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適用于窗簾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窗簾結構種類繁多,但都存在各自的局限。簡單的手動窗簾大都采用滑桿結構,這種結構的窗簾安裝不便,用戶為了美觀又用加外罩的方式將滑桿結構遮蓋起來,這不但破壞了房間原有的裝修,還占據了更大的空間,更增加了安裝的難度和費用,而且滑桿機構還有運行不順暢的問題。市場上的電動窗簾存在傳動機構結構復雜,不但比手動窗簾占據的空間更大,功能不全,安裝比手動窗簾更加復雜,而且價格昂貴,無法普及到一般家庭。同時現有的電動窗簾一般不具備手動操作功能或者電動手動轉換復雜,在停電、控制系統故障或找不到遙控器時會有有窗簾卻無法使用的困窘。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不同的設計思路來解決現有窗簾的不同問題。I.本發明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可以直接手動操作,不需要對系統做刻意的轉換設置,并且不影響電動控制功能。2.本發明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不論手動還是電動操作時是用滑輪機構, 因此運行順暢。3.本發明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采用低壓直流電源,使用安全可靠。4.本發明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采用的能源可以是電源適配器或電池組, 也可以是與充電電池配套的太陽能電池板等再生能源。5.本發明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可以在同一條運行線路上安裝一套以上的主動驅動機構而不相互干涉,因此可以實現窗簾的單開和對開功能,甚至可以安裝多種不同的窗簾布,可以任意選擇要打開的窗簾布的款式或顏色等。6.本發明的電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結構緊湊,所有機構可以全部安裝在一條型材結構的橫梁內,因此為運輸與安裝帶來極大的便利。7.相對與窗框內裝的窗簾本發明制作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的安裝可以非常方便,不需專業安裝人員,不需要任何工具,不要任何配件,不破壞原有裝修,一般使用者對定制的窗簾具有“推到位,安裝完”的簡單與便利。8. 一般的電動窗簾的控制系統多采用驅動電機固定而由連接的傳送帶或牽引繩等機構的移動帶動相關的機構開合窗簾的結構,本發明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將這一“動”、“靜”轉換,改為驅動電機及相關機構本身移動,而將“傳送帶”固定的方法實現窗簾的開合,從而使得整個窗簾系統的設計更加靈活、簡便。本發明的主要結構I.至少一個直流電源,該電源可以是電池組或直流電源適配器,電池組最好用可充電電池組,如果用可充電電池組,本系統至少配置一組太陽能電池板或一個充電器。2.至少一塊控制電路板,該電路板含有遙控接收模塊,可接收遙控器發出的遙控指令并做出相應的響應,可分別控制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電機的停止、正轉、反轉運動,可檢測電機運轉時的電流狀況并根據檢測的結果做出相應的動作。該控制電路板與可能的電池組可以安裝在系統的主動驅動機構上,或安裝固定在窗簾系統的任意一端。3.包含一條型材結構的橫梁。