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枕頭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91672閱讀:25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枕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枕頭。
背景技術
枕頭是人睡眠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枕頭的舒適性對人的睡眠具有重要影響,其 中,因年齡、身體尺寸和睡眠習慣不同,適合于具體個人的適當的枕頭高度之間存在很大差 異,有人習慣睡高枕頭,有人則必須用低枕頭才能入睡。 現有的枕頭高度通常是固定的,人們在使用枕頭時常常感覺高度不合適,影響睡 眠的舒適性,枕頭高度偏差嚴重時還會引起頸部扭傷。為了滿足不同個人對枕頭高度的不 同要求,出現了可調節高度的枕頭,該枕頭將枕頭芯分為多個獨立的重疊枕頭芯,使用者可 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枕頭芯的個數達到基本合適的枕頭高度。這種可調節高度的枕頭存在 如下不足 1、通過增加或減少枕頭芯個數實現枕頭高度的調節,只能實現高度分級調節,往 往難以將枕頭高度調節到最合適的高度; 2、調節時需要將增加的枕頭芯塞入枕頭套內或將減少的枕頭芯從枕頭套內取出、 并將枕頭整理平整,操作比較麻煩; 3、多余的枕頭芯需要收好存放,增加了保管管理的工作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枕頭,通過特別設計的高度調節機 構實現枕頭高度的準確調節。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枕頭,包括枕套和位 于該枕套內的枕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枕套內的高度調節機構,該高度調節機 構包括上下間隔的上組件、下組件、連接該上下組件的剪式支撐架和螺桿調節件;所述上組 件包括形狀和尺寸與該枕套內部尺寸相適應的上支撐件和設置在該上支撐件下側的一對 平行滑道A ;所述下組件包括一對平行滑道B、連接該平行滑道B的兩滑道每一端之間的滑 道B橫向連接件;所述剪式支撐架包括相互間隔平行設置的至少兩組支撐桿和支桿橫向連 接件,每組所述支撐桿包括中部相互交叉并轉動連接的支桿,所述支撐桿首端支桿的首端 轉動連接在所述平行滑道A和平行滑道B延伸的同一端,所述支桿除所述首端支桿的首端 外的支桿端沿滑道方向滑動連接在所述平行滑道A和平行滑道B上;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 與所述上組件一側和/或下組件一側的支桿的末端轉動連接;所述螺桿調節件包括螺桿、 螺桿軸向定位結構和設置在螺桿端部的手柄,該螺桿調節件轉動支承在所述上組件的支撐 結構件上并位于所述平行滑道A之間或轉動支承在所述下組件的支撐結構件上并位于所 述平行滑道B之間,該手柄位于該上組件或下組件端部,該螺桿螺紋與該螺桿調節件轉動 支承的上組件或下組件同側的一組所述剪式支撐架的一根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螺紋連接; 所述枕芯位于該高度調節機構上下兩側或上側。
4[0009]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上支撐件為支撐板或支撐格柵;所述滑道B橫向連 接件為下支撐板或下支撐格柵。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支撐件下側的上支撐框架,所述平行 滑道A設置在該上支撐框架上;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支撐板或下支撐格柵上側的下支撐框 架,所述平行滑道B設置在該下支撐框架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螺桿軸向定位結構為該螺桿位于支撐結構件兩側的 軸肩、彈簧卡圈或定位銷。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螺桿調節件包括兩個所述手柄,所述螺桿轉動支承 在所述上組件或下組件上兩端的所述支撐結構件上,所述螺桿軸向定位結構為所述兩手柄 端面與所述支撐結構件分別沿螺桿軸向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螺桿調節件軸向為所述高度調節機構長度方向,所
述剪式支撐架為沿所述高度調節機構長度方向對稱設置的兩組,所述螺桿調節件的螺桿的
所述螺紋包括旋向相反螺距相同的兩螺紋段,所述螺桿軸向定位結構為該螺桿的所述兩螺
紋段分別與所述兩組剪式支撐架相鄰的兩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螺紋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與所述上組件一側和/或下組件一
