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力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
背景技術:
目前壓力鍋的閥門裝置功能比較單一,或做成多個閥才達到多個功能,其缺點是需在壓力鍋蓋上沖多個孔,來安裝閥門;其次是,壓力鍋沒有壓力顯示功能,使用者不能清楚地了解壓力鍋里的壓力狀況,容易做出誤操作,產生安全事故;再者,壓力鍋沒有壓力調節功能,不能滿足不同種類的食物有不同的烹飪要求,過高的壓力溫度會破壞有些食物的營養成份;再者,壓力鍋沒有快速排氣等功能,烹飪完畢后,要自然冷凍或水淋冷凍,當然也有在鍋蓋上設有手動排汽裝置,但是需要一直用手按著才保持排汽,使用很不方便。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集壓力調節、自動恒壓排氣、快速排氣卸壓、壓力顯示、防堵、容易沖洗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其結構緊湊,安全方便。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包括鍋蓋,包括裝在鍋蓋中部且中帶有貫通孔的第一鎖緊裝置、貫穿在貫通孔里、并能上下滑動的彈簧桿、內設螺紋的底座、內設螺紋的第二鎖緊裝置、硅膠密封罩、調節旋鈕、外設螺紋的浮動壓片、壓力塞、外表面設有顏色顯示圈的壓力顯示器,所述第一鎖緊裝置底部設外螺紋,底座在鍋蓋上方旋入第一鎖緊裝置底部,第二鎖緊裝置在鍋蓋下方旋入第一鎖緊裝置底部,第二鎖緊裝置底端扣合硅膠密封罩,調節旋鈕在底座上方套入第一鎖緊裝置,調壓旋鈕上下兩端分別設上凹部及內設螺紋的下凹部,所述壓力顯示器裝入上凹部,所述彈簧桿外套有彈簧,彈簧一端抵住第一鎖緊裝置頂部的第一凸肩,另一端頂住彈簧桿底端的彈簧桿凸肩,彈簧桿頂端抵住壓力顯示器,其底端緊貼娃膠密封罩;所述浮動壓片旋入下凹部,浮動壓片一側設通孔,壓力塞倒掛在通孔內,壓力塞內設凹槽,凹槽中部設壓力軸,壓力軸頂端的軸肩下沿緊貼通孔中部的壓片凸肩上沿,壓力軸頂面抵住調節旋鈕的中部凸肩下沿,壓力軸外套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一端頂住壓片凸肩下沿,另一端頂住凹槽底面,底座下方與鍋蓋上方之間放置有硅膠片,硅膠片緊貼底座底部及壓力塞底部。烹飪前,將調壓旋鈕旋轉逆時針旋轉到烹飪所需壓力位置,通過螺紋旋轉產生向下的作用力,此向下的作用力推動浮動壓片向下平移,同時,壓力彈簧壓縮產生向下的壓力,在彈簧力作用下,壓力彈簧及壓力塞隨之向下平移,從而使得緊貼壓力塞底部的硅膠片壓合在鍋蓋上。由此工作原理可知,調節旋鈕旋轉的角度越大,壓力彈簧壓縮量越大,產生的壓力越大,從而實現了無級壓力調節功能。烹飪時,當壓力鍋內壓力大于壓力彈簧壓力時,壓力鍋內蒸汽通過蓋排氣孔使壓力彈簧壓縮,壓力塞向上平移,此時,蓋排氣孔與外部相通,蓋排氣孔排氣,使得壓力鍋內外恒壓,從而實現自動恒壓功能。同時,當壓力鍋內壓力大于彈簧壓力時,克服彈簧壓力,當鍋內有壓力時,彈簧桿頂起壓力顯示器上移。上移越高,表示壓力越大。烹飪后,將調節旋鈕順時針旋轉至排氣檔位,實現快速排氣卸壓功能。在烹飪全過程中,壓力鍋內的蒸汽不進入閥體內部,全部從排氣通道排出,閥體內部不需清理,清理時,只需將調節旋鈕旋轉至排汽檔位,因排汽通道足夠大,對排汽通道進行清理,從而實現了易于清洗功能。所述顏色顯示圈包括綠色圈、橙色圈、紅色圈,綠色圈、橙色圈、紅色圈依次從上到下排列,烹飪時,隨著鍋內壓力加快,壓力顯示器上的顏色顯示圈從上到下依次顯示出來,從而實現了壓力顯示功能。 所述鍋蓋對準壓力塞處設蓋排氣孔,并外覆蓋有一防堵裝置,防堵裝置上設通孔,在硅膠片與鍋蓋之間形成排汽通道。過濾罩上沖有多個小孔,可阻隔食物進入排氣通道,實現了防堵功能。本發明將多個閥通過螺紋旋合、彈簧、開孔等多種方式組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壓力調節、自動恒壓排氣、快速排氣卸壓、壓力顯示、防堵、容易沖洗等多種功能,其結構緊湊,安全方便。