4.包含一條長度大于型材結構的橫梁的同步帶或多楔帶,該同步帶或多楔帶按要求的尺寸與位置安裝在型材結構的橫梁內。5.包含一對左右對稱的型材結構的橫梁的端部的安裝組件,該對組件將同步帶或多楔帶按要求位置安裝固定在型材結構的橫梁腔內,需要時該組件可配置系統的安裝懸掛機構。6.至少包含一組安裝導輪的主動驅動機構,每組主動驅動機構至少對應一個直流減速電機,該電機的轉速與輸出扭矩需與窗簾的開合速度及所需的扭力相匹配,每組主動驅動機構的電機軸上安裝有與選用的同步帶或多楔帶配合的齒輪,每組主動驅動機構上安裝有軸承,同步帶或多楔帶按要求方向夾在軸承與齒輪之間,與電機直連的齒輪可以與軸承之間離合,同時有限定同步帶或多楔帶在軸承軸向位置的擋塊,離合機構中包含有凸輪結構的連桿,連桿與手動拉線連接,拉動連線可以使齒輪與軸承之間打開需要的距離,松開拉線齒輪與軸承之間會壓緊,通過一特定的方向角度拉拉線,凸輪結構的連桿可以自鎖式打開齒輪與軸承之間需要的距離,松開拉線齒輪與軸承仍保持需要的距離,此時凸輪結構的連桿讓對應安裝的開關產生開關動作,按另一特定的方向角度拉拉線時上面所說的自鎖會解開,松開拉線時齒輪與軸承之間會壓緊,同時對應安裝的開關會恢復。7.配置需要數量的安裝有導輪的窗簾體的安裝懸掛組件,該組件可以按要求配置夾子或鉤子用于用戶懸掛窗簾體。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的功能與動作說明安裝對于安裝于窗框內側的本發明的窗簾控制系統,是通過安裝在兩端的懸掛結構與窗框內側的摩擦力來實現,參見附圖12、16、17,也就是如果你按窗戶的尺寸定制的窗簾控制系統,你只需將窗簾系統兩端的懸掛結構分別壓進窗框內側并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即可, 懸掛結構包含防止下滑的倒刺機構,有防止倒刺機構松脫的彈簧,有調整壓力以增大摩擦力的彈性調整墊塊,該彈性調整墊塊還具有防震、防熱脹冷縮的功能,如果墻壁特別光滑堅硬,可以先在墻壁上相應位置粘貼強力膠等預處理,因此不必擔心窗簾會自己掉下來。對于安裝于窗框外裝的本發明的窗簾控制系統,只需將橫梁的一側固定在墻壁的相應位置即可。對于采用可充電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系統,如果控制電路板和電池組安裝在主動驅動組件上,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懸掛在組件下陽光可以照射到的位置,或安裝固定在合適的位置通過導線與控制電路板連接。如果控制電路板與電池組固定在橫梁的某一端,則太陽能電池板可選擇安裝在任意合適的位置,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原則為陽光照射的時間盡可能長,在光照強度最大的時刻光線盡可能的以垂直照射太陽能電池板,放置安裝的位置盡可能隱蔽。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好后將太陽能電池板上的導線連接到控制電路板的要求位置。對于采用直流電源適配器的系統,將電源適配器的插頭插接在固定橫梁預留的太陽能電池板插座上就可以了,直流電源適配器與太陽能電池板可兼容使用。因為本系統采用的是驅動電機移動的方式實現窗簾的開合,因此如果控制電路板固定在橫梁的某一端,或采用固定太陽能電池板或直流電源適配器供電,本系統就存在一個相互之間與移動的電機控制連接的問題。因為窗簾系統的工作方式為短時間工作,長時間停止的間歇式工作,工作時的電流很小,又是低壓,因此可以用很細很柔軟的導線連接, 同時電機又與窗簾本體連在一起運動,因此細的導線與窗簾本體配合,可以做到根本看不到外露的導線,不影響整體的效果。