側的末端支桿的末端轉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支桿與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的滑動連 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橫截面為工字形,所述支桿轉動連接在 與該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嵌套滑動連接的滑塊支座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支桿與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的滑動連 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橫截面為圓形,所述支桿轉動連接在與 該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滑套滑動連接的橫向連桿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枕頭中,所述支桿與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的滑動連 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包括在立面設置的滑槽,所述支桿的末 端結構與該滑槽滑動連接。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枕頭,與現有技術比較,其有益效果是 1.可以實現枕頭高度的無級調節,準確滿足使用者對枕頭高度的要求; 2.調節時無需增加或減少枕芯,使用方便; 3.調節操作簡單方便。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實施例一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A-A剖面圖。 圖4是圖2中B-B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實施例二的主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實施例二的俯視圖。 圖7是圖6中C-C剖面圖。[0030] 圖8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中支撐桿的一種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中螺桿調節件10的軸向定位的一種實施方式。 圖10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實施例三的主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枕頭的高度調節機構實施例三的輔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的枕頭包括枕套、位于枕套內的枕芯和設置于枕套內的高度調節機 構。枕芯可以放置在高度調節機構的上下兩側,或者僅放置在高度調節機構的一側,該側即 為枕頭的上側。 如圖1至4所示,該高度調節機構包括上下間隔的上組件20、下組件40、連接該上 下組件的剪式支撐架30和螺桿調節件10。 上組件20包括上支撐板21和設置在上支撐板21下側的一對平行滑道22,上支 撐板21的形狀和尺寸與枕套內部尺寸相適應,以便安裝在枕套內并支撐枕芯,本實施例上 支撐板21的形狀采用最為常用的長方形。當枕套為圓形時,支撐板21形狀可以采用圓形。 同理,枕套為其他形狀,上支撐板21隨之采用相適應的形狀。 當上支撐板21具有足夠剛度時,可將平行滑道22直接設置在上支撐板21下側。 也可以設置上支撐框架,將平行滑道22設置在上支撐框架上,將上支撐框架設置在上支撐 板21下側。 下組件40包括一對平行滑道42,該平行滑道42用具有足夠剛度的下支撐板41橫 向連接,也可以設置下支撐框架,將平行滑道42設置在下支撐框架上,將下支撐框架設置 在下支撐板41上側。 剪式支撐架30包括兩組相互間隔平行設置的支撐桿和支桿橫向連接件34,每組 支撐桿包括一對中部相互交叉并轉動連接的支桿32,支桿32的首端通過連接在平行滑道 22和平行滑道42延伸的同一端(支桿32的首端也可以直接連接在上組件和下組件的平行 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同方向延伸的其他結構上)的固定支座31與上組件20和下組件40 轉動連接,支桿32末端通過滑動連接在平行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的同一端上的滑動支座 33沿滑道方向滑動連接在平行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上。支桿橫向連接件34連接在平行 滑道42上的兩個滑動支座33上(當螺桿調節件10設置在上組件20上時,支桿橫向連接 件34連接在平行滑道22上的兩個支座33上),實現與支桿32的末端的轉動連接。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平行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的橫截面為工字形,滑動支座 33與平行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嵌套滑動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平行滑道22和/或平行 滑道42采用在結構件立面上設置滑槽,將支桿橫向連接件34的兩端設置與滑槽滑動配合, 支桿32末端與支桿橫向連接件34轉動連接,也可以直接在支桿32的末端設置與滑槽滑動 配合的鉚釘等結構,實現支桿32與滑槽的滑動配合(支桿32末端與滑槽的滑動配合包括 但不限于上述結構形式)。此外,支桿32末端與平行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的滑動連接可 以采用其他常用滑動結構實現。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采用三組或四組相互間隔平行設置的支撐桿。
