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杯,特指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
背景技術:
傳統的茶杯一般是將茶葉直接放入杯中,然后沖水浸泡,得到茶水,直接飲品。這 種泡茶方式,因為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水中,茶水的色澤和口感都不佳。后來有人研發了飄逸杯,是在杯子的上方架設一個盛放茶葉的濾杯,將茶葉放在 濾杯中,然后沖水浸泡,得到茶水,再將濾杯從茶杯上取下,直接飲品。這種泡茶方式,因為 茶葉不會浸泡在水中,茶水的色澤和口感更佳,但是,沖泡過程中,需要將濾杯在茶杯上放 入、取出,操作不便,影響飲茶、品茶。有鑒于此,本發明人專門研制了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以方便操作,并獲得色澤 和口感好的茶水。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由茶杯和濾網組成,濾網的側邊和底邊固定在茶杯的 內壁上,濾網的頂邊與茶杯的內壁之間留有一段距離而形成放茶口,濾網與茶杯的內壁之 間形成濾袋,放茶口小于茶杯的杯口,濾網上形成若干過濾孔。進一步,所述濾網的頂邊低于茶杯的頂邊。進一步,所述濾網為具有過濾孔的傾斜板。進一步,所述濾網由具有過濾孔的傾斜板和具有過濾孔的底板組成。進一步,所述濾網由具有過濾孔的直板和具有過濾孔的底板組成。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茶葉由放茶口放在濾網和茶杯內壁之間 的濾袋中,然后沖水浸泡,得到茶水,即可直接飲品。本實用新型使茶葉不會浸泡在水中,茶 水的色澤和口感佳,而且,因為濾網固定在茶杯內,沖泡過程中,不需要像飄逸杯那樣將濾 網在茶杯上放入、取出,大大方便了操作,使飲茶、品茶更為舒心。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一;圖4是圖1的B-B剖視圖二;圖5是圖1的B-B剖視圖三。標號說明茶杯 1 濾網 2
3[0020]過濾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由茶杯1和濾 網2組成。濾網2的形態有很多,比如圖3所示濾網2為傾斜板,圖4所示濾網2由傾斜板和 底板組成,圖5所示濾網2由直板和底板組成。不論濾網2的具體形態如何,本實用新型都 將濾網2的側邊和底邊固定在茶杯1的內壁上,而濾網2的頂邊與茶杯1的內壁之間留有一 段距離而形成放茶口,濾網2與茶杯1的內壁之間則形成濾袋,并且,放茶口小于茶杯1的 杯口,一般放茶口為茶杯1杯口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為最好,既有利于放入適量的茶葉, 又不影響飲品茶水,濾網2上形成若干過濾孔3。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將濾網2的頂邊設計得低于茶杯1的頂邊,以達到A、避免放 入太多茶葉;B、品飲時,茶杯1傾斜,濾網2頂邊不會碰到鼻子;C、容易蓋上杯蓋;D、品飲 時,茶杯1傾斜,濾袋內的茶葉不會移到茶杯1內。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茶葉由放茶口放入濾袋中,然后沖水浸泡,得到茶水,即可 直接飲品。本實用新型和飄逸杯一樣使茶葉不怕浸泡,保證了茶水的色澤和口感保持最佳, 而且,本實用新型在沖泡過程不需要將濾網2在茶杯1上放入、取出,比飄逸杯操作更方便, 使飲茶、品茶更為舒心。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范圍的限 定,凡依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要點所做的變化與修飾,均落入其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由茶杯和濾網組成,濾網的側邊和底邊固定在茶杯的內壁上,濾網的頂邊與茶杯的內壁之間留有一段距離而形成放茶口,濾網與茶杯的內壁之間形成濾袋,放茶口小于茶杯的杯口,濾網上形成若干過濾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網的頂邊低于 茶杯的頂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網為具有過濾 孔的傾斜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網由具有過濾 孔的傾斜板和具有過濾孔的底板組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網由具有過濾 孔的直板和具有過濾孔的底板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茶葉不怕浸泡的茶杯,由茶杯和濾網組成,濾網的側邊和底邊固定在茶杯的內壁上,濾網的頂邊與茶杯的內壁之間留有一段距離而形成放茶口,濾網與茶杯的內壁之間形成濾袋,放茶口小于茶杯的杯口,濾網上形成若干過濾孔。本實用新型使茶葉不會浸泡在水中,茶水的色澤和口感佳,而且,因為濾網固定在茶杯內,沖泡過程中,不需要像飄逸杯那樣將濾網在茶杯上放入、取出,大大方便了操作,使飲茶、品茶更為舒心。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1727258SQ20102023260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7日
發明者詹丁財 申請人:詹丁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