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虹吸式清潔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虹吸式清潔裝置。
背景技術:
多層PCB電路板制作過程在內層蝕刻工序后、棕化工序前,需要經過自動光學檢查機去檢查電路板的品質,為了保證檢測的質量,PCB板進入自動光學檢查機前必須要用靜電粘塵轆去集塵,再配合粘塵紙將靜電粘塵轆上的灰塵清潔干凈,這樣的傳統清潔方法導致生產效率低并且產生大量粘塵紙的消耗,嚴重增加生產成本。傳統的清潔方法,每清潔10 次板面就要消耗一張粘塵紙,每臺自動光學檢測機每天要檢測3000面PCB板,也就是說每天要消耗300張粘塵紙。每三個月就要消耗一支靜電粘塵轆。目前,常見的吸塵方法是通過電機帶動風扇旋轉形成氣流和吸力,然后通過氣流和吸力把灰塵吸走。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的清潔裝置,它不僅具有新空氣流動結構和工作原理,具有廣泛應用領域。本實用新型目的通過如下實現一種虹吸式清潔裝置,包括氣缸、活塞、進氣口和排氣口,活塞在氣缸內的移動使由進氣口輸入空氣并使其在裝置內的流動方向和氣壓改變,最后通過排氣口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為主從式氣缸,氣缸內設主氣缸腔體、從氣缸腔體;主氣缸腔體與從氣缸腔體之間設一氣缸閥門以控制氣體在兩腔體的流動;主氣缸腔體與進氣口的通道中設氣閥, 氣閥的閥門內具有與主氣缸腔體連通的氣道并通過氣道進入的空氣改變主氣缸腔體與從氣缸腔體內氣壓差;所述活塞為聯動活塞,其分別設與主從式氣缸匹配的主氣缸活塞和從氣缸活塞。進一步,上所述進氣口設有一吸嘴或吸盤;所述排氣口處具有一排氣管。更進一步,上所述排氣口與排氣管之間設一具有氣壓調節功能的從氣缸排氣閥; 所述從氣缸腔體的腔體體積大于主氣缸腔體的腔體體積;氣缸閥門和從氣缸排氣閥為單向閥門。另外,所述氣閥閥門的開/合、氣道的通/斷受一個與活塞關聯的聯動機構控制。這樣,上所述的虹吸式清潔裝置用于PCB板生產中的除塵清潔。綜上所述的清潔裝置,其具有如下特點和顯著效果1.使用新型的清潔方法,且取代了傳統的靜電粘塵轆和粘塵紙;2.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了用手去清潔板面的動作,靠自動光學檢測機臺面進行檢查動作前,經過本裝置可以把PCB等表面的灰塵及雜物吸收干凈;3.具有全新的結構,內部巧妙設置有主從式氣缸、主氣缸活塞和從氣缸活塞;主氣缸腔體與進氣口的通道中設氣閥,氣閥的閥門內具有與主氣缸腔體連通的氣道等。
圖1為本發明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一種虹吸式清潔裝置,至少由氣缸3、活塞4、進氣口 1和排氣口 5組成。氣缸3為主從式氣缸,它內部分別設有主氣缸腔體31和從氣缸腔體32 ;主氣缸腔體 31與從氣缸腔體32之間設通過一個氣缸閥門33連接以控制腔體的連通與否。活塞4為聯動活塞,它分別設有主氣缸活塞41和從氣缸活塞42 ;主氣缸活塞41和從氣缸活塞42分別位于主氣缸腔體31與從氣缸腔體32內以通過活塞的運動改變氣缸腔體內空氣的體積及氣壓,優選方案中,主氣缸腔體31應小于從氣缸腔體32的體積。主氣缸腔體31與進氣口 1的通道中設氣閥2,氣閥2的閥門內具有與主氣缸腔體31連通的氣道22,通過氣道22通斷,控制外部空氣(或常壓空氣)進入進入主氣缸腔體31內以改變主氣缸腔體31與從氣缸腔體32內氣壓差。又如圖1所示,裝置進氣口 1設有一個吸嘴11,吸嘴1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狀以達到不同的目的,比如可以做成表面蜂窩狀的結構,以清潔或吸附表面積較大的物體,或者以簡單圓盤狀吸嘴的結構作吸盤或除塵。排氣口 5處具有一排氣管51,排氣口 5與排氣管51之間設一具有氣壓調節功能的從氣缸排氣閥6 ;氣缸閥門33和從氣缸排氣閥6為單向閥門。 為了實現聯動,裝置應該具有一聯動機構(圖中未示),氣閥2閥門的開/合、氣道22的通 /合受一個與活塞4關聯的聯動機構控制。聯動機構可以根據現有技術來實現,實現手段具有多樣性,可以根據需要定。另外,聯動活塞的移動可以通過多種動力來實現,例如它既可以利用馬達來帶動活塞的運動,也可以用人或其它的動力來帶動活塞的運動。參考圖2,為虹吸式氣流控制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根據應用功能不同,實施過程中可以對局部進行增刪或優化,例如進氣口 1連接一真空罐,排氣口 5通過過濾裝置后連接壓縮氣罐用以產生真空和壓縮氣體。