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農產品進行加工的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壓榨山茶油,無需精煉,直接獲得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尚未有一套專門制取山茶油的工藝,現在山茶油的制取方法都是套用其他油料作物的制取方法,因為山茶油它又自己的特性,必須根據山茶油的具體特性才能制取出純正的山茶油。業內人士都知道,影響山茶油品質三個主要問題是,酸價,渾濁,久放出現析出物,這些問題在傳統工藝中是榨出油采用精煉來解決的,因而制取方法復雜,制取成本
尚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最簡單的加工工藝來解決山油茶籽加工的問題,使山茶油不與任何化學藥品接觸,不經高溫,而是經壓榨直接獲得達到國標的天然純正的山茶油的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近如下步驟進行
(I)、備料選用新鮮的茶籽,霜降后20天內收回來的茶籽為新鮮茶籽;(2)、烘干將上述原料放入密封儲蓄罐內進行烘干,烘干至茶籽含水量在14. 5-15. 5% ;
(3)、脫殼烘干后進行脫殼;
(4)、破碎破碎粒度要求在3— 5mm之間;
(5)、調節水份送往炒鍋的輸送攪拌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水,將胚料的含水量調節到 18 —18. 5% ;
(6)、蒸炒采用五層蒸炒鍋進行蒸炒,當水份在7—7.5%之間時出料;
(7)、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
(8)、干燥使胚料中油的含水量在0.7—1% ;
(9)、過濾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濾布用250—300目棉質濾布為好;
(10)、靜置過濾并不能完全濾掉雜質,一些膠體雜質需要在實效的作用下才能析出, 時間約為20天;
(II)、成品的包裝。采用上述方法,對原料的收集采取按要求進行收集,因為酸價不是與山茶油籽共生而來的,它是離開茶樹后,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的。只要按訂單合同的要求,使茶農及時把新鮮未酸敗的山茶油籽送到加工地,嚴格把關,酸敗的山油茶籽不能進入生產線,這樣榨出來的油就不會有酸價超標的情況。渾濁和久放有析出物,其實是一回事。這些都是壓榨前預處理不符合山油茶籽壓榨要求的物理特性所造成的,在蒸炒過程中如果料胚沒有徹底熟透就過早干燥的話,胚料的脆性很大,塑性差,沒有壓縮比,油和渣不易分離,榨出的油顏色深,雜質多,必須要精練才能達到清亮透明,因此本發明采用獨特的制備方法,完全解決了傳統油料作物制備方法所帶來的問題。本發明在蒸炒這一環節中,采用控制水份的方法,要求料胚中必須含有足夠的水分使其能夠徹底熟透,這樣的料胚就有很好的塑性,油與渣很容易分離,榨出的油清亮透明,不含雜質,經真空干燥過濾即可獲得天然醇香的山茶油。本發明的優點是用最簡單的加工工藝來解決山油茶籽加工的問題,使山茶油不與任何化學藥品接觸,不經高溫,而是經壓榨直接獲得達到國標的天然純正的山茶油。
附圖是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一日生產能力10噸茶籽,用200型螺旋壓榨機壓榨為例,本發明的具體步驟為
1、新鮮的茶籽,霜降后20天內收回來的茶籽為新鮮茶籽;
2、烘干,在密封儲蓄罐內通入直接蒸氣,使茶籽溫度達到100—105°C時,保溫2—2. 5 小時,然后用引風機抽出水蒸氣,茶籽含水量在14. 5-15. 5%以下才有利于脫殼。3、脫殼,采用離心脫殼機脫殼,因山茶籽品種不同,它的顆粒大小差別很大,使用離心脫殼機效果很好。4、破碎,破碎粒度要求在3 — 5mm之間,在蒸炒時有利于均勻熟透。5、調節水分,送往炒鍋的輸送攪拌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水,為了保證料胚的徹底熟透,水分必須達到18—18. 5%,因為水分是使物料熟化的三要素之一。6、蒸炒,采用五層蒸炒鍋進行蒸炒,蒸炒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物料徹底熟透,二是脫掉多余的水分,一般蒸汽壓力為4一5公斤,出料水分應控制在7—7. 5%之間,時間45— 60min。料胚的水分含量是靠調整蒸氣壓力來控制的。7、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入榨料胚溫度為110 —115° C,水分7 — 7.5%。8、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罐進行干燥,溫度100—105° C,時間1 一 1. 5H,油的含水量在 0. 7—1%。9、過濾,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濾布用250—300目棉質濾布為好。10、靜置,過濾并不能完全濾掉雜質,一些膠體雜質需要在實效的作用下才能析出,時間約為20天。11、成品的包裝,成品儲罐必須從上到下裝有多級閥門,避免裝瓶時因壓力過大造成浪費。實施例1