使用方法將系統安裝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了,按遙控器上相應的按鍵,窗簾便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果運行時遇到障礙,電機會堵轉,此時電流會異常增大,這時系統會控制電機停止運行,從而保護控制系統和電機。如果想用手動操作,直接下拉窗簾拉線,在向想拉的方向拉,窗簾便會跟過去,如果想長時間使用手動操作,可以將窗簾拉線向固定方向與角度拉線后,便可以直接拉窗簾布向想要的方向就可以了,如果想改用電動控制,只需將窗簾線向另一方向與角度拉下再松開,就可以用電動控制了。
本發明的附圖中標注數字含義,兩位數字標注的是局部機構組件;三位數字標注的為部件,三位數字后帶尾號的是相同部件的數量編號。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組裝產品的含局部剖視的立體透視圖。圖2是圖I中001型材結構部件的立體透視圖和截面圖。圖3是圖I中10組件的組裝含局部剖解的立體透視圖。圖4是圖I中10組件的立體分解透視圖。圖5是圖I中10組件軸承與齒輪壓緊狀態的端面剖視圖。圖6是圖I中10組件軸承與齒輪離合但未自鎖狀態的端面剖視圖。圖7是圖I中10組件軸承與齒輪離合并自鎖狀態的端面剖視圖。圖8是圖I中10組件軸承與齒輪離合但要解鎖狀態的端面剖視圖。圖9是圖I中安裝有導輪的窗簾體的安裝懸掛組件20的立體組裝圖與分解圖。圖10是圖I不含安裝懸掛機構的30組件的含局部剖視的立體透視圖。圖11是圖I不含安裝懸掛機構的30和31組件的立體分解透視圖。圖12本發明的一種有安裝懸掛機構的組裝產品的含局部剖視的立體透視圖。圖13是圖12含安裝懸掛機構的產品中的32組件的含局部剖視的立體透視圖。圖14是圖12含安裝懸掛機構的的產品中32和33組件的立體分解透視圖.圖15是本發明一個含兩個主動驅動組件產品的外安裝示意圖。圖16是本發明一個含安裝懸掛機構產品的內安裝過程中含局部放大的安裝懸掛機構部件的動作示意圖。圖17是本發明一個含安裝懸掛機構產品的內安裝完成時含局部放大的安裝懸掛機構部件的動作示意圖。
圖18是本發明一個控制電路板控制一個驅動電機的控制電路原理圖。圖19是本發明一個控制電路板控制兩個驅動電機的控制電路原理圖。圖20是圖18或19所示控制電路原理圖對應的控制機構的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I.參照圖3、圖4組裝圖I中的組件10。①將已安裝部件003和004的含凸輪結構的部件104用軸安裝固定在部件101圖示位置上將已焊接常閉端與公共端導線的部件110以圖示方向用安裝插銷安裝固定在部件101圖示位置上將部件106的預留孔安插在部件101圖示位置的預留安裝柱上;④將彈簧部件105的一端用引線固定后將引線從彈簧中心軸向穿過后,將引線穿過部件101預留孔并將彈簧部件105安裝進部件101預留的安裝孔位將彈簧引線的自由端以合適的松緊拉緊彈簧部件105后將引線固定在部件 106的自由端預留的安裝孔上;⑥將電機部件102安裝進部件106預留的孔內并用螺絲固定;⑦將已預留安裝孔位的同步帶輪齒輪部件107安插進與其配合的電機部件102的軸上; ⑧將軸承部件108插入部件101圖示預留的配合安裝柱上;⑨將同步帶限位部件109按圖示方向安裝在部件101預留的部件108的安裝柱上并用螺絲將其與安裝柱固定將導輪部件103-1 103-4分別插入圖示部件101預留的四個安裝柱上。至此組件10安裝完成。 如果需要多組組件10只需按同樣的方法組裝,如果是對開的產品則需要組裝組件11,組件 11與組件10鏡像對稱,其中的部件101-M與組件10中的部件101鏡像對稱,其中的部件 106-M與組件10中的部件106鏡像對稱,其它部件則完全相同,組件11的組裝方法也與組件10的組裝方法相似。