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第一鎖緊裝置的主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第一鎖緊裝置的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第一鎖緊裝置的仰視圖;圖5是本發明的彈簧桿的主視圖;圖6是本發明的底座的主視圖;圖7是本發明的底座的俯視圖;圖8是本發明的第二鎖緊裝置的剖視圖;圖9是本發明的第二鎖緊裝置的主視圖;圖10是本發明的硅膠密封罩的主視圖;圖11是本發明的調節旋鈕的剖視圖;圖12是本發明的調節旋鈕的俯視圖;圖13是本發明的浮動壓片的剖視圖;圖14是本發明的浮動壓片的俯視圖;圖15是本發明的壓力塞的俯視圖;圖16是本發明的壓力顯示器的俯視圖;圖17是本發明的硅膠片的剖視圖;圖18是本發明的硅膠片的俯視圖;圖19是本發明的硅膠片的仰視圖;圖20是本發明的過濾網、第二鎖緊裝置及硅膠密封罩組合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I :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包括鍋蓋1,包括裝在鍋蓋I中部且中帶有貫通孔21的第一鎖緊裝置2、貫穿在貫通孔21里、并能上下滑動的彈簧桿3、內設螺紋的底座4、內設螺紋的第二鎖緊裝置5、硅膠密封罩6、調節旋鈕7、外設螺紋的浮動壓片8、壓力塞9、外表面設有顏色顯不圈101的壓力顯不器10,如圖2、3、4所示,第一鎖緊裝置2底部設外螺紋,其中部設貫通孔21,貫通孔21為 階梯狀,其第一凸肩22與彈簧31外圈大小一樣,使得第一凸肩22可抵住彈簧31 ;如圖5所示,彈簧桿3為圓柱桿,其底端設彈簧桿凸肩32,其頂端外徑與壓力顯示器10中部的圓凹孔外徑大小相匹配; 如圖6所示,底座4中部設內螺紋,底座4可套入第一鎖緊裝置2底部的外螺紋處,如圖7所示,底座4外沿分別標記I檔位42、2檔位43、及排氣檔44,兩檔位之間成120度;如圖8、9所示,第二鎖緊裝置5內設螺紋;如圖10所示,所示硅膠密封罩6其中部為圓錐套筒,圓錐套筒可套入彈簧桿3底部的圓錐桿上。如圖11、12所示,所示調節旋鈕7包括上凹部71、下凹部72及調節旋鈕7中部的凸肩73,下凹部72內設螺紋;如圖13、14所示,所述浮動壓片8,其一側開有階梯孔81,階梯孔81內設壓片凸肩811 ;如圖15所示,所述壓力塞9為圓柱狀,內設凹槽91,凹槽91內設壓力軸92,壓力軸92頂端外設軸肩921 ;如圖16所示,所述壓力顯示器10的外表面設顏色顯示圈101,顏色顯示圈101包括綠色圈1011、橙色圈1012、紅色圈1013,綠色圈1011、橙色圈1012、紅色圈1013依次從上到下排列。如圖17、18、19所示,所示硅膠片41貼合壓力塞9及底座4底部。第一鎖緊裝置2底部外設螺紋,底座4在鍋蓋I上方旋入第一鎖緊裝置2底部,第二鎖緊裝置5在鍋蓋I下方旋入第一鎖緊裝置2底部,第二鎖緊裝置5底端扣合硅膠密封罩6,調節旋鈕7在底座4上方套入第一鎖緊裝置2,調壓旋鈕7上下兩端分別設上凹部71及內設螺紋的下凹部72,壓力顯示器10裝入上凹部71,彈簧桿3外套有彈簧31,彈簧31 —端抵住第一鎖緊裝置2頂部的第一凸肩22,另一端頂住彈簧桿3底端的彈簧桿凸肩32,彈簧桿3頂端抵住壓力顯示器10,其底端緊貼硅膠密封罩6 ;浮動壓片8旋入下凹部72,浮動壓片8—側設通孔81,壓力塞9倒掛在通孔81內,壓力塞9內設凹槽91,凹槽91中部設壓力軸92,壓力軸92頂端的軸肩921下沿緊貼通孔81中部的壓片凸肩811上沿,壓力軸92頂面抵住調節旋鈕7的中部凸肩73下沿,壓力軸92外套有壓力彈簧93,壓力彈簧93 —端頂住壓片凸肩811下沿,另一端頂住凹槽91底面,底座4下方與鍋蓋I上方之間放置有硅膠片41,硅膠片41緊貼底座4底部及壓力塞9底部,鍋蓋I對準壓力塞9處設蓋排氣孔11。如圖20所示,鍋蓋I下方覆蓋有一過濾罩12,過濾罩12上設通孔121,在硅膠片41與鍋蓋I之間形成排汽通道13。本具體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例如設計公稱壓力80kPa步驟I、把調壓旋扭7旋轉至烹飪所需壓力檔位,無級調壓,如2檔43(072kpa^88kpa),(可不同食品的不同壓力需要旋轉到排汽檔44 2檔43之間的任意位置)。