1、新鮮的茶籽,霜降后20天內收回來的茶籽為新鮮茶籽;
2、烘干,在密封儲蓄罐內通入直接蒸氣,使茶籽溫度達到100°C時,保溫2小時,然后用引風機抽出水蒸氣,茶籽含水量在14. 5%以下才有利于脫殼。
3、脫殼,采用離心脫殼機脫殼,因山茶籽品種不同,它的顆粒大小差別很大,使用離心脫殼機效果很好。4、破碎,破碎粒度要求在3—5mm之間,在蒸炒時有利于均勻熟透。5、調節水分,送往炒鍋的輸送攪拌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水,為了保證料胚的徹底熟透,水分必須達到18%,因為水分是使物料熟化的三要素之一。6、蒸炒,采用五層蒸炒鍋進行蒸炒,蒸炒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物料徹底熟透,二是脫掉多余的水分,一般蒸汽壓力為4公斤,出料水分應控制在7%之間,時間45min。料胚的水分含量是靠調整蒸氣壓力來控制的。7、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入榨料胚溫度為110° C,水分7%。8、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罐進行干燥,溫度100° C,時間1小時,油的含水量在0.7%。9、過濾,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濾布用250—300目棉質濾布為好。10、靜置,過濾并不能完全濾掉雜質,一些膠體雜質需要在實效的作用下才能析出,時間約為20天。11、成品的包裝,成品儲罐必須從上到下裝有多級閥門,避免裝瓶時因壓力過大造成浪費。實施例2:
1、新鮮的茶籽,霜降后20天內收回來的茶籽為新鮮茶籽;
2、烘干,在密封儲蓄罐內通入直接蒸氣,使茶籽溫度達到105°C時,保溫2. 5小時,然后用引風機抽出水蒸氣,茶籽含水量在15. 5%以下才有利于脫殼。3、脫殼,采用離心脫殼機脫殼,因山茶籽品種不同,它的顆粒大小差別很大,使用離心脫殼機效果很好。4、破碎,破碎粒度要求在3—5mm之間,在蒸炒時有利于均勻熟透。5、調節水分,送往炒鍋的輸送攪拌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水,為了保證料胚的徹底熟透,水分必須達到18. 5%,因為水分是使物料熟化的三要素之一。6、蒸炒,采用五層蒸炒鍋進行蒸炒,蒸炒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物料徹底熟透,二是脫掉多余的水分,一般蒸汽壓力為5公斤,出料水分應控制在7. 5%之間,時間60min。料胚的水分含量是靠調整蒸氣壓力來控制的。7、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入榨料胚溫度為115° C,水分7.5%。8、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罐進行干燥,溫度105° C,時間1. 5小時,油的含水量在1%。9、過濾,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濾布用250—300目棉質濾布為好。10、靜置,過濾并不能完全濾掉雜質,一些膠體雜質需要在實效的作用下才能析出,時間約為20天。11、成品的包裝,成品儲罐必須從上到下裝有多級閥門,避免裝瓶時因壓力過大造成浪費。實施例3:
1、新鮮的茶籽,霜降后20天內收回來的茶籽為新鮮茶籽;
2、烘干,在密封儲蓄罐內通入直接蒸氣,使茶籽溫度達到103°C時,保溫2. 5H小時,然后用引風機抽出水蒸氣,茶籽含水量在15%以下才有利于脫殼。3、脫殼,采用離心脫殼機脫殼,因山茶籽品種不同,它的顆粒大小差別很大,使用離心脫殼機效果很好。4、破碎,破碎粒度要求在3 — 5mm之間,在蒸炒時有利于均勻熟透。5、調節水分,送往炒鍋的輸送攪拌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水,為了保證料胚的徹底熟透,水分必須達到18. 3%,因為水分是使物料熟化的三要素之一。6、蒸炒,采用五層蒸炒鍋進行蒸炒,蒸炒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物料徹底熟透,二是脫掉多余的水分,一般蒸汽壓力為5公斤,出料水分應控制在7%之間,時間45min。料胚的水分含量是靠調整蒸氣壓力來控制的。7、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入榨料胚溫度為110° C,水分7. 5%。8、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罐進行干燥,溫度100° C,時間1.5小時,油的含水量在
