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型紙巾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紙巾分配器,尤其是一種智能型紙巾分配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紙巾盒大都為內裝卷紙軸且前端設有出紙口的手拉紙帶式盒體,取紙時使用者需用手拽出并撕斷紙巾,使用起來比較麻煩且不衛生。目前雖有電動手紙盒的報道,但這些電動手紙盒結構不甚合理,工作不可靠,使用仍不方便。中國專利CN2266979公開了一種內設送紙和切紙機構的電動手紙盒,其送紙機構包括一個設于盒腔中部由電機控制的驅動滾輪和兩個對稱毗設在驅動滾輪上方的壓滾輪; 切紙機構包括一根設在盒腔前部由電機控制的轉動絲杠、一根設在盒腔前部的滑桿和一副套裝在絲杠及滑桿上的刀架,刀架上切刃口由兩壓滾輪之間伸入并指向驅動滾輪的正上方位置。中國專利CN2873064公開了一種智能手紙盒,該智能手紙盒包含殼體,殼體內設有手紙貯放倉、送紙機構、電動割紙機構以及電機控制電路;電動割紙機構包含一端相互鉸接的靜刀刃和動刀刃,動刀刃的另一端開有滑動槽,滑動槽內卡設有滑動輪,在動、靜刀刃的下方固定有支撐板,支撐板上固定有由電機驅動的主動輪、從動輪和傳動帶構成的帶式傳動機構,動刀刃上的滑動槽內的滑動輪的轉軸一端與傳動帶卡固。該手紙盒的缺陷在于其靜刀刃和動刀刃在一端相互鉸接,切割手紙時靜刀刃與動刀刃咬合度不強,經常無法一次性切斷手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實現自動輸出和切紙的智能紙巾分配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包括外殼、送紙機構、位于送紙機構下方的切紙機構以及控制電路,所述的送紙機構包括傳動軸和與傳動軸側面緊貼配合的從動軸,傳動軸由出紙電機驅動,傳動軸與從動軸在兩端分別通過拉簧橫向固定;所述的切紙機構包括動刀、靜刀、刀架和驅動軸,所述的動刀安裝在刀架上方,刀架前端沿縱向設有若干個彈簧孔,彈簧孔內安裝有彈簧與動刀前端配合,動刀后端固定在刀架上;所述的刀架后端固定連接一根以上的齒條,驅動軸上設有與齒條配合的齒輪,所述驅動軸由動刀驅動電機驅動;所述的動刀與靜刀在一端上下交錯,動刀位于靜刀下方,動刀刀刃與靜刀刀刃相對并形成一定夾角;所述的外殼上設有開關,所述的出紙電機、動刀驅動電機及開關連接至控制電路。為使傳動軸與從動軸側面緊貼,通常在傳動軸和從動軸上設置彈性橡膠套。優選地,所述的刀架后端對稱固定連接二根齒條,驅動軸上設有兩個各與齒條配合的齒輪。優選地,所述的送紙機構中傳動軸與從動軸的貼合線、靜刀刀刃所在直線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優選地,所述的外殼具有前面板,前面板內安裝有用于感應手部靠近的人體感應開關,所述人體感應開關連接至控制電路。優選地,所述的傳動軸一端安裝有皮帶輪,出紙電機的皮帶輪通過皮帶與傳動軸皮帶輪連接;所述的動刀驅動電機上安裝有驅動齒輪,該驅動齒輪與驅動軸上的從動齒輪相配合。優選地,所述開關包括用于感應手部靠近的人體感應開關和出紙量調節開關,所述人體感應開關和出紙量調節開關分別連接至控制電路。優選地,所述刀架一側的外殼上設有行程開關,該行程開關連接至控制電路。優選地,所述刀架前端設置的彈簧孔由動刀與靜刀交錯的一端向另一端深度逐漸減小。彈簧孔深度逐漸減小,從而相同尺寸的彈簧裝入彈簧孔后,彈簧壓縮后的作用力逐漸加大,隨著切紙的進行,動刀與靜刀配合的更緊密,咬合力更強,更容易切斷紙巾。優選地,所述的動刀后端沿縱向開有若干個孔,刀架上設置有上述孔配合的凸起。 該些凸起插入孔中,使得動刀后端固定。優選地,所述的外殼上部設有固定架。本發明智能型紙巾分配器的有益效果是
一、能夠實現自動送紙和割紙,避免了手直接跟紙巾接觸,使用方便且衛生,避免了交叉感染;
二、可對紙量進行調節,節約紙張,避免了浪費;
三、交直流兩用,使用方便;
四、美觀實用,可在公共場所普及。
圖1為所述智能型紙巾分配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所述智能型紙巾分配器的一個側視圖。圖3為所述智能型紙巾分配器的另一個側視圖。圖4為動刀與靜刀的工作配合示意圖。圖5是所述刀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參照圖1-5,一種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包括外殼1、送紙機構、位于送紙機構下方的切紙機構以及控制電路。送紙機構包括傳動軸3和與傳動軸3側面緊貼配合的從動軸4,傳動軸3 —端安裝有皮帶輪6,出紙電機5的皮帶輪通過皮帶與傳動軸皮帶輪6連接,傳動軸3由出紙電機5 驅動,傳動軸3與從動軸4在兩端分別通過拉簧19橫向固定。切紙機構包括動刀8、靜刀9、刀架10和驅動軸11,所述的動刀8安裝在刀架10上方,刀架10前端沿縱向設有若干個彈簧孔12,彈簧孔12由動刀與靜刀交錯的一端向另一端深度逐漸減小,彈簧孔12內安裝有彈簧與動刀8前端配合,動刀8后端固定在刀架10上。刀架后端對稱固定連接有兩根齒條13,驅動軸11上設有兩個各與齒條13配合的齒輪14, 驅動軸11由動刀驅動電機15驅動,動刀驅動電機15上安裝有驅動齒輪16,該驅動齒輪16 與驅動軸11上的從動齒輪相配合。