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鋁質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具鍋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鋁質鍋的復合鍋底。
背景技術:
由于鋁是非導磁材料,因此傳統的鋁質鍋不適宜在電磁灶上使用,針對上述現狀
市場出現了一種鋁質鍋的復合鍋底,其一種是將它是在原有鋁質鍋底復合上一層不銹鋼底
面,將底面與鍋底焊接而成,其缺陷在于加工工藝復雜,需要將鋼板焊接在鋁質鍋的底部,
焊接需要專門的設備,同時很容易影響到鍋底表面的光潔度,且焊接的成本也較高。還有
如一專利號為ZL02217063. 4(公告號為CN2544654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鋁質鍋的復合
鍋底》披露了一種這樣的結構,其在鋁質鍋底的底部復合上鋼板,其特征在于在鋼板的表面
沖壓出多個翻孔,將鋼板貼合在鋁質鍋底的底部進行冷擠壓,使鋁質鍋底的鋁金屬變形后
擠入到鋼板上的翻孔內,同時翻孔的翻邊壓入到鋁鍋鍋底的鋁基體內,與鋁基體緊緊抱住,
將鋼板復合固定在鋁質鍋底的底部上。該復合鍋底具有加工簡單、成本低、連接比較牢固
等優點,但是,由于導磁發熱板是復合固定在鍋體一面,造成鍋體和導磁發熱板是不同材料
做成,在頻繁的熱脹冷縮的場合下,容易產生熱應力,造成鍋子底面產生外凸或者內凹的變
形,特別是鍋子底面外凸后會造成很多危險因素,如旋轉不穩定,使鍋子內熱燙物體傷及人
身,所以需要進一步改進。 現在的一種鍋子是,在鋁質鍋的鍋體外包裹上一層不銹鋼板,它存在的缺點是不銹鋼板導熱性能不如鋁質的,所以傳熱不夠均勻;另外,在鍋底也容易產生變形,是鍋子底面外凸后,造成很多危險因素。 這是傳統的復合鍋底存在的弊病缺陷,需要進一步改進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實用、防止鍋底變形、導熱均勻的經過復底的鋁質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鋁質鍋,其包括有[0007] —鋁質的鍋體,底部的下表面是用來復合的表面; —導磁發熱金屬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復合固定在鍋體底部的下表面上;[0009] 其特征在于 另有一金屬板,采用不銹鋼、銅板或者鈦板,形狀大小與鍋體內腔配合,從而覆蓋固定在鍋體內面上。
或者是,一種鋁質鍋,其包括有 —鋁質的鍋體板材,底部的下表面是用來復合的表面; —導磁發熱金屬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復合固定在鍋體板材的下表面上;[0014] 其特征在于 另有一金屬板,采用不銹鋼、銅板或者鈦板,復合固定在鍋體板材的上表面,構成復合板; 最后,將復合板拉伸制成鍋體,使導磁發熱金屬板復合固定在鍋體底部的下表面,
而金屬板,形狀大小與鍋體內腔配合,并覆蓋固定在鍋體內面上。 作為優選,所述的翻孔是采用圓形、方形、五邊形或者六邊形翻孔。 最后,所述的翻孔是呈環圈排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采用下面的的導磁發熱金屬板和上面的金屬板相對布置的結構,能有效消除導磁發熱金屬板和鋁質鍋體不同材料造成的熱應力,減少了復底鍋的底部高溫后容易變形的缺陷,消除了鍋底外凸現象,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鍋體外部采用鋁質,而鋁質導熱更加均勻,所以使鍋體發熱效果更好,結構實用。
圖1實施例子1鍋體的剖視圖; 圖2實施例子1鍋體的局部放大圖; 圖3實施例子1鍋體的分解圖; 圖4實施例子2鍋體的分解圖; 圖5實施例子2鍋體的剖視圖; 圖6實施例子2鍋體的局部放大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0027] 實施例子1 如圖1-3所示的一種鋁質鍋,包括鋁質的鍋體l,鍋體1底部的下表面是用來復合的表面1. 1, —導磁發熱金屬板2,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通常是不銹鋼板材,翻孔2. 1可以采用圓形的翻孔,或者是其它形狀,如方形的、五邊形的或者六邊形的翻孔,翻孔2. l是呈環圈均勻排列,可以通過擠壓,使導磁發熱金屬板2固定在鍋體1底部的表面1. 1上;[0030] 另有一金屬板3,通常采用不銹鋼板,也可以采用鈦板或者銅板,其形狀大小與鍋體內腔1. 2配合,通過壓制工藝,覆蓋固定在鍋體1內面上,做成整個的復底的鋁質鍋。[0031] 實施例子2 如圖4-6所示的一種鋁質鍋,其采用雙層復合板4,雙層復合板4下層是鋁質的,作為鍋體板材4. l,鍋體板材4. 1底部的下表面是用來復合的表面; 雙層復合板4上層是不銹鋼板、銅板或者鈦板作為金屬板4. 2,復合固定在鍋體板材4. 1的上表面;形狀大小與鍋體板材配合; —導磁發熱金屬板2,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通常是不銹鋼板材,翻孔2. 1可以采用圓形的翻孔,或者是其它形狀,如方形的、五邊形的或者六邊形的翻孔,翻孔2. l是呈環圈均勻排列,可以通過擠壓,使導磁發熱金屬板2復合固定在鍋體板材4. 1的下表面上;[0035] 最后,將復合板4拉伸成鍋體,使導磁發熱金屬板2復合固定在鍋體底部的下表面,而金屬板4. 2,形狀大小與鍋體內腔1. 2配合,并覆蓋固定在鍋體內面上,做成整個的復底的鋁質鍋。
權利要求一種鋁質鍋,其包括有一鋁質的鍋體,底部的下表面是用來復合的表面;一導磁發熱金屬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復合固定在鍋體底部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另有一金屬板,采用不銹鋼、銅板或者鈦板,形狀大小與鍋體內腔配合,從而覆蓋固定在鍋體內面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質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采用圓形、方形、五邊形或者六邊形翻孔。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鋁質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呈環圈排列。
4. 一種鋁質鍋,其包括有一鋁質的鍋體板材,底部的下表面是用來復合的表面;一導磁發熱金屬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復合固定在鍋體板材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另有一金屬板,采用不銹鋼、銅板或者鈦板,復合固定在鍋體板材的上表面,構成復合板;最后,將復合板拉伸成鍋體,使導磁發熱金屬板復合固定在鍋體底部的下表面,而金屬板,形狀大小與鍋體內腔配合,并覆蓋固定在鍋體內面上。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鋁質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采用圓形、方形、五邊形或者六邊形翻孔。
6. 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鋁質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呈環圈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質鍋,其包括有一鋁質的鍋體,底部的下表面是用來復合的表面;一導磁發熱金屬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復合固定在鍋體底部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另有一金屬板,采用不銹鋼、銅板或者鈦板,形狀大小與鍋體內腔配合,從而覆蓋固定在鍋體內面上;它采用下面的的導磁發熱金屬板和上面的金屬板相對布置的結構,能有效消除導磁發熱金屬板和鋁質鍋體不同材料造成的熱應力,減少了復底鍋的底部高溫后容易變形的缺陷,提高了安全性能。
文檔編號A47J36/02GK201542439SQ20092019907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3日
發明者陸意祥 申請人:陸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