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筷子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用具。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筷子簍。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筷子簍采用塑料、金屬、陶瓷等不具吸附功能的材質(zhì),洗刷筷子后會使筷子婁內(nèi)殘留許多水分,滋生細菌腐蝕筷子,即使筷子簍底部設有流水孔,殘留水也很難排凈,有的加上蓋子后筷子簍內(nèi)潮濕的環(huán)境更加封閉,不加蓋子的筷子簍會進入許多灰塵顆粒,及蟑螂蒼蠅等進入,衛(wèi)生更加難以保障。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筷子簍,能吸附筷子簍內(nèi)殘留的水分,使筷子簍處于一種干燥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同時可以起到分解有害氣體和抗菌的效果。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筷子簍,包括外殼,該外殼內(nèi)設有炭陶內(nèi)膽、塑料配件、磁鐵,其中,炭陶內(nèi)膽正面的上部、下部和側面由外殼包裹,炭陶內(nèi)膽正面設有透明視窗,該透明視窗通過固定軸與外殼側面連接,所述磁鐵位于塑料配件內(nèi),塑料配件固定在外殼上部。其中,所述的筷子簍是個密封的空腔。其中,所述炭陶內(nèi)膽整體燒結而成,背面設有與空氣直接接觸的波紋凹凸槽。其中,所述塑料配件有若干個凹槽,磁鐵鑲嵌在若干個凹槽內(nèi),用于吸附鐵質(zhì)的筷子,使筷子之間留有間距垂直懸空墜吊。其中,所述外殼背面設有若干個支持結構,使筷子簍懸掛在墻壁上時,炭陶內(nèi)膽與墻壁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隙。由于采取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密閉的空腔,有效隔離灰塵、蟑螂、蒼蠅等有害物。2、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炭陶內(nèi)膽,利用炭陶內(nèi)膽的吸附和擴散性,吸附空腔內(nèi)殘留的水分,正面中央和背面都完全與空氣接觸,吸附的水分擴散到空氣中,使筷子處于一種干燥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中3、本實用新型外殼背面設有若干個支持結構,使陶內(nèi)膽底部與空氣充分接觸,空氣能夠在皂盒四周暢通流動,流動的空氣加快了炭陶內(nèi)膽水氣的擴散。4、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中炭陶內(nèi)膽整體燒結而成,背面設有波紋凹凸槽,以此來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因此有利于更快的把濕氣排出5、本實用新型通過其磁鐵使筷子垂直懸墜,筷子上的水分能最快的流下,由于筷子懸空,四周和底部不和任何物體接觸,因此很好的杜絕了細菌感染。6、本實用新型具有吸附廚房異味的作用。7、本實用新型能夠產(chǎn)生使人感到舒服的負離子,具有消毒殺菌功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向的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向的剖視圖圖4為圖1的后視圖;圖5為圖1的左視圖;圖中,1、外殼;2、炭陶內(nèi)膽;3、透明視窗;4、塑料配件;5、磁鐵;6、掛鉤;7、固定軸;8、扣手;9、波紋凹凸槽;10、筷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參見圖1-圖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筷子簍,由外殼1、炭陶內(nèi)膽2、透明視窗3、 塑料配件4、磁鐵5、掛鉤6、固定軸7、扣手8、波紋凹凸槽9組成,其中,炭陶內(nèi)膽2正面的上部、下部和側面由外殼1包裹,炭陶內(nèi)膽2正面設有透明視窗3,該透明視窗3通過固定軸7 與外殼1側面連接,以固定軸7為中心旋轉(zhuǎn)打開或關閉筷子簍,從而筷子簍能夠形成一密閉的腔體;所述磁鐵5位于塑料配件4內(nèi),塑料配件4固定在外殼1上部。所述炭陶內(nèi)膽2整體燒結而成,背面設有與空氣直接接觸的波紋凹凸槽9。所述塑料配件4有若干個凹槽,磁鐵5鑲嵌在若干個凹槽內(nèi),用于吸附鐵質(zhì)的筷子 10,使筷子10垂直懸墜,保證筷子10的頭部不與筷子簍的底部接觸,從而避免了筷子簍底部的細菌對筷子10的感染。所述炭陶質(zhì)致密、材質(zhì)本身孔隙多而孔隙發(fā)達,比表面積達每克200-380m2以上 (比表面積是指單位質(zhì)量所占有表面積的大小,即1克炭的表面積與所有孔隙面積的總和),具有超強的吸附作用,吸附肥皂盒內(nèi)殘留的水分,表面與空氣作用把水分擴散到空氣中,同時還具有遠紅外線作用、負離子作用、抗菌等其他作用。炭陶制品,是利用活性炭和陶土的基本性能,通過混合、粉碎、制漿、煉泥、成型、干燥、高溫活化燒制而成。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筷子簍,包括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內(nèi)設有炭陶內(nèi)膽、塑料配件、磁鐵,其中,炭陶內(nèi)膽正面的上部、下部和側面由外殼包裹,炭陶內(nèi)膽正面設有透明視窗,該透明視窗通過固定軸與外殼側面連接,所述磁鐵位于塑料配件內(nèi),塑料配件固定在外殼上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筷子簍,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子簍是個密封的空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筷子簍,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陶內(nèi)膽整體燒結而成,背面設有與空氣直接接觸的波紋凹凸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筷子簍,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配件有若干個凹槽,磁鐵鑲嵌在若干個凹槽內(nèi),用于吸附鐵質(zhì)的筷子,使筷子之間留有間距垂直懸空墜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筷子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背面設有若干個支持結構,使筷子簍懸掛在墻壁上時,炭陶內(nèi)膽與墻壁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用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筷子簍,包括外殼,該外殼內(nèi)設有炭陶內(nèi)膽、塑料配件、磁鐵,其中,炭陶內(nèi)膽正面的上部、下部和側面由外殼包裹,炭陶內(nèi)膽正面設有透明視窗,該透明視窗通過固定軸與外殼側面連接,所述磁鐵位于塑料配件內(nèi),塑料配件固定在外殼上部。本實用新型能吸附筷子簍內(nèi)殘留的水分,使筷子簍處于一種干燥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同時可以起到分解有害氣體和抗菌的效果。
文檔編號A47J45/02GK202104819SQ20112015630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6日
發(fā)明者張成偉, 彭善超, 曾邵春, 栗智靈 申請人:北京怡蓮禮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