2.參照圖9組裝圖I中20組件,將兩部件103安裝到部件201預留的安裝柱上, 將部件202勾掛在圖示201預留的位置,該組件即完成。該組件按需要的數量組裝。3.參照圖1、2,將圖2所示型材部件001截成需要的長度,將組件10或組件11安裝進圖所示部件001的腔內,組件10或11的導輪與部件001上的導軌匹配,在按需要的方向和數量在部件001內安置組件20。如果需要可按要求的方向安置多組組件10、11或20。4.根據產品是否需要自懸掛安裝選擇需要安裝的組件30、31或32、33。如果不需要自懸掛安裝,取圖11所示的部件301按圖I所示的與已安裝的組件10或11對應的方向將部件301安裝進型材部件001的一端,參照圖11將同步帶002按要求方向穿入部件301 預留的安裝孔內,將部件305預留的與同步帶匹配的有齒條槽的一面與同步帶的齒面扣緊并端部對齊,然后壓入部件301預留的孔內,在另一側拉同步帶002,同步帶的一端便被固定在部件301上,因為部件301的預留孔和部件305為小銳角配合結構,而部件305與同步帶間有齒條配合,因此這種固定方法會很牢固。將已安裝在部件001內的組件10或11參照圖7所示拉動拉線使得組件中的齒輪部件107與軸承部件打開距離并保持,將已安裝的同步帶的自由端依次穿過經過的組件10或11的齒輪與軸承的縫隙,此時同步帶的有齒面應該面向組件10或11的齒輪面,將圖11所示與部件301鏡像對稱的部件302按要求方向安裝在型材部件001的另一端面上,將同步帶002從部件302預留的孔位穿出,將同步帶拉緊后將部件305按圖11所示的方向壓入部件302預留的孔內并壓緊,松開同步帶并將多余的同步帶剪掉,這樣同步帶的這一端也被安裝固定,此時的同步帶應該與組件10或11中的軸承面接觸,與齒輪面間有間隙,組件10或11可以在部件001的軌道上通過滑輪自由滑動。如果是需要自懸掛安裝的系統,以上的安裝方法相同,只是將部件301換為圖13、14中的部件303,部件302換為304即可,部件303、304中的同步帶輪的預留位置與301、302的預留位置相同。5.根據需要選擇將控制電路板的安裝位置,這里以控制電路板安裝在組件10或 11上,電池組與太陽能電池板放置在陽光可以照射到的位置說明,把與圖18對應的控制電路板安裝固定在組件10或11中部件101或與101鏡像對稱的部件的預留安裝孔上,安裝后的控制電路板上的遙控接收頭應可正常的接收遙控信號,將控制電路板上的電機驅動線按極性與電機連接,將開關部件110公共端與常閉端的線按圖18的對應點連接,電池組與控制電路板的電源線的連接沿著組件10或11的運行線路與將要懸掛的窗簾本體同向連接, 在安裝窗簾本體后將導線固定在目視看不到的窗簾本體的背面與窗簾本體一體開合。其它的連接方式可按需要隨意根據相關圖紙組合,這里不再贅述。6.如果是帶自安裝懸掛的系統,參照圖13、14將厚度可根據要求選擇的彈性部件 309裝入部件303與304預留的方孔內,然后將部件307插入部件306預留的安裝位置,將彈簧部件308的一端套入307預留的柱上,將彈簧308的另一端壓入部件306預留的槽內, 然后將該組件分別裝入303與304部件預留的方槽內壓在彈性部件309之上。7.如果是外側安裝的系統,參照圖15將作為橫梁型材的一面安裝固定在窗框上的墻體上面,然后將窗簾本體按需要依次掛在或夾在橫梁內預置的20組件上,整理固定電源與控制電路板間的連接導線后,該款產品的安裝就完成。8.如果是內側安裝的帶自懸掛機構的系統,參照圖16、17先將一端的兩個307部件如圖16壓下并將橫梁放入窗框內,將另一端的一邊也放入窗框內以保持該端的307部件不彈起,再將另一端的兩個307部件壓下后將該端橫梁也推入窗框內,然后將整個橫梁向上推到頂到窗框的上邊,在上推的過程中同時調整橫梁的前后安裝位置,為確保安裝的牢固強度,將橫梁推到位置后用薄的片狀工具在橫梁端部與窗框間的縫隙向上推動部件307 的端部,使其最終處于圖17所示的狀態,如果此時安裝的仍不牢固,可將橫梁卸下調整更換部件309,如果窗框的壁特別堅硬光滑可在安裝前在安裝位置粘貼強力膠等以增加摩擦力。