6[0043] 本實施例采用單對交叉支桿32組成的支撐桿30。在其他實施例中,支撐桿可以采 用兩對交叉支桿32組成的支撐桿30 (如圖8所示)、或采用三對交叉支桿32組成的支撐桿 30,以滿足較長枕頭的調節需要。采用兩對交叉支桿32組成的支撐桿30時,支撐桿30中 首端支桿的首端轉動連接在延伸的平行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同一端。除首端支桿的首端 外,其他支桿端沿滑道方向滑動連接在平行滑道22和平行滑道42上,支桿橫向連接件34 與上組件20 —側和/或下組件40 —側的一根支桿的末端或多根支桿(支桿可以是首端支 桿、中間支桿或末端支桿)的末端轉動連接,以便螺桿調節件10設置在上組件20或下組件 40上時與一根支桿橫向連接件34螺紋連接。 螺桿調節件10包括螺桿15、連接該螺桿的定位部分和設置在該定位部分尾部的 手柄ll。定位部分轉動支承在下組件40的下支撐框架橫梁43上(也可以轉動支承在下組 件40的其他橫向結構件上),并位于平行滑道42之間,該定位部分包括與橫梁43配合的軸 肩12和卡裝在環槽14內的彈簧卡13實現軸向定位(還可以使用彈簧卡與彈簧卡、彈簧卡 與定位銷、定位銷與定位銷、軸肩與定位銷、軸肩與軸肩等組合實現螺桿調節件10的軸向 定位,定位部分使用軸肩與軸肩結構時,橫梁43的對應配合孔需采用可分為兩半圓的組合 孔,以便定位部分的裝配)。螺桿頭端15與同在下組件40 —側的支桿橫向連接件34螺紋 連接。 當螺桿調節件10的定位部分轉動支承在上組件20的橫向結構件上時,螺桿頭端 15與同在上組件20 —側的支桿橫向連接件螺紋連接。 本實施例螺桿調節件10的手柄11設置在支桿32的首端(即固定端) 一端,此時 旋轉螺桿調節件10的手柄11拉動支桿橫向連接件34時高度調節機構升高,旋轉螺桿調節 件10的手柄11推動支桿橫向連接件34時高度調節機構降低。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將螺桿 調節件10的手柄11設置在支桿32的末端(即滑動端) 一端,此時旋轉螺桿調節件10的 手柄11拉動支桿橫向連接件34時高度調節機構降低,旋轉螺桿調節件10的手柄11推動 支桿橫向連接件34時高度調節機構升高。 螺桿調節件10的手柄11可設置在枕套內,也可以設置在枕套外。 如圖9所示,螺桿調節件10的軸向定位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實現螺桿調節件10的
螺桿頭端15穿過右側橫梁44,螺桿頭端15端部與右側手柄16插接(手柄16與螺桿頭端
15不能相互轉動),用定位銷17對手柄16在螺桿頭端15端部軸向定位(右側手柄16的
軸向定位還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結構實現),螺桿調節件10通過左側手柄11端面在左側橫梁
43軸向限位、右側手柄16端面在右側橫梁44軸向限位,實現軸向限位。 實施例二 本實用新型的枕頭包括枕套、位于枕套內的枕芯和設置于枕套內的高度調節機 構。枕芯可以放置在高度調節機構兩側,或者僅放置在高度調節機構的一側,該側即為枕頭 的上側。 如圖5至7所示,本實施例的高度調節機構與實施例一的高度調節機構大致相同, 區別在于 1、支撐板21用支撐格柵203代替; 2、工字形滑道22、42用圓形滑道202代替; 3、固定支座31用套裝在上組件20的橫向連接件201 (或上組件40的橫向連接件)上的轉動套301代替,支桿32連接在轉動套301上。 4、滑動支座33與支桿橫向連接件34用套裝在圓形滑道202上的滑套303、連接滑 套303的支桿橫向連接件304和套裝在支桿橫向連接件304上的轉動套302代替,支桿32 連接在轉動套302上。支桿橫向連接件34設置軸肩(或使用彈簧卡或定位銷)實現定位。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在上、下組件之一采用支撐板,另一采用支撐格柵。上述實 施例中的支撐板、支撐格柵可以采用其他支撐結構代替。 實施例三 如圖10、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區別在于 1、取螺桿調節件軸向為高度調節機構長度方向。在高度調節機構長度方向上,對
稱采用兩組剪式支撐架30 ; 2、兩組剪式支撐架30共用同一個螺桿調節件10,螺桿調節件10螺桿包括兩段旋 向相反、螺距相同的螺紋151U52分別與兩組剪式支撐架30的支桿橫向連接件34螺紋連 接,去掉螺桿調節件10的定位部分,螺桿調節件10的軸向定位由螺桿頭端螺紋151U52與 兩組剪式支撐架30的支桿橫向連接件34螺紋連接實現。這樣,在旋轉手柄11時,螺桿調 節件10使兩支桿橫向連接件34同時向相互靠近或相互遠離方向移動,推動兩組剪式支撐 架30同時降低或同時升高。
8
