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香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香爐,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電子香爐。
背景技術:
傳統的香爐用于插置燃香,使用燃香時往往煙霧繚繞,極易引發火情,不適用于辦公區等對防火要求比較嚴格的場所。同時,燃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焦油等廢氣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容易引發某些易感人群的不適、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安全、環保的電子香爐。—種電子香爐,包括爐體、香枝及電控板,所述爐體為頂端設有開口的中空容器,所述電控板收容于該爐體內,所述香枝設于該電控板上并經由爐體的開口延伸至爐體外部,所述香枝包括一設置在電控板上的散熱板、設置于該散熱板上的發光二極管、第一香芯和第二香芯、以及反射層,所述第一香芯鄰近散熱板的端面覆蓋該發光二極管,所述第二香芯呈中空柱狀、且該第二香芯將第一香芯罩設在內,該第一香芯的外圍側壁和第二香芯的內側壁相互間隔形成一環形管道以收容液體,該反射層貼設在第二香芯的側壁上。與先前技術相比,該電子香爐的電控板驅動發光二極管發光,所述第一香芯及第二香芯均采取塑膠射出成型以將光線傳至香枝頂端;所述香枝利用所述第一香芯和第二香芯相互間隔形成的環形管道收容液體,同時散熱板將吸收的熱量用以輔助加熱液體,如此液體在加熱作用下產生煙霧,經過環形管道通達香枝頂端飄出,即可模擬出傳統香爐煙霧繚繞的效果。該電子香爐無需使用燃香,安全、環保。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香爐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電子香爐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電子香爐的電控板及香枝的散熱板的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香爐,包括爐體、香枝及電控板,所述爐體為頂端設有開口的中空容器,所述電控板收容于該爐體內,所述香枝設于該電控板上并經由爐體的開口延伸至爐體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枝包括一設置在電控板上的散熱板、設置于該散熱板上的發光二極管、第一香芯和第二香芯、以及反射層,所述第一香芯鄰近散熱板的端面覆蓋該發光二極管,所述第二香芯呈中空柱狀、且該第二香芯將第一香芯罩設在內,該第一香芯的外圍側壁和第二香芯的內側壁相互間隔形成一環形管道以收容液體,該反射層貼設在第二香芯的側壁上。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板包括一本體部及從該本體部外周緣垂直向上延伸的側壁,所述第一香芯設于該本體部上,所述第二香芯設于該側壁的頂緣上,所述液體與該散熱板接觸。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部包括貼合部、環繞貼合部并與貼合部相間隔的抵合部以及連接該貼合部與抵合部的若干橫梁,所述抵合部抵合該側壁,所述發光二極管貼設于該貼合部。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香芯包括與散熱板相接的第一傳導部以及設于該第一傳導部遠離散熱板的頂端的第一發光部,所述第一傳導部與散熱板鄰接的底部開設一凹槽,第一傳導部經由所述凹槽罩設所述發光二極管。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光部為一圓錐體,該第一發光部的直徑沿遠離第一傳導部的方向逐漸變小。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香芯包括與散熱板相接的第二傳導部,以及設于該第二傳導部遠離散熱板的頂端的第二發光部所述第二傳導部的厚度與所述側壁的厚度相同。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發光部為一中空圓錐體,該第二發光部的直徑沿遠離第二傳導部的方向逐漸變小。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層貼設于該第一香芯的外圍側壁上。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層貼設于該第二香芯的外圍側壁上,所述香枝還包括一遮光層,所述遮光層貼設于該反射層的外圍。
10.按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香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枝還包括一烤漆層,所述烤漆層貼設于該遮光層的外圍。
全文摘要
一種電子香爐,包括爐體、香枝及電控板,所述爐體為頂端設有開口的中空容器,所述電控板收容于該爐體內,所述香枝設于該電控板上并經由爐體的開口延伸至爐體外部,所述香枝包括一設置在電控板上的散熱板、設置于該散熱板上的發光二極管、第一香芯和第二香芯、以及反射層,所述第一香芯鄰近散熱板的端面覆蓋該發光二極管,所述第二香芯呈中空柱狀、且該第二香芯將第一香芯罩設在內,該第一香芯的外圍側壁和第二香芯的內側壁相互間隔形成一環形管道以收容液體,該反射層貼設在第二香芯的側壁上。
文檔編號A47G33/00GK103082833SQ20111034744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賴志成, 李漢隆, 陳杰良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