安裝固定后將選用的窗簾本體依次掛或夾在預置的橫梁內的20組件上,同樣整理固定電源與控制電路板間的連接導線后,該款產品的安裝就完成。電動遙控使用功能將已安裝的窗簾系統的處于自鎖狀態的組件10或11如圖8所示方向拉動拉線后,自鎖的組件10或11會解鎖,松開拉線后,在彈簧部件105的彈力作用下會將安裝電機的組件沿部件101上的安裝立柱旋轉使得齒輪部件107與軸承部件108靠緊,此時同步帶夾在齒輪與軸承之間如圖5所示的狀態。參照圖18、19、20,當遙控器發出遙控指令后,控制電路板的遙控接收模塊會接收到該信號,并把該信號轉換為電平信號,電平信號的下降沿會將處于掉電模式狀態的ICI 喚醒并對電平信號進行解碼,根據解碼的結果確定執行的動作,如果解碼的結果為電機正轉則將圖18或19中的ICl的15腳置高電平,14腳為低電平,這兩個腳與電機的驅動IC的控制端IAl和IBl連接,這時電機的驅動IC的OA為高電平OB為低電平,這時電機會正向旋轉,從而使得與電機軸連接的齒輪正向旋轉,齒輪的旋轉會拉動與之通過齒條連接的同步帶,同步帶是固定的而電機與安裝電機的組件10或11是通過導輪與橫梁的導軌活動配合,因此只有電機與組件10或11向左或向右移動,移動的組件10或11碰到同樣是活動的組件20的時候會推動組件20 —起移動,或者移動的組件10或11通過與組件20相連的窗簾本體拉動20組件移動,而20組件之間同樣經過窗簾本體連接,這樣便將窗簾打開或者關閉。運行到任意位置,當遙控器發出停止指令后,經過同樣的接收解碼,ICl會將15腳的高電平置為低電平,ICl的14腳仍為低電平,這時電機的驅動IC的OA和OB都為低電平,電機停止運轉,窗簾便停在相應的位置,電機停止后控制系統又轉為掉電模式狀態,以減少電流消耗。電機反轉指令的執行狀況與此類似,只是ICl會將14腳置高電平而15腳為低電平,電機的驅動IC的OA為低電平OB為高電平,電機開始反轉。在電機運行到任意端的極限位置,仍沒有接收到停止指令時或運行過程中遇到障礙時電機會運轉不動,此時電機處于堵轉狀態,流經電機的電流會異常增大,流過電機的電流都經過圖18或19中的電流檢測電阻Rl-I或R1-2,該檢測電阻會將電流信號轉化為電壓信號,該電壓信號被送入到ICl的11腳或10腳,ICl對該信號進行A/D轉換后進行邏輯判斷,如果該值大于設定的上限值時,系統會認為電機已經運行到極限位置或運行過程中遇見障礙,系統會停止電機的運轉并轉入掉電模式狀態。如果一組橫梁內安裝有多組組件10 或11的系統遙控控制使用方法與上述說明相似,只是遙控器的按鍵對應不同。各組件間彼此可能互成為極限位置或可稱之為彼此的“障礙”。手動使用功能參照圖1、5、6、7、8,處于可電動控制的組件10或11的側面剖圖如圖5所示,這時齒輪107與軸承108通過彈簧105的彈力將同步帶002夾在中間,因為直流減速電機的靜態扭力比較大組件10或11無法隨意移動,當需要手動使用時只需如圖6所示,向下拉動拉線 004,這時含凸輪結構的杠桿部件104以安裝軸為支點將部件106的端部撬開,部件106會以部件101預留的安裝軸為中心旋轉,帶動安裝在其上的電機及安裝在電機軸上的齒輪同時旋轉,使齒輪107與軸承108間產生足夠大的間隙,根據設計此時同步帶應該與軸承108 接觸,不會靠到已打開的齒輪一側,此時再拉著拉線向想要的方向移動,組件10或11會隨同拉線一起運動,固定安裝的同步帶輪不會阻礙運行,因為同步帶輪與軸承的接觸面為無齒條的光面,同時軸承又可以自由旋轉,當將窗簾拉到想要停止的位置,松開拉線,含凸輪機構部件104因失去拉力在部件106的壓力下會返回,使得電機上的齒輪又與軸承靠緊,使得組件10或11又可通過電動控制。