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家用吸塵器領域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
背景技術:
當前,生活中常見的家用(含車用)吸塵器基本都使用電カ為驅動能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電動機帶動葉片高速旋轉,在密封的殼體內產(chǎn)生空氣負壓,吸取塵屑。依據(jù)體積形態(tài)的不同,家用(含車用)吸塵器主要分為立式、臥式和便攜式三類。立式吸塵器在美洲市場較為常見,適用于大面積的地毯清潔。
臥式吸塵器是在亞歐市場較為常見的吸塵器類型,占整體市場的80%以上。其特點是外形小巧,存放方便。臥式吸塵器也分為“塵盒式吸塵器”和“塵袋式吸塵器”。便攜式吸塵器一般有五種形式手持式吸塵器,體型小巧,攜帯及使用非常方便,主要用于車內的清潔,對鍵盤,電器等也有良好效果,其缺點是功率較小,吸カ不夠強勁;肩式吸塵器,體積較小,使用時背在肩上,小功率輸出;桿式吸塵器,形狀似桿,上端為把手,下端為吸嘴,小功率輸出;手提式吸塵器,體積更小,可直接握在手中使用,小功率輸出;微型式吸塵器,多用電池供電,體積更小,多用于清潔衣物、儀器等,微功率。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吸塵器,可以較為便利地清潔周圍環(huán)境。然而,以上各種吸塵器都難以避免地存在ー些問題。首先,上述吸塵器的使用,都需要大量的電カ驅動,體積越大,所需能源也越大(立式 > 臥式 > 便攜式),這與當今世界的能源緊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矛盾;其次,上述吸塵器在使用的空間和時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部分需要連接電線供電的吸塵器(大部分立式、臥式吸塵器,以及車用吸塵器)只能在以電源插座為圓心電線長為半徑的區(qū)域內使用,在某些場景會存在無法觸及的范圍;部分運用電池供電的吸塵器(主要為便攜式吸塵器),其儲存的電量不足以支持其較長時間的連續(xù)使用;第三,受限于電源采集方式,現(xiàn)有的吸塵器很難在不同的場景之間實現(xiàn)的通用,如車用吸塵器由于電源采集方式上的差異(通過點煙器插座供電)無法在普通室內使用;第四,在某些特殊場合,現(xiàn)有的吸塵器并不能很方便地實現(xiàn)其功能,如在宿舎、教室、車內等空間較為緊湊,難以伸展,同時電源插座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并且其位置較為偏僻的場所,使用常見的吸塵器清理并不方便。最后,目前罕有能夠附加在傳統(tǒng)清潔工具上使用,以增強清潔效果的吸塵器。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常用吸塵器驅動因為其能源形式而存在的不足,本設計g在設計一臺更加輕巧的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以達到擺脫電源局限、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xiàn)的一種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包括集塵室、主體外殼、風扇、齒輪組機構、超越式棘輪機構、手柄驅動機構、過濾裝置及吸頭,其中所述集塵室設有開ロ,用于安裝所述吸頭,以增大氣流的效果;
所述風扇固定于所述主體外殼的前段,用于旋轉以產(chǎn)生氣流,形成壓差;所述齒輪組機構以軸為媒介與所述風扇相連接,可將運動傳遞給所述風扇;所述超越式棘輪機構設有齒,以與所述齒輪組機構嚙合,用于保證單向運動;所述手柄驅動機構固定于所述主體外殼并與所述超越式棘輪機構嚙合,用于運動的產(chǎn)生;所述過濾裝置推送安裝于所述集塵室內,所述集塵室可拆卸以便于已收集塵埃的清理。根據(jù)本發(fā)明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所述齒輪組機構包括4020-2A雙層齒輪、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接體和48-2A單層齒輪,所述齒輪組機構固定于所述主體外殼的中段,48-2A單層齒輪通過所述軸與所述風扇相連,所述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接體為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同時與連接軸固定為一體的結構,以使所述58-2A單層齒輪與所述38-2A單層齒輪聯(lián)動。根據(jù)本發(fā)明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所述手柄驅動機構由8610-2A雙層齒輪和手柄組成,其中所述手柄可通過其上的齒條與所述8610-2A雙層齒輪嚙合,所述8610-2A雙層齒輪與所述超越式棘輪機構嚙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I、不消耗電カ等能源,節(jié)能環(huán)保使用手動驅動,無需再耗費更多的電能;2、擺脫能源束縛,可較長時間持續(xù)使用使用范圍不會再受到電線長度的限制,使用時間也不會再受到存儲電量的限制;3、可實現(xiàn)多個場景的通用(車內、室內等)排除了電源采集方式差異帶來的局限,可以在多個場景使用,在車內可代替車用吸塵器,在室內即可當做普通的便攜式吸塵器使用;4、結構上不同于已有的手動吸塵或手動真空裝置,實現(xiàn)結構的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手動吸塵器或者手動的形成真空的裝置都為活塞筒的形式,尚無通過風扇旋轉形成真空的形式;5、整體輕巧,使用簡便由于驅動部分體積小于現(xiàn)有電機帶動的形式,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盡量縮小尺寸。
