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折疊的簸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可折疊的簸箕。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簸箕,通常由一塊底板和三塊側板固定而成,只有簸箕的前端作為鏟面,若使用時間較長,簸箕的前端將會不平整,放于地上,將不能與地面完全處于ー個平面, 這樣給清除垃圾帶來不便與麻煩,而且普通的簸箕對于ー些夾角小的墻角也清除不到,非常的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可折疊的簸箕,它可以解決現有的簸箕使用時間長后鏟面不平整且對于一些夾角小的墻角清理不方便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有本體,所述本體包括有至少四塊板體排列而成,各所述板體之間通過鉸軸鉸接,每個所述板體上均設有一用于調節各自所述板體傾斜角度的伸縮桿。上述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方案是所述板體為四塊,中間兩塊所述板體的所述伸縮桿通過第一圓環調節,兩側兩塊所述板體的所述伸縮桿通過第二圓環調節,所述第一圓環與所述第二圓環通過一手柄連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效效果由于各板體之間通過鉸軸鉸接,各個板體的傾斜角度可以隨意調節,因此,在清除墻角的垃圾時,可以把本體調節成與墻角角度一致,這樣即可方便快捷的把墻角的垃圾進行清除,本體的四個側面均可以充當鏟面鏟垃圾,輪流使用,避免了鏟面用久后不平整的問題。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體呈“V”字型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述如圖I所述的本實施,它包括有本體,本體包括有四塊板體1-1、1-2、1-3、1-4排列而成,各板體之間通過鉸軸2鉸接,板體1-1上設有ー用于調節該板體傾斜角度的伸縮桿3, 板體1-2上設有ー用于調節該板體傾斜角度的伸縮桿4,板體1-3上設有ー用于調節該板體傾斜角度的伸縮桿5,板體1-4上設有ー用于調節該板體傾斜角度的伸縮桿6,伸縮桿4和伸縮桿5通過第一圓環7調節,伸縮桿3和伸縮桿6通過第二圓環8調節,第一圓環7與第 ニ圓環8通過手柄9連接,如圖2所示,本體可以調節呈用于鏟墻角的“V”型。[0012]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 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ー種可折疊的簸箕,包括有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包括有至少四塊板體排列而成,各所述板體之間通過鉸軸鉸接,每個所述板體上均設有ー用于調節各自所述板體傾斜角度的伸縮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疊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體為四塊,中間兩塊所述板體的所述伸縮桿通過第一圓環調節,兩側兩塊所述板體的所述伸縮桿通過第二圓環調節,所述第一圓環與所述第二圓環通過一手柄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可折疊的簸箕,包括有本體,所述本體包括有至少四塊板體排列而成,各所述板體之間通過鉸軸鉸接,每個所述板體上均設有一用于調節各自所述板體傾斜角度的伸縮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本體的四個側面均可以作為鏟面輪流使用,延長了使用壽命,而且本體的各個板體傾斜度可以調節,能方便快捷的清除墻角的垃圾。
文檔編號A47L13/52GK202335835SQ2011204287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日
發明者皇亞楠 申請人: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