臺相接,向下壓手柄,在動力轉換裝置的作用下, 拖把頭旋轉,從而帶動甩干脫水轉盤旋轉,因轉動軸承的作用,使脫水轉 盤可以靈活轉動,操作方便,省力,脫水效果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圓拖頭的拖把與甩干脫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板拖頭拖把與甩干脫水裝置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圓拖頭的拖把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平板拖頭的拖把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動力轉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動力轉換裝置分解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滑動件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轉子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轉子的結構示意圖;圖IO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轉子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甩干脫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甩干脫水裝置分解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一種拖把包括 手柄1和拖把頭2;所述手柄1與拖把頭2之間通過一動力轉換裝置3連 接,參見圖3和圖4所示。上述的動力轉換裝置3包括上殼體31和下殼體32,兩者套接成一體, 且上殼體31的下端面311置于外側,上殼體31和下殼體32之間可以通過 卡扣的方式、螺紋連接的方式或者其它連接方式套接成一體,在上殼體31 和下殼體32內設有滑動件33、壓力彈簧34、螺桿35及轉子組件36,參 見圖5和圖6所示所述手柄1的下端伸進上殼體31內、并與滑動件33的一端連接,參 見圖7所示,滑動件33的通過螺紋與螺桿35連接;所述轉子組件36安裝 在螺桿35上,其下端伸出下殼體32、與拖把頭2活動連接;所述壓力彈 簧34套設在螺桿35上,其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動件33與轉子組件36相接。 向下壓手柄,因滑動件33與螺桿35的螺紋配合關系,帶動螺桿35與轉子 組件36—起轉動。上述轉子組件36包括第一轉子37和第二轉子38,所述第一轉子37 固定在螺桿35上,所述第二轉子38套設在螺桿35上,并且第一轉子37 和第二轉子38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并可彼此脫離的扣位(371、 381),參 見圖8、圖9和圖10所示;所述第二轉子38的下端伸出下殼體32、并與 拖把頭2連接。第一轉子37的轉動通過彼此的連接扣位帶動第二轉子38 的轉動;若放開下壓手柄,在壓力彈簧34的作用下復位,螺桿35因滑動 件33的作用,有一個微小向上的移動,此時第一轉子37和第二轉子38脫 離。上述的第二轉子38上部設有圓環型凹槽381,在該凹槽382內設有螺 桿定位件39,所述螺桿定位件39為倒置的U型結構;所述第一轉子37為 臺階式結構,其上部細端的一部分伸出螺桿定位件39,使第一轉子37有 一定的位移補償空間。上述的拖把頭2可以為圓拖頭,也可以是可彎折的平板拖頭。上述手柄1的下端通過螺紋與滑動件33連接,拖把頭2上的螺紋與第 二轉子38下端的螺紋383連接,整體安裝方便,省時省力。上述的手柄1的長度可以是可調節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根據使用場所,進行選擇。使用時,把手柄1向下壓,此時,通過與手柄1相連的滑動件33向下 運動,因滑動件與33與螺桿35的螺紋配合關系,使螺桿35發生轉動,從 而帶動與螺桿35相連接的第一轉子37轉動,即利用動力轉換裝置3把下 壓運動轉換成旋轉運動,圖5中的F表示下壓用力方向,f表示旋轉運動的 方向,從而帶動拖把頭旋轉,達到甩干脫把頭的目的。當作用在手柄1上的力消失后,在壓力彈簧34的作用下,所有配件恢 復到原來位置,第一轉子37和第二轉子38脫離,直至下次壓下手柄時, 第一轉子37與第二轉子38再通過扣位連接在一起。一種與上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脫水裝置,其結構包括桶體91、甩干 脫水轉盤92和拖把支撐架93;所述桶體91和甩干脫水轉盤92均為上部 開口結構,所述桶體91內部設有軸承固定位95,所述甩干脫水轉盤92置 于桶體91內,其底部中間設有轉動軸承94,所述轉動軸承94的內圈安裝 在桶體91的軸承固定位95上,所述甩干脫水轉盤92的下部為鏤空結構的 脫水槽96;該脫水槽96的鏤空方式可以是條狀的,也可以是網狀的,以 方便水流甩出;參見圖11和圖12所示。上述拖把支撐架93放在甩干脫水轉盤92的上方,其側邊與桶體91邊 緣配合;在拖把支撐架93上設有上下貫穿的通孔,在通孔的上邊緣上設有 平臺931,該平臺可以在通孔的邊緣上均布數個,并與拖把的動力轉換裝 置3的上殼體31的下端面311相配合的。在桶體91上設有把手97,用于提取桶體91;在桶體91的桶體邊緣 上設有與拖把支撐架93相配合的固定槽912,拖把支撐架93上設有與固定槽配合的扣位932,支撐架93的扣位932以卡扣在桶體91的固定槽912 上的方式連接。在進行甩干脫水時,先將圓拖把頭放在甩干脫水轉盤92上,拖把動力 轉換裝置的上殼體31的下端面311與拖把支撐架93上的平臺931相接, 此時,拖把支撐架93上的平臺931相當于一個受力支撐點,方便手柄向下 施力,向下壓手柄1,在動力轉換裝置3的作用下,拖把頭旋轉,從而帶 動甩千脫水轉盤92旋轉,因轉動軸承94的作用,使甩干脫水轉盤可以靈 活轉動,參見圖1所示。