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川參烏三澤五防脫發香波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化妝品領域,特指一種川參烏三澤五防脫發香波:由a、十二烷基硫酸鈉、肉豆蔻酸硫酸鈉、硬脂酸鈉和水解膠原蛋白、椰子油酸癸酸酯、椰油酸二乙醇酞胺、川芎和何首烏提取物、人參提取物、澤瀉和五加皮混合提取物、b、防腐劑、植物香精、純化水,通過所述配方和生產工藝的接合,所發明的該產品能擴張頭部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營養,并使頭發有良好的柔順性和韌性。
【專利說明】一種川參烏三澤五防脫發香波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化妝品領域,特指一種川參烏三澤五防脫發香波。
【背景技術】
[0002]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所發明的該產品能擴張頭部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營養,并使頭發有良好的柔順性和韌性的防脫發香波。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川參烏三澤五防脫發香波,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配方(按重量%):
a、十二烷基硫酸鈉23-30 肉豆蘧酸硫酸鈉 8.2 硬脂酸鈉和水解膠原蛋白 11.6
椰子油酸癸酸酯1.0
椰油酸二乙醇酞胺3.9
川芎和何首烏提取物3-5
人參提取物0.6` 澤瀉和五加皮混合提取物1.6
b、防腐劑適量植物香精適量純化水余量
b、制作方法在65°C下,前a組分按照排列順序分別加人純化水中混合,不斷攪拌使其均勻,然后降溫至45°C加入植物香精、防腐劑,繼續攪拌冷卻至30 °C,即可裝瓶為成品。
[0004]川彎為傘形科植物川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莖。
[0005]川芎與化妝品川芎能擴張頭部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營養,并使頭發有良好的柔順性和韌性,還可以提高頭發的抗拉強度和延伸性,亦能延緩白發的生長,保持頭發潤滑光澤、易于梳理。將川芎制成洗發香彼、洗發液、生發露等能防止脫發,延緩白發生長,并有治療頭痛等作用。
[0006]人參(Ginseng, Ginseng Root ):
性味歸經:微溫;甘、微苦;歸心、肺、脾經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人參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人參的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對皮膚沒有任何的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長期堅持使用含人參的產品,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同時人參活性物質還具有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它的美容效用數不勝數,是護膚美容的極品。
[0007]何首烏
性味歸經:溫;苦、甘、潘;歸肝、心、腎經
功用:益精,補肝腎,強筋壯骨,補虛損,適用于黑發早白,胃弱脾虛,腰膝乏力等。
[0008]澤灣
歸經:入腎、膀胱經。
[0009]功效:利水,滲濕,泄熱。清瀉腎火:用于陰虛火旺諸證。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利水,滲濕,泄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五加皮
性溫;歸肝、腎經;微香散降;具有祛風除濕,強筋壯骨,補腎益肚