用排汽檔44烹飪時即當普通鍋使用。步驟2、加熱時,壓力上升,壓力顯力器10逐漸上升,如調壓旋扭7調至I檔,側露出綠色圈1011,鍋內壓力為3(T50kPa,限壓排汽閥自動排汽恒壓。如調壓旋扭7調至2檔42,側露出橙色圈1012時鍋內壓力為72 88kPa,限壓排汽閥自動排汽恒壓。如露出紅色圈1013為超壓警告,大于IOOkPa,排汽裝置堵塞,要馬上熄火。步驟3、烹飪完畢后,先關閉爐具,再緩慢轉動調壓旋扭7逐漸至排氣檔43快速排 氣卸壓,卸壓后馬上開蓋就餐。步驟4、清洗因蒸汽不通過閥體內部,內部不需清洗,調壓旋扭7旋轉至排汽檔,對排汽通道沖洗即可,如是頑固污垢,如圖20所示,可拆下第二鎖緊裝置5徹底清洗排汽通道。
權利要求
1.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包括鍋蓋(1),其特征在于包括裝在鍋蓋(I)中部且中帶有貫通孔(21)的第一鎖緊裝置(2)、貫穿在貫通孔(21)里、并能上下滑動的彈簧桿(3)、內設螺紋的底座(4)、內設螺紋的第二鎖緊裝置(5)、硅膠密封罩(6)、調節旋鈕(7)、外設螺紋的浮動壓片(8)、壓力塞(9)、外表面設有顏色顯示圈(101)的壓力顯示器(10), 所述第一鎖緊裝置(2 )底部設外螺紋,底座(4)在鍋蓋(I)上方旋入第一鎖緊裝置(2 )底部,第二鎖緊裝置(5)在鍋蓋(I)下方旋入第一鎖緊裝置(2)底部,第二鎖緊裝置(5)底端扣合硅膠密封罩(6),調節旋鈕(7)在底座(4)上方套入第一鎖緊裝置(2),調壓旋鈕(7)上下兩端分別設上凹部(71)及內設螺紋的下凹部(72),所述壓力顯示器(10)裝入上凹部(71),所述彈簧桿(3)外套有彈簧(31),彈簧(31) —端抵住第一鎖緊裝置(2)頂部的第一凸肩(22),另一端頂住彈簧桿(3)底端的彈簧桿凸肩(32),彈簧桿(3)頂端抵住壓力顯示器(10),其底端緊貼硅膠密封罩(6); 所述浮動壓片(8)旋入下凹部(72),浮動壓片(8)—側設通孔(81),壓力塞(9)倒掛在通孔(81)內,壓力塞(9)內設凹槽(91),凹槽(91)中部設壓力軸(92),壓力軸(92)頂端的軸肩(921)下沿緊貼通孔(81)中部的壓片凸肩(811)上沿,壓力軸(92)頂面抵住調節旋鈕(7)的中部凸肩(73)下沿,壓力軸(92)外套有壓力彈簧(93),壓力彈簧(93)—端頂住壓片凸肩(811)下沿,另一端頂住凹槽(91)底面,底座(4)下方與鍋蓋(I)上方之間放置有硅膠片(41),硅膠片(41)緊貼底座(4)底部及壓力塞(9)底部,所述鍋蓋(I)對準壓力塞(9)處設蓋排氣孔(U)。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顏色顯示圈(101)包括綠色圈(1011)、橙色圈(1012)、紅色圈(1013),綠色圈(1011)、橙色圈(1012)、紅色圈(1013)依次從上到下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蓋(I)下方覆蓋有一過濾罩(12),過濾罩(12)上設通孔(121 ),在硅膠片(41)與鍋蓋(I)之間形成排汽通道(1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壓力調節顯示閥的鍋,包括鍋蓋,包括裝在鍋蓋中部且中帶有貫通孔的第一鎖緊裝置、貫穿在貫通孔里、并能上下滑動的彈簧桿、內設螺紋的底座、內設螺紋的第二鎖緊裝置、硅膠密封罩、調節旋鈕、外設螺紋的浮動壓片、壓力塞、外表面設有顏色顯示圈的壓力顯示器,其中底座、第二鎖緊裝置、彈簧、硅膠密封罩及調節旋鈕均安裝在第一鎖緊裝置上,浮動壓片、壓力塞及壓力顯示器均安裝在調節旋鈕里。本發明具有壓力調節、自動恒壓排氣、快速排氣卸壓、壓力顯示、防堵、容易沖洗等多種功能,其結構緊湊,安全方便。
文檔編號A47J27/09GK102813453SQ20121028497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彭韶華, 馮國柱 申請人:新興縣德納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