權利要求一種枕頭,包括枕套和位于該枕套內的枕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枕套內的高度調節機構,該高度調節機構包括上下間隔的上組件、下組件、連接該上下組件的剪式支撐架和螺桿調節件;所述上組件包括形狀和尺寸與該枕套內部尺寸相適應的上支撐件和設置在該上支撐件下側的一對平行滑道A;所述下組件包括一對平行滑道B、連接該平行滑道B的兩滑道每一端之間的滑道B橫向連接件;所述剪式支撐架包括相互間隔平行設置的至少兩組支撐桿和支桿橫向連接件,每組所述支撐桿包括中部相互交叉并轉動連接的支桿,所述支撐桿首端支桿的首端轉動連接在所述平行滑道A和平行滑道B延伸的同一端,所述支桿除所述首端支桿的首端外的支桿端沿滑道方向滑動連接在所述平行滑道A和平行滑道B上;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與所述上組件一側和/或下組件一側的支桿的末端轉動連接;所述螺桿調節件包括螺桿、螺桿軸向定位結構和設置在螺桿端部的手柄,該螺桿調節件轉動支承在所述上組件的支撐結構件上并位于所述平行滑道A之間或轉動支承在所述下組件的支撐結構件上并位于所述平行滑道B之間,該手柄位于該上組件或下組件端部,該螺桿螺紋與該螺桿調節件轉動支承的上組件或下組件同側的一組所述剪式支撐架的一根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螺紋連接;所述枕芯位于該高度調節機構上下兩側或上側。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件為支撐板或支撐格柵;所述滑 道B橫向連接件為下支撐板或下支撐格柵。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支撐件下側的上支撐框 架,所述平行滑道A設置在該上支撐框架上;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支撐板或下支撐格柵上側 的下支撐框架,所述平行滑道B設置在該下支撐框架上。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軸向定位結構為該螺桿位于支撐 結構件兩側的軸肩、彈簧卡圈或定位銷。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調節件包括兩個所述手柄,所述螺 桿轉動支承在所述上組件或下組件上兩端的所述支撐結構件上,所述螺桿軸向定位結構為 所述兩手柄端面與所述支撐結構件分別沿螺桿軸向配合。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調節件軸向為所述高度調節機構 長度方向,所述剪式支撐架為沿所述高度調節機構長度方向對稱設置的兩組,所述螺桿調 節件的螺桿的所述螺紋包括旋向相反螺距相同的兩螺紋段,所述螺桿軸向定位結構為該螺 桿的所述兩螺紋段分別與所述兩組剪式支撐架相鄰的兩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螺紋配合。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橫向連接件與所述上組件一側和/ 或下組件一側的末端支桿的末端轉動連接。
8. 如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與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 平行滑道B的滑動連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橫截面為工字形, 所述支桿轉動連接在與該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嵌套滑動連接的滑塊支座上。
9. 如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與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 平行滑道B的滑動連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橫截面為圓形,所述支桿轉動連接在與該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滑套滑動連接的橫向連桿上。
10.如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與所述平行滑道A和/ 或平行滑道B的滑動連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平行滑道A和/或平行滑道B包括在立面設 置的滑槽,所述支桿的末端結構與該滑槽滑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枕頭,包括枕套、枕芯和位于枕套內的高度調節機構,該高度調節機構包括上下間隔的上組件、下組件、連接該上下組件的剪式支撐架和螺桿調節件,所述枕芯位于該高度調節機構上下兩側或上下之一側。本實用新型的枕頭可以實現枕頭高度的無級調節,準確滿足使用者對枕頭高度的要求,調節時無需增加或減少枕芯,使用方便,調節操作簡單方便。
文檔編號A47G9/10GK201452504SQ20082023594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0日
發明者徐建 申請人:徐建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六枝特区| 巩义市| 正安县| 罗江县| 屯昌县| 祁连县| 漳州市| 平凉市| 竹山县| 静安区| 涟源市| 宁德市| 农安县| 石屏县| 加查县| 新沂市| 苗栗市| 中牟县| 崇州市| 镇赉县| 岳池县| 土默特左旗| 庄河市| 通道| 义乌市| 蒙山县| 大同县| 龙胜| 安图县| 陇西县| 凤山市| 区。| 策勒县| 梅州市| 安塞县| 申扎县| 腾冲县| 全州县| 河北区|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