如果要長時間使用手動功能,每次都這樣操作多少會有些不便,此時可參照圖7將拉線以圖示方向下拉,含凸輪的部件104的旋轉角度變大,使得凸輪部分旋轉到與部件106互鎖的位置,此時松開拉線,部件104不會回旋,會將106部件的端部卡住,同時部件104的拉桿會將開關部件110壓下,從而使連接常閉端與公共端的導線斷開,參照圖18,此時控制系統的電源被斷開,系統處于無功耗狀態,此時可像使用普通手動窗簾一樣使用本系統的窗簾。如果想改回電動控制可參照圖8所示方向拉動拉線再松開后組件10或11又會恢復到圖5所示的狀態,系統的供電也恢復,此時便可以再次回到電動手動兩用控制。以上為本發明的具體構成及與相關實例的結合詳細說明,這里介紹本發明的主要優點。I.本發明具有較廣的實用性,方便用戶與已有的或自制或定制的窗簾兼容安裝。2.本發明的驅動能源適應性廣,可以選擇普通電池、直流電源適配器、可充電電池等,如果用可充電電池可以用匹配的普通充電器或用太陽能電池板直接充電等。
3.本發明通過對電子器件和系統控制方式的選擇,使系統的待機功耗非常低,使用較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就可以滿足系統的全功能使用要求,使得本系統對太陽能的利用在具有實用、方便的同時并不影響產品的外觀和性能。使用普通電池供電時,電池可以正常使用至少一個月以上,同時系統通過圖18、19中的PPTC器件對短路等過流狀況對控制系統和電池組等有自我保護功能。4.本發明制作的窗簾產品具備開合操作的自動停止功能,可以自動運行到極限位置或全開、全關的位置自動停止。同時還具備在各運行方向上的遇到障礙自動停止功能。5.本發明的產品安裝非常方便,相對于窗框內側安裝的窗簾更不需要專業人員, 不需要在墻上打孔,也不需要任何附件,用戶自己動手就可以輕松安裝。6.通過相關組件的不同組合可以實現單開或對開或多開的窗簾系統。7.本發明制作的窗簾系統可以實現手動自動的無轉換操作使用。
權利要求
1.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主要特征在于a).至少包含I條可為型材結構的固定安裝橫梁組件,b).至少包含I組含有直流電機的主動驅動的機構,c).包含多套窗簾本體的懸掛機構,d).至少包含I塊帶遙控接收模塊的控制電路板,e).至少包含一直流電源組(電池組或直流電源適配器),f).可包含至少一個控制遙控器,g).至少包含一條同步帶或多楔帶,其中b)、c)、d)、e)、g)可以安裝在 a)組件的內部,電池組或直流電源適配器給帶遙控接收模塊的控制電路板提供電源,帶遙控接收模塊的控制電路板控制直流電機,帶遙控接收模塊的控制電路板接收遙控器的指令控制直流電機動作,直流電機的動作帶動直流電機自身與其相連的機構運動,直流電機及其附件機構自身的移動推動或拉動窗簾從而實現窗簾的開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說的可為型材結構的固定安裝橫梁有兩條滑輪軌道,其中所說的含有直流電機的主動驅動的機構和窗簾本體的懸掛機構在安裝滑輪后可在滑輪軌道上自由滑行。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型材結構的固定安裝橫梁組件兩端可以安裝對稱的兩組自安裝懸掛機構,每組安裝懸掛機構經過配置的倒刺頂墻部件、彈簧部件、彈性尺寸調整部件,把與安裝墻體面產生的壓力經過所說的型材結構的固定安裝橫梁組件相互傳遞給對方的安裝懸掛機構,最終產生的壓力經倒刺頂墻部件與安裝墻面產生的摩擦力將窗簾系統固定,同時對稱的兩組安裝懸掛機構可以將所說的同步帶或多楔帶按要求的位置安裝固定在所說的型材結構的安裝固定橫梁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系統對流經直流電機的電流進行檢測監控,如有異常電流的狀況發生系統會自動停止控制系統的運行,從而實現對控制系統的保護。