0. 8%ο9、過濾,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濾布用250—300目棉質濾布為好。10、靜置,過濾并不能完全濾掉雜質,一些膠體雜質需要在實效的作用下才能析出,時間約為20天。11、成品的包裝,成品儲罐必須從上到下裝有多級閥門,避免裝瓶時因壓力過大造成浪費。實施例4:
1、新鮮的茶籽,霜降后20天內收回來的茶籽為新鮮茶籽;
2、烘干,在密封儲蓄罐內通入直接蒸氣,使茶籽溫度達到102°C時,保溫2小時,然后用引風機抽出水蒸氣,茶籽含水量在14. 1%以下才有利于脫殼。3、脫殼,采用離心脫殼機脫殼,因山茶籽品種不同,它的顆粒大小差別很大,使用離心脫殼機效果很好。4、破碎,破碎粒度要求在3—5mm之間,在蒸炒時有利于均勻熟透。5、調節水分,送往炒鍋的輸送攪拌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水,為了保證料胚的徹底熟透,水分必須達到18. 1%,因為水分是使物料熟化的三要素之一。6、蒸炒,采用五層蒸炒鍋進行蒸炒,蒸炒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物料徹底熟透,二是脫掉多余的水分,一般蒸汽壓力為4. 5公斤,出料水分應控制在7. 3%之間,時間50min。 料胚的水分含量是靠調整蒸氣壓力來控制的。7、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入榨料胚溫度為112° C,水分7.3%。8、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罐進行干燥,溫度102° C,時間1.5小時,油的含水量在 0. 9%ο9、過濾,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濾布用250—300目棉質濾布為好。10、靜置,過濾并不能完全濾掉雜質,一些膠體雜質需要在實效的作用下才能析出,時間約為20天。11、成品的包裝,成品儲罐必須從上到下裝有多級閥門,避免裝瓶時因壓力過大造成浪費。
權利要求
1.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備料選用新鮮的茶籽,霜降后20天內收回來的茶籽為新鮮茶籽;(2)、烘干將上述原料放入密封儲蓄罐內進行烘干,烘干至茶籽含水量在14.5-15. 5% ;(3)、脫殼烘干后進行脫殼;(4)、破碎破碎粒度要求在3— 5mm之間;(5)、調節水份送往炒鍋的輸送攪拌中,用噴霧的方式進行補水,使胚料的含水量達到 18—18. 5% ;(6)、蒸炒采用五層蒸炒鍋進行蒸炒,當水份在7—7.5%之間時出料;(7)、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8)、干燥使胚料中油的含水量在0.7—1% ;(9)、過濾采用板框壓濾機過濾,濾布用250—300目棉質濾布為好;(10)、靜置過濾并不能完全濾掉雜質,一些膠體雜質需要在實效的作用下才能析出, 時間約為20天;(11)、成品的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是在密封儲蓄罐內通入直接蒸氣,使茶籽溫度達到100—105° C時,保溫2—2. 5H,然后用引風機抽出水蒸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炒中蒸汽壓力為4一5公斤,出料水分應控制在7—7. 5%之間,時間45—60min,料胚的水分含量是靠調整蒸氣壓力來控制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榨采用螺旋壓榨機,入榨料胚溫度為110 —115° C,水分7 — 7. 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是采用真空干燥罐進行干燥,溫度100—105° C,時間1 一 1. 5H小時,油的含水量在0. 7 —1%。
全文摘要
一種天然醇香山茶油的制作方法,其特點是選用新鮮的茶籽烘干至茶籽含水量在14.5—15.5%,烘干,脫殼,破碎,將胚料的含水量調節到18—18.5%,蒸炒水份在7—7.5%之間時出料,壓榨,干燥使胚料中油的含水量在0.7—1%,過濾,靜置后進行成品包裝。其優點是用最簡單的加工工藝來解決山油茶籽加工的問題,使山茶油不與任何化學藥品接觸,不經高溫,而是經壓榨直接獲得達到國標的天然純正的山茶油。
文檔編號C11B1/00GK102408943SQ20111030877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3日
發明者劉世希, 吳宏鑫, 吳志福, 吳禮賢, 秦木秀 申請人:廣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