圖I為本發(fā)明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整體外觀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主體部分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主體部分外觀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集塵室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超越式棘輪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手柄驅動結構的手柄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過濾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7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ー步的說明,但不應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如圖I所示,本發(fā)明吸塵器由儲塵部分和吸塵器主體兩大部分組成,具體組件包 括集塵室I、主體外殼2、風扇4、齒輪組機構、超越式棘輪機構10、手柄驅動機構、過濾裝置 13及吸頭。其中,集塵室I、過濾裝置13、吸頭屬于儲塵部分的組件。集塵室I前部設有開ロ, 用于安裝吸頭,以增大氣流的效果。過濾裝置13推送安裝于集塵室I內,集塵室I使用后 可拆卸以便于已收集塵埃的清理。過濾裝置13中安裝有過濾網(wǎng),用于分離塵屑。主體外殼2、風扇4、齒輪組機構、超越式棘輪機構10、手柄驅動機構屬于吸塵器主 體的組成部分。其中風扇4、齒輪組機構、超越式棘輪機構10、手柄驅動機構通過配套的軸 依次固定安裝于主體外殼2的相應位置,形成ー個整體。主體外殼2為兩邊對稱結構,通過 螺孔3閉合連接。吸塵器主體外殼2前段階梯狀結構用于連接儲塵部分。如圖2所示,為吸塵器主體部分內部結構。吸塵器主體部分內部結構包括風扇4、 齒輪組機構、超越式棘輪機構10和手柄驅動機構。具體組件包括風扇4、48-2A單層齒輪5、 4020-2A雙層齒輪6、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接體7、48_2A單層齒輪8、超越式 棘輪機構10、8610-2A雙層齒輪11和手柄12。其中,48-2A單層齒輪5、4020_2A雙層齒輪6、58_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 接體7、48-2A單層齒輪8屬于齒輪組機構部分的組件。4020-2A雙層齒輪6、58_2A單層齒 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接體7和48-2A單層齒輪8通過軸固定于主體外殼2的中段,ー個 48-2A單層齒輪5通過軸與風扇4相連,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接體7為ー個 58-2A單層齒輪與ー個38-2A單層齒輪同時與軸固定為一體的結構,以使58-2A單層齒輪與 38-2A單層齒輪聯(lián)動。整個齒輪組機構可輸出的傳動比為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塵室(I)、主體外殼(2)、風扇(4)、齒輪組機構、超越式棘輪機構(10)、手柄驅動機構、過濾裝置及吸頭,其中 所述集塵室(I)設有開口,用于安裝所述吸頭,以增大氣流的效果; 所述風扇(4)固定于所述主體外殼(2)的前段,用于旋轉以產(chǎn)生氣流,形成壓差; 所述齒輪組機構以軸為媒介與所述風扇(4)相連接,可將運動傳遞給所述風扇;所述超越式棘輪機構(10)設有齒,以與所述齒輪組機構嚙合,用于保證單向運動;所述手柄驅動機構固定于所述主體外殼(2)并與所述超越式棘輪機構(10)嚙合,用于運動的產(chǎn)生; 所述過濾裝置(13)推送安裝于所述集塵室(I)內,所述集塵室(I)可拆卸以便于已收集塵埃的清理。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組機構包括4020-2A雙層齒輪(6)、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接體(7)和48-2A單層齒輪(8),所述齒輪組機構固定于所述主體外殼(2)的中段,48-2A單層齒輪(5)通過所述軸與所述風扇(4)相連,所述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連接體(7)為58-2A單層齒輪與38-2A單層齒輪同時與連接軸固定為一體的結構,以使所述58-2A單層齒輪與所述38-2A單層齒輪聯(lián)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驅動機構由8610-2A雙層齒輪(11)和手柄(12)組成,其中所述手柄(12)可通過其上的齒條與所述8610-2A雙層齒輪(11)嚙合,所述8610-2A雙層齒輪(11)與所述超越式棘輪機構(10)( 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家用吸塵器領域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多用途手動吸塵器,以達到擺脫電源局限、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目的。該裝置由風扇、齒輪組機構、超越式棘輪機構,、手柄驅動機構、主體外殼、過濾裝置、集塵室及吸頭構成。通過推動手柄驅動機構帶動主體外殼內與其嚙合的超越式棘輪機構運動,并通過齒輪組機構將運動傳遞給以軸與其相連的風扇,使得風扇轉動產(chǎn)生氣流,從吸頭與塵埃一起吸引該氣流,并導入與主體外殼相扣的集塵室中安裝的過濾裝置內,利用過濾網(wǎng)從氣流中分離塵埃,過濾裝置安裝有過濾網(wǎng)。根據(jù)上述構成,只需將吸頭對準塵埃,驅動手柄,即可將塵埃吸入集塵室內,無需電力供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L9/10GK102657496SQ20121017691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fā)明者方雷, 朱巍, 胡方遒, 谷雪蓮, 鄒瞿超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