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滑落杯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杯子,尤其涉及一種防滑落杯子。
背景技術:
在生活中不時的喝水已成了人們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杯子是生活常用的物品之一,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各種材料制成的杯子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而且發揮著積極作用,可是在現行市場下,還有很多產品缺陷比如說,因為日常我們使用的杯子大多采用陶瓷或塑料等,手握舒適度差,在手出汗或者觸碰油性物質就無法很好地握住杯子,容易滑落,造成杯子損壞,不能再使用,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如何對杯子進行技術改進,便于使用,是值得解決的一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杯子把手易滑落的問題,提出一種防滑落杯子的發明方案,該杯子包括杯體、把手、把手手握處的柔性防滑物質層。杯體及固定在杯體表面上的方便握舉杯子的把手,在把手表面手握處包裹一圈防滑物質層,把手手握處的柔性防滑材料層,防滑材料層能使用各種防滑材料進行制作。防滑材料層表面為一層粗糙面,增加手握處的摩擦力,在使用杯子時不易滑落,避免因滑落造成杯子損壞,節約資源。粗糙面為均勻分布的突起或凹坑,增強防滑作用。將粗糙面制成與手指相應的起伏波紋,位于把手防滑材料層靠近杯體的內側,增加手握的舒適感。在手出汗或者觸碰油性物質也可以使用。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柔性防滑材料層為防滑橡膠層,柔性橡膠增加手握的舒適感。防滑橡膠材料成本低,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對杯子把手進行技術改進。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突起或凹坑的橫截面投影為圓形,直徑為2mm,突起或凹坑均勻分布,每個相鄰的突起或凹坑的距離為5mm。這種尺寸下防滑效果最好,最節約材料.本發明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對杯子把手進行改進,把手手握處的柔性防滑塑膠層,粗糙面與手指相應的起伏波紋,增加手握的舒適感,防止手上有汗或有油時防止杯子從手中滑落,在使用杯子時不易滑落,避免造成杯子損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圖I為本發明的防滑落杯子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實施例I圖I是本發明的防滑落杯子示意圖,該杯子包括杯體I、把手2、把手手握處的柔性防滑物質層3。杯子的的材料采用塑料制成,杯子的杯體I縱截面為倒梯形狀,杯體高9cm。杯口和杯底為圓形,杯口的直徑為6cm,杯底的直徑為4cm。在杯體一側,有固定在杯體I表面上的方便握舉杯子的把手2,上端連接距離杯口 2cm處,下端連接距離杯底2cm處。圍繞把手手握處包裹一圈防滑物質層3,防滑物質層使用的是柔性防滑橡膠。橡膠層表面為一層粗糙面,粗糙面為均勻分布的突起或凹坑,增加摩擦力,在使用杯子時不易滑落,避免造成杯子損壞。粗糙面為與手指相適應的起伏波紋,位于把手防滑橡膠層靠近杯體的內側,增加 手握的舒適感。突起或凹坑的橫截面投影為圓形,直徑為2mm,突起或凹坑均勻分布,每兩個相鄰的突起或凹坑的距離為5mm,該距離指兩個相鄰的突起或凹坑中心之間的距離。這種尺寸下防滑效果最好,最節約材料。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滑落杯子,包括杯體(I)及固定在杯體表面上的方便握舉杯子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表面手握處有柔性防滑材料層(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滑落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把手(2)表面的柔性防滑材料層(3),表面為一層粗糙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落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糙面為均勻分布的突起或凹坑。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滑落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糙面為與手指相適應的起伏波紋,在把手防滑橡膠層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滑落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2)手握處的柔性防滑材料層(3)為防滑橡膠層。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落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起或凹坑的橫截面投影為圓形,直徑為2mm,突起或凹坑均勻分布,每兩個相鄰的突起或凹坑的距離為5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滑落杯子的發明方案,包括杯體、把手、把手手握處的柔性防滑物質層。杯體及固定在杯體表面上的方便握舉杯子的把手,把手表面手握處有柔性防滑材料層。在把手表面的柔性材料層,表面為一層粗糙面。粗糙面為均勻分布的突起或凹坑,與手指相適應的起伏波紋,位于把手防滑材料層表面上。把手手握處的柔性防滑材料層為防滑橡膠層,突起或凹坑的橫截面投影為圓形。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對杯子把手進行改進,在把手表面的柔性防滑材料層,在使用杯子時不易滑落,增加手握的舒適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文檔編號A47G19/22GK102860734SQ2012103876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包蕾 申請人: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