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咖啡機,特別是一種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過濾咖啡的雙層濾網由濾網杯和濾網內層構成,濾網內層緊配在濾 網杯的里面,咖啡經過濾網后打擊在咖啡擋片上來產生泡沬。這種傳統的過
濾裝置產生的泡沬稀少、不夠細膩。中國專利號ZL200620008271.2中公開 了一種咖啡機小孔發泡裝置,包括發泡嘴,咖啡通道,O形密封團,過濾 片,過濾杯,過濾杯內腔,咖啡出口,夾層,過孔,咖啡分流器,咖啡擋板, 其特征在于發泡嘴位于過濾杯的底部,過濾片由螺釘聯結將密封圃壓緊在 過濾杯的底面,在過濾杯內腔中放置有各種咖啡餅或咖啡粉,并形成釀造腔, 在夾層中通過過濾片過濾杯內腔的咖啡液,夾層中的帶壓力的咖啡液通過發 泡嘴的過孔產生噴射狀的咖啡液,咖啡出口處設置有咖啡擋板,咖啡擋板下 方設有咖啡分流器,咖啡分流器帶有分流孔。發泡嘴下方留有過孔,過孔連 接一咖啡通道,咖啡通道一側通向咖啡出口,在咖啡過濾杯下方的側壁上設 有擋板,所述咖啡出口朝向擋板。咖啡分流器邊沿上翹,其中部低點設有分 流孔。該結構的咖啡機沖泡出的咖啡是通過急速打擊咖啡擋板來產生泡沫 的,其泡沬仍然稀少、不夠細膩、口感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沖泡出的咖 啡泡沬豐富細膩的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包括過濾器,其結構特征 是過濾器包括依次設置的限流圈和/或過濾器前蓋、咖啡過濾網及過濾器后 蓋,以使咖啡產生細小泡沬。
所述過濾器還包括有密封圈、過濾片、濾網杯,過濾片和過濾器前蓋外 圍通過密封圏包裹,并設置在濾網杯內,濾網杯底部開放,對應過濾器前蓋 設置有內翻邊,過濾片設置在過濾器前蓋上方,過濾器前蓋底部穿出濾網杯 通過螺釘與過濾器后蓋固定連接;過濾器前蓋和過濾器后蓋分別設置有前蓋 中心孔和后蓋中心孔,咖啡過濾網設置在后蓋中心孔內。
所述咖啡過濾網設置有一至六層,過濾器后蓋的后蓋中心孔設置有承托 咖啡過濾網的臺階,臺階側面設置有入氣孔,臺階與過濾器前蓋之間形成有 氣液混合腔,其中,過濾器后蓋呈碟狀,外圍向后蓋中心孔傾斜。
所述入氣孔髙于咖啡過濾網上表面。
所述過濾器前蓋呈碟狀,外圍向前蓋中心孔傾斜,上表面設置有支撐凸
筋;前蓋中心孔為細小的限流孔,或為臺階孔,孔內設置有限流團,限流圏 中心設置有限流小孔。
所述過濾器前蓋底面的前蓋中心孔外圍對應后蓋中心孔延伸出壓腳,咖 啡過濾網壓接在后蓋中心孔的臺階面與壓腳之間。
所述密封圈呈環狀,內壁設置有環形凹槽,過濾片和過濾器前蓋邊緣壓 緊連接在環形凹槽內,密封圈外側面和底面分別與濾網杯的內壁和內翻邊密 封連接。
所述過濾片承接在過濾器前蓋的邊緣和支撐凸筋上,表面均布設置有若
干細孔,細孔孔徑為0.3~lmm,小于或等于限流小孔孔徑。
所述濾網杯頂面設置有外翻邊,與高壓漏斗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咖啡液經過過濾片過濾后,通過限流圏的限流小孔形成一 股急速水流射出,擊打在四層過濾網上,通過與空氣混合,產生大量細膩的 泡沫。其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沖出咖啡泡沬豐富細膩,口感倍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和圖2,本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包括有過濾器9,過濾器9 密封圏l、過濾片2、限流圈3、過濾器前蓋4、濾網杯5和過濾器后蓋7依 次連接構成。過濾片2和過濾器前蓋4外圍通過密封圏包裹,并設置在濾網 杯5內,濾網杯底部開放,對應過濾器前蓋4設置有內翻邊5.2,過濾片2 設置在過濾器前蓋4上方,過濾器前蓋底部穿出濾網杯5通過三顆螺釘8與 過濾器后蓋7固定連接;過濾器前蓋4和過濾器后蓋7分別設置有前蓋中心 孔4.1和后蓋中心孔7.2,限流圈3設置在前蓋中心孔4.1內,咖啡過濾網6 設置在后蓋中心孔內。咖啡過濾網6設置有四層,過濾器后蓋7的后蓋中心 孔7.2設置有承托咖啡過濾網的臺階,臺階側面設置有入氣孔7.1,臺階與 過濾器前蓋之間形成有氣液混合腔9.1,其中,過濾器后蓋呈碟狀,外圍向 后蓋中心孔7.2傾斜,入氣孔7.1高于咖啡過濾網6上表面。過濾器前蓋4 呈碟狀,外圍向前蓋中心孔4.1傾斜,上表面設置有支撐凸筋4.2;前蓋中 心孔為臺階孔,孔內設置有限流圈3,限流圈中心設置有限流小孔3.1。過 濾器前蓋4底面的前蓋中心孔4.1外圍對應后蓋中心孔7.2延伸出壓腳4.3,
