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力容器,尤其涉及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鋼性壓力鍋,一般在鍋蓋上設有限壓閥和浮子閥,目前限壓閥只起到超壓保護作用,如果限壓排氣管發生堵塞,限壓閥就喪失其應用功能,起不到超壓保護的效果, 就會有安全隱患,會因壓力過大而引起爆炸等危險。目前市場有彈性電壓力鍋,它通過底部的位移,讓密封體之間產生間隙,瞬間泄壓,它有效的解決了傳統鋼性壓力鍋存在的問題, 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能,但是該產品也存在不足,由于彈性電壓力鍋壓力釋放值的大小取決于彈性部件與壓力鍋的整體配合。只要某部件存在問題肯定會導致彈性電壓力鍋的釋放壓力值偏差較大,在不同的容積的產品壓力釋放值也不同。并且存在多次泄壓現象,不符合目前國標GB4706. 19-2008的22. 108之規定壓力鍋應帶有一個非自復位壓力或溫度敏感的壓力釋放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安全方便、性能可靠的非自復位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包括鍋蓋,所述鍋蓋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裝有軟性密封體,所述軟性密封體的中部設有橫向的凹槽,凹槽與通孔的形狀、大小相匹配,所述軟性密封體通過將凹槽嵌入通孔上后,使通孔處于密封狀態。所述軟性密封體是由硅膠、橡膠、塑料或軟性金屬材料做成的實心體,所述軟性密封體可以是圓柱體、長方體或異形體。所述鍋蓋的頂部安裝有與通孔位置相對應的安全防護罩,在所述安全防護罩的頂部或側邊設有壓力釋放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設計巧妙理,在所述通孔上安裝有軟性密封體, 所述軟性密封體通過將凹槽嵌入通孔上后,使通孔處于密封狀態,當鍋內壓力處于正常情況時,所述軟性密封體與通孔保持密封,當鍋內壓力超過安全范圍,鍋內壓力會將軟性密封體往上推動,最終使軟性密封體發生形變并從通孔內頂出,此時,鍋內的高壓氣體會從通孔排出,一次性完成泄壓,從而實現泄壓的目的,當泄壓完成后,密封體不能自行復位,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必須通過專業人員調試后才能安裝,從而避免以往的泄壓閥因可自行復位,存在的免重復泄壓、密封的現象,有效解決了安全隱患。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拆分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密封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密封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圖2、圖3、圖4,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包括鍋蓋1,所述鍋蓋1上設有通孔2,所述通孔2上安裝有軟性密封體3,所述軟性密封體3的中部設有橫向的凹槽31, 凹槽31與通孔2的形狀、大小相匹配,所述軟性密封體3通過將凹槽31嵌入通孔2上后, 使通孔2處于密封狀態。根據實際需要,所述軟性密封體3是由硅膠、橡膠、塑料或軟性金屬材料做成的實心體,所述軟性密封體3可以是圓柱體、長方體或異形體。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優化,為了避免軟性密封體3在高壓氣體的推動下從通孔2 內彈出時誤傷人體,在所述鍋蓋1的頂部安裝有與通孔2位置相對應的安全防護罩4,所以密封體會被安全防護罩4遮擋,另外,為了緩釋鍋內高壓氣體排放時的沖擊力,在所述安全防護罩4的頂部或側邊設有若干個壓力釋放孔41。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當鍋內壓力處于正常情況時,所述軟性密封體3與通孔2保持密封,當鍋內壓力超過安全范圍,鍋內壓力會將軟性密封體3往上推動,最終使軟性密封體 3發生形變并從通孔2內頂出,此時,鍋內的高壓氣體會從通孔2排出,一次性完成泄壓,從而實現泄壓的目的,當泄壓完成后,密封體3不能自行復位,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必須通過專業人員調試后才能安裝,從而避免以往的泄壓閥因可自行復位,存在的免重復泄壓、密封的現象,有效解決了安全隱患。此外,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包括鍋蓋(1),所述鍋蓋(1)上設有通孔O),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 上安裝有軟性密封體(3),所述軟性密封體(3)的中部設有橫向的凹槽 (31),凹槽(31)與通孔O)的形狀、大小相匹配,所述軟性密封體(3)通過將凹槽(31)嵌入通孔( 上后,使通孔( 處于密封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性密封體(3) 是由硅膠、橡膠、塑料或軟性金屬材料做成的實心體,所述軟性密封體C3)可以是圓柱體、 長方體或異形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蓋(1)的頂部安裝有與通孔(2)位置相對應的安全防護罩,在所述安全防護罩(4)的頂部或側邊設有壓力釋放孔Gl)。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力鍋壓力釋放結構,包括鍋蓋,所述鍋蓋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裝有軟性密封體,所述軟性密封體的中部設有橫向的凹槽,凹槽與通孔的形狀、大小相匹配,所述軟性密封體通過將凹槽嵌入通孔上后,使通孔處于密封狀態;本發明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安全方便、性能可靠、密封體不可自行復位,有效的解決了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A47J27/09GK102525263SQ2012100201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黃凱兵 申請人:黃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