動刀8與靜刀9在一端上下交錯,動刀8位于靜刀9下方,動刀8刀刃與靜刀9刀刃相對并形成一定夾角。動刀8后端沿縱向開有若干個孔17,刀架10上設置有上述孔17配合的凸起18。本發明的切紙原理是在動刀8下面的彈簧將動刀8向上彈起與靜刀9鉸合,保持足夠的咬合力,因動刀8與靜刀9在一端上下交錯且動刀8位于靜刀9下方,從而動刀8工作過程中始終處于靜刀9下方。動刀驅動電機15通過齒輪16、驅動軸11、齒條13帶動刀架10和動刀8向前與靜刀9鉸合切紙,切紙后動刀8退回。由于刀架10工作時前后運動, 而外殼固定,所以刀架10與外殼之間一般應采用導軌連接。作為優選方案,紙巾由送紙、切紙直至切紙完后,應盡量保持在同一豎直平面內, 故應保證送紙機構中傳動軸3與從動軸4的貼合線、靜刀9刀刃所在直線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本發明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工作時,由控制電路進行智能控制。可以在外殼1的前面板7上安裝按鈕開關,或者在合理位置安裝人體感應開關,從而做到手動出紙和自動出紙。還可以安裝出紙量調節開關,通過改變出紙電機的工作周期以調節每次出紙的長度。 在刀架一側的外殼上設有行程開關,當動刀前進完成一次切紙動作后,碰觸到行程開關,進而使動刀驅動電機15換向,完成后退動作。上述的開關以及出紙電機、動刀驅動電機均連接至控制電路。外殼1上部設有固定架2,從而使紙巾分配器整體方便固定在墻壁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包括外殼、送紙機構、位于送紙機構下方的切紙機構以及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紙機構包括傳動軸和與傳動軸側面緊貼配合的從動軸,傳動軸由出紙電機驅動,傳動軸與從動軸在兩端分別通過拉簧橫向固定;所述的切紙機構包括動刀、靜刀、刀架和驅動軸,所述的動刀安裝在刀架上方,刀架前端沿縱向設有若干個彈簧孔,彈簧孔內安裝有彈簧與動刀前端配合,動刀后端固定在刀架上;所述的刀架后端固定連接一根以上的齒條,驅動軸上設有與齒條配合的齒輪,所述驅動軸由動刀驅動電機驅動;所述的動刀與靜刀在一端上下交錯,動刀位于靜刀下方,動刀刀刃與靜刀刀刃相對并形成一定夾角;所述的外殼上設有開關,所述的出紙電機、動刀驅動電機及開關連接至控制電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后端對稱固定連接二根齒條,驅動軸上設有兩個各與齒條配合的齒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紙機構中傳動軸與從動軸的貼合線、靜刀刀刃所在直線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具有前面板,前面板內安裝有用于感應手部靠近的人體感應開關,所述人體感應開關連接至控制電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軸一端安裝有皮帶輪,出紙電機的皮帶輪通過皮帶與傳動軸皮帶輪連接;所述的動刀驅動電機上安裝有驅動齒輪,該驅動齒輪與驅動軸上的從動齒輪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包括用于感應手部靠近的人體感應開關和出紙量調節開關,所述人體感應開關和出紙量調節開關分別連接至控制電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一側的外殼上設有行程開關,該行程開關連接至控制電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前端設置的彈簧孔由動刀與靜刀交錯的一端向另一端深度逐漸減小。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刀后端沿縱向開有若干個孔,刀架上設置有上述孔配合的凸起。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上部設有固定^K O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型紙巾分配器,包括外殼、送紙機構、位于送紙機構下方的切紙機構以及控制電路,所述的送紙機構包括傳動軸和與傳動軸側面緊貼配合的從動軸,傳動軸由出紙電機驅動,傳動軸與從動軸在兩端分別通過拉簧橫向固定;所述的切紙機構包括動刀、靜刀、刀架和驅動軸,所述的動刀安裝在刀架上方,刀架前端沿縱向設有若干個彈簧孔,彈簧孔內安裝有彈簧與動刀前端配合,動刀后端固定在刀架上;所述的刀架后端固定連接一根以上的齒條,驅動軸上設有與齒條配合的齒輪,所述驅動軸由動刀驅動電機驅動。本發明智能型紙巾分配器能夠實現自動送紙和割紙,避免了手直接跟紙巾接觸,使用方便且衛生,避免了交叉感染。
文檔編號A47K10/36GK102429606SQ20111034486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薛文光 申請人:杭州金鑰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