咖啡過濾網6壓接在后蓋中心孔7.2的臺階面與壓腳4.3之間。過濾片2承 接在過濾器前蓋4的邊緣和支撐凸筋4.2上,表面均布設置有若干細孔,細 孔孔徑為為0.6mm,小于或等于限流小孔3.1孔徑。濾網杯5頂面設置有外 翻邊5.1,與高壓漏斗12連接,見圖3。
參見圖3,煮咖啡時,將過濾器9放在高壓漏斗12內,然后在過濾器9 內放適量的咖啡粉11并將高壓漏斗12裝入發熱煲10內。當高壓的熱水從 發熱煲10出來后流到過濾器9內的咖啡粉ll,并將咖啡粉中的有用成分淬 取出來,然后流經過濾片2 (過濾片只允許液體流過,咖啡粉等固體成份仍 停留在過濾片上面)。咖啡在高壓力的作用下通過限流團3,并產生一束高 速的細流,高速細流打擊到限流圈3下方氣液混合腔9.1并經過四層咖啡過 濾網6排出(咖啡過濾網具有允許小的泡沬通過和使較大的泡沬變小的作 用),并產生大量細膩的泡沬.通過上述過程后咖啡產生了豐富而細膩的泡 沫,并通過咖啡擋片的分流作用后均勻地流入咖啡杯13中。
權利要求1. 一種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包括過濾器(9),其特征是過濾器包括依次設置的限流圈(3)和/或過濾器前蓋(4)、咖啡過濾網(6)及過濾器后蓋(7),以使咖啡產生細小泡沫。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過濾器還 包括有密封圏(1)、過濾片(2)、濾網杯(5),過濾片和過濾器前蓋外圍通 過密封團包裹,并設置在濾網杯內,濾網杯底部開放,對應過濾器前蓋設置 有內翻邊(5.2),過濾片設置在過濾器前蓋上方,過濾器前蓋底部穿出濾網 杯通過螺釘(8)與過濾器后蓋固定連接;過濾器前蓋和過濾器后蓋分別設置 有前蓋中心孔(4.1)和后蓋中心孔(7.2),咖啡過濾網設置在后蓋中心孔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咖啡過濾 網設置有一至六層,過濾器后蓋的后蓋中心孔設置有承托咖啡過濾網的臺階, 臺階側面設置有入氣孔(7.1),臺階與過濾器前蓋之間形成有氣液混合腔(9.1),其中,過濾器后蓋呈碟狀,外圍向后蓋中心孔傾斜。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入氣孔高 于咖啡過濾網上表面。
5. 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過濾 器前蓋呈碟狀,外圍向前蓋中心孔傾斜,上表面設置有支撐凸筋(4.2);前 蓋中心孔內設置有限流圈(3),限流圈中心設置有限流小孔(3.1)。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過濾器前 蓋底面的前蓋中心孔外圍對應后蓋中心孔延伸出壓腳(4.3),咖啡過濾網壓 接在后蓋中心孔的臺階面與壓腳之間.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圏呈 環狀,內壁設置有環形凹槽(1.1),過濾片和過濾器前蓋邊緣壓緊連接在環 形凹槽內,密封圈外側面和底面分別與濾網杯的內壁和內翻邊密封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過濾片承 接在過濾器前蓋的邊緣和支撐凸筋上,表面均布設置有若干細孔,細孔孔徑 為0.3~1111111,小于或等于限流小孔孔徑。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濾網杯頂 面設置有外翻邊(5.1),與高壓漏斗(12)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壓力咖啡機的過濾裝置,包括過濾器,其過濾器包括依次設置的限流圈和/或過濾器前蓋、咖啡過濾網及過濾器后蓋,以使咖啡產生細小泡沫。過濾器還包括有密封圈、過濾片、濾網杯,過濾片和過濾器前蓋外圍通過密封圈包裹,并設置在濾網杯內,濾網杯底部開放,對應過濾器前蓋設置有內翻邊,過濾片設置在過濾器前蓋上方,過濾器前蓋底部穿出濾網杯通過螺釘與過濾器后蓋固定連接;過濾器前蓋和過濾器后蓋分別設置有前蓋中心孔和后蓋中心孔,咖啡過濾網設置在后蓋中心孔內。本實用新型的咖啡液通過咖啡過濾網后形成大量細小泡沫。其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沖出咖啡泡沫豐富細膩,口感倍增。
文檔編號A47J31/44GK201208170SQ20082004641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1日
發明者林錦如, 溫景淡, 郭建剛, 陳光華 申請人: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