下面對本發明裝置的動作原理作進以步描述當主從式氣缸3內的主氣缸活塞41和從氣缸活塞42閉合時,氣閥2內部的閥門在聯動機構的作用下上升,使吸嘴11與主氣缸腔體31的氣道暢通;當主從式氣缸3內的聯動活塞4在某時刻(如t0時刻)開始向外拉開時,在吸嘴 11的開口處會產生與活塞4拉動速度及主從式氣缸3氣缸腔體截面積相關聯的吸力,當吸嘴的開口面積一定時,產生的吸力與氣缸腔體的截面積和活塞移動的速度成一定的正比例關系。當聯動活塞4拉開一定距離到達某一位置時,聯動活塞4觸發聯動機構,氣閥2的閥門閉合,從而截斷吸嘴11與主氣缸腔體31的氣道,接著聯動活塞4繼續拉開一定的距離到達下一位置,這時接著再次觸發聯動機構,使氣閥2的閥門內的氣道22打開;由于活塞的拉動,使主氣缸腔體31內產生了遠低于氣缸外部正常大氣壓的負氣壓,隨著氣道22的打開,常壓下的空氣迅速進入主氣缸腔體31內,從而使主氣缸腔體31的氣壓迅速上升;從氣缸腔體32的從氣缸活塞42和主氣缸腔體31的活塞由于聯動的關系,且在具有氣壓調節功能的閥門6的作用下,造成從氣缸腔體32的氣壓在氣道22打開之前和主氣缸腔體31的氣壓相等;隨著氣道22打開,主氣缸腔體31的氣壓迅速增加,在主氣缸腔體31和從氣缸腔體 32之間的氣壓差的作用下,閥門33被打開,并且由于從氣缸腔體32的腔體體積大于主氣缸腔體31的腔體體積,使主氣缸腔體31的氣體幾乎能被全部轉移到從氣缸腔體32內,根據主從氣缸腔體32腔體的體積和氣壓差的關系,可以得出在某一時刻主從氣缸腔體32腔體內的氣壓能達到平衡。在下一時刻,將聯動活塞向氣缸3方向推進,當活塞4在向氣缸方向推動的過程中,由于閥門33和閥門6是單向閥門,保證了從氣缸腔體32內的氣體只從閥門6被推出從氣缸腔體32,從而實現了主從式氣缸3之間的氣體轉移。當活塞4被推倒氣缸3的頂端時,氣閥2閥門被聯動機構打開,準備進入下一個活塞4拉開的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虹吸式清潔裝置,包括氣缸(3)、活塞0)、進氣口(1)和排氣口(5),活塞(4) 在氣缸(3)內的移動使進氣口(1)輸入空氣并使其在裝置內的流動方向和氣壓改變,最后通過排氣口(5)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3)為主從式氣缸,氣缸(3)內設主氣缸腔體 (31)、從氣缸腔體(3 ;主氣缸腔體(31)與從氣缸腔體(3 之間設一氣缸閥門(3 以控制氣體在兩腔體的流動;主氣缸腔體(31)與進氣口(1)的通道中設氣閥O),氣閥O)的閥門內具有與主氣缸腔體(31)連通的氣道0 并通過氣道0 進入的空氣改變主氣缸腔體(31)與從氣缸腔體(3 內氣壓差;所述活塞(4)為聯動活塞,其分別設與主從式氣缸 (3)匹配的主氣缸活塞Gl)和從氣缸活塞G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1)設有一吸嘴或吸盤(1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虹吸式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5)處具有一排氣管(5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5)與排氣管(51) 之間設一具有氣壓調節功能的從氣缸排氣閥(6);所述從氣缸腔體(3 的腔體體積大于主氣缸腔體(31)的腔體體積;氣缸閥門(3 和從氣缸排氣閥(6)為單向閥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閥O)閥門的開/合、氣道02)的通/斷受一個與活塞(4)關聯的聯動機構控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虹吸式清潔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氣缸(3)、活塞(4)、進氣口(1)和排氣口(5),活塞(4)在氣缸(3)內的移動使由進氣口(1)輸入空氣并使其在裝置內的流動方向和氣壓改變,最后通過排氣口(5)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3)為主從式氣缸,氣缸(3)內設主氣缸腔體(31)、從氣缸腔體(32);主氣缸腔體(31)與從氣缸腔體(32)之間設一氣缸閥門(33)以控制氣體在兩腔體的流動;主氣缸腔體(31)與進氣口(1)的通道中設氣閥(2),氣閥(2)的閥門內具有與主氣缸腔體(31)連通的氣道(22)并通過氣道(22)進入的空氣改變主氣缸腔體(31)與從氣缸腔體(32)內氣壓差;所述活塞(4)為聯動活塞,其分別設與主從式氣缸(3)匹配的主氣缸活塞(41)和從氣缸活塞(42)。
文檔編號B08B5/04GK202070514SQ20112014728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5日
發明者張偉光, 張健, 朱穎, 逯超明, 陳永界 申請人:中山市碩儷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