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衛簸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 潔用具,尤其涉及一種環衛簸箕。
背景技術:
城市的衛生建設,環衛工人必不可少,目前許多城市,環衛工人進行路面保潔,均 采用普通簸箕和掃帚,只是簸箕體積較家用簸箕大,用以盛裝更多的東西,但是,環衛工人 進行路面保潔的時候,提著掃帚和裝有垃圾的簸箕非常費力,影響環衛清潔質量和工作效 率,遇到路面較潔凈時,環衛工人也必須時刻拿著掃帚,非常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不需要隨時拿著簸箕和掃帚, 省力的環衛簸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環衛簸箕,包括主 體,所述主體包括上板、下板、后板和兩側板,下板下表面左右兩端各設有一萬向腳輪,所述 萬向腳輪靠近后板,且到后板的距離相等,上板上方設有一收納筒,上板上表面還固定連接 一與收納筒匹配的底座,所述收納筒與底座螺紋連接,收納筒外壁設有一拉環,所述拉環位 于收納筒的中上部。作為優選拉環中部套接有一防滑膠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收納筒可以插放掃帚、夾子等清潔用 具,無需用手拿著,收納筒上設有拉環,主體下方帶有萬向腳輪,人們可以通過拉環拖動主 體,無需再用手提著,非常省力,有利于提高環衛工人的工作效率,防滑膠圈不僅可以起到 防滑的作用,還使手不直接和拉環接觸,減少了拉環對手的摩擦,而收納筒平時可以拆卸下 來,不影響本實用新型做普通簸箕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包括上板14、下板11、后板13和兩側板 12,下板11下表面左右兩端各設有一萬向腳輪2,所述萬向腳輪2靠近后板13,且到后板13 的距離相等,上板14上方設有一收納筒4,上板14上表面還固定連接一與收納筒4匹配的 底座3,在收納筒4底部外壁設有外螺紋52,底座3內壁設有與之匹配的內螺紋51,所述收 納筒4與底座3通過外螺紋52和內螺紋51連接,收納筒4外壁設有一拉環6,所述拉環6 位于收納筒4的中上部,拉環6中部套接有一防滑膠圈7。[0011] 將掃帚、夾子等物品倒插在收納筒4中,需要使用時在取出來,無需一直用手拿著,收納筒4上設有拉環6,主體下方帶有萬向腳輪2,人們可以通過拉環6拖動主體,無需 再用手提著,非常省力,有利于提高環衛工人的工作效率,防滑膠圈7不僅可以起到防滑的 作用,還使手不直接和拉環6接觸,減少了拉環6對手的摩擦,而收納筒4平時可以拆卸下 來,不影響其普通簸箕的功能,而需要外出路面保潔時,再安裝上,非常方便。
權利要求一種環衛簸箕,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包括上板、下板、后板和兩側板,其特征在于下板下表面左右兩端各設有一萬向腳輪,所述萬向腳輪靠近后板,且到后板的距離相等,上板上方設有一收納筒,上板上表面還固定連接一與收納筒匹配的底座,所述收納筒與底座螺紋連接,收納筒外壁設有一拉環,所述拉環位于收納筒的中上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衛簸箕,其特征在于拉環中部套接有一防滑膠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衛簸箕,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包括上板、下板、后板和兩側板,下板下表面左右兩端各設有一萬向腳輪,所述萬向腳輪靠近后板,且到后板的距離相等,上板上方設有一收納筒,上板上表面還固定連接一與收納筒匹配的底座,所述收納筒與底座螺紋連接,收納筒外壁設有一拉環,所述拉環位于收納筒的中上部。本實用新型帶有收納筒,可插放掃帚、夾子等物品,拉環方便人們抓拿并拖動本實用新型,萬向腳輪使本實用新型移動方便,非常適合環衛工人使用,收納筒平時可拆卸,方便靈活。
文檔編號A47L13/51GK201564444SQ200920293640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0日
發明者張飛 申請人: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