若拖把頭為可折疊平拖頭,先把拖頭折疊,使拖把布垂下合攏,先用 水清洗后,將拖把頭放在甩干脫水裝置92內,其動力轉換裝置3的上殼體 的下端面311與拖把支撐架上的平臺931相接,向下壓拖把,在動力轉換 裝置3的作用下,拖把頭2旋轉,從而帶動甩干脫水轉盤92旋轉,因轉動 軸承94的作用,使甩干脫水轉盤可以靈活轉動,參見圖2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拖把,包括手柄(1)和拖把頭(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和拖把頭(2)之間通過一動力轉換裝置(3)連接;所述動力轉換裝置(3)包括上殼體(31)和下殼體(32),兩者套接成一體,且上殼體(31)的下端面(311)置于外側;在上殼體、下殼體內設有滑動件(33)、壓力彈簧(34)、螺桿(35)及轉子組件(36);所述手柄(1)的下端伸進上殼體(31)內、并與滑動件(33)的一端連接,滑動件(33)通過螺紋與螺桿(35)連接;所述轉子組件(36)安裝在螺桿(35)上,其下端伸出下殼體(32)、并與拖把頭(2)連接;所述壓力彈簧(34)套設在螺桿(35)上,其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動件(33)和下殼體(32)相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組件(36)包 括第一轉子(37)和第二轉子(38),所述第一轉子(37)固定在螺桿(35) 上,所述第二轉子(38)套設在螺桿(35)上,并且第一轉子(37)和第 二轉子(38)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并可彼此脫離的扣位,所述第二轉子(38) 的下端伸出下殼體(32)、并與拖把頭(2)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子(38)的 上部設有圓環型凹槽,在該凹槽內設有螺桿定位件(39),所述螺桿定位件(39)為倒置的U型結構;所述第一轉子(37)為臺階式結構,其上部細 端的一部分伸出螺桿定位件(39)。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頭(2)為圓拖頭。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頭(2) 為可彎折的平板拖頭。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31) 與下殼體(32)之間通過扣位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31) 與下殼體(32)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l) 的下端通過螺紋與滑動件(33)活動連接。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頭(2) 通過螺紋與轉子組件(36)的下端活動連接。
10. —種與權利要求1所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脫水裝置,其結構包括桶體 (91)、甩干脫水轉盤(92)和拖把支撐架(93);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 (91)和甩干脫水轉盤(92)均為上部開口結構,所述桶體(91)內部設有軸承固定位(95),所述甩干脫水轉盤(92)置于桶體(91)內,其底部 中間設有轉動軸承(94),所述轉動軸承(94)的內圈安裝在桶體(91)的 軸承固定位(95)上,所述甩干脫水轉盤(92)的下部為鏤空結構的脫水 槽(96);所述拖把支撐架(93)放在甩干脫水轉盤(92)的上方,其側邊與桶 體(91)邊緣配合;所述拖把支撐架(93)上設有平臺(931),該平臺(931) 與拖把的動力轉換裝置(3)的上殼體(31)的下端面(311)相配合。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與上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體(91)上設有與拖把支撐架(93)相配合的固定槽(912), 拖把支撐架(93)上設有與固定槽配合的扣位(932),拖把支撐架(93) 的扣位(932)卡接在桶體(91)的固定槽(912)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把及與其相配套的甩干脫水裝置。該種拖把主要目的在于拖頭清洗后便于甩干脫水,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甩干脫水裝置。拖把結構包括手柄和拖把頭,手柄和拖把頭通過一動力轉換裝置連接;該動力轉換裝置把向下運動轉換成旋轉運動。甩干脫水裝置包括桶體、甩干脫水轉盤和拖把支撐架;甩干脫水轉盤置于桶體內,通過轉動軸承與桶體相連,拖把支撐架放在甩干脫水轉盤的上方,并與桶體相連;拖把支撐架的平臺與拖把的動力轉換裝置的一下端面相配合。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只要向下壓手柄,在動力轉換裝置的作用下,拖把頭旋轉,從而帶動甩干脫水轉盤旋轉,因轉動軸承的作用,使脫水轉盤可以靈活轉動,操作方便,省力,脫水效果好。
文檔編號A47L13/20GK201123795SQ200720199319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4日
發明者朱秦颎 申請人:朱秦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