5.根據權利要求I、權利要求2、權利要4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每組含有直流電機的主驅動機構在各運行方向上有遇障礙自動停止運行的功能,在各運行方向上有到極限位置自動停止運行的功能。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說的含有直流電機的主動驅動的機構,其中的直流電機與同步帶或多楔帶配套的齒輪連接,并通過與該機構上安裝的軸承配合使用將所說的固定安裝的同步帶或多楔帶夾在中間,電機上安裝的齒輪的轉動在與其接觸的所說的固定安裝的同步帶或多楔帶的作用下可以帶動電機及安裝電機的機構沿著所說的型材內的軌道自由運動。
7.根據權利要求I、權利要6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說的直流電機與同步帶或多楔帶配套的齒輪與機構上安裝的配合使用的軸承之間可以離合,離合后電機上的齒輪與同步帶或多楔帶脫離接觸,電機上安裝的齒輪與軸承間可以在一定方向的拉力下通過含凸輪結構的杠桿件的作用下做離合動作,拉力消失時離合動作可以自動恢復,并且在特定方向的拉力下通過含凸輪結構的杠桿件的作用下做離合動作并能自鎖同時通過杠桿的一端壓下相關的開關的動作切斷控制系統的電源,在拉力消失時在自鎖的作用下離合并不恢復同時通過杠桿的一端壓下相關的開關也不恢復,但在另一特定方向的拉力下自鎖會解除,拉力消失后離合會恢復同時被壓下的開關也恢復重新開始為控制系統提供電源。
8.根據權利要求6、權利要7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可以不用任何轉換的方式直接通過手動拉動拉繩使用窗簾系統,不影響電動控制功能的使用,并且通過簡單的特定方向的拉繩動作使窗簾系統具備完全的手動使用功能,再經過另一簡單的特定方向的拉繩動作使其恢復電動手動兩用的控制功能。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通過相關組件的不同組合可以實現單開或對開或多開的窗簾系統,可以在同一條運行線路上安裝一套以上的主動驅動機構而運動時不相互干涉,因此可以實現窗簾的單開和對開功能,甚至可以多開以安裝多種不同的窗簾布,可以任意選擇要打開的窗簾布的款式或顏色等。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統在待機狀態時,控制系統可工作在掉電模式下,在具有所有的使用功能的同時,使系統的待機功耗很低,從而使得充電電池與很小的太陽能電池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實現不接外部電源而整個控制系統卻永不斷電可正常使用的無能耗電動控制。
全文摘要
一種手動電動兩用窗簾控制系統,主要包含有型材結構的安裝橫梁,可配置一組或多組主動驅動機構,配置有需要數量的可移動的懸掛組件,采用主動驅動機構本體移動的方式推動或拉動窗簾的開合。其主要功能有可以控制一組或多組可獨立運動的窗簾驅動機構,可實現窗簾的單開對開或多開的窗簾的任意選擇,可以實現自動手動的無需轉換的任意操作使用,可以實現窗簾的自懸掛安裝。
文檔編號A47H5/02GK102599793SQ2012101031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9日
發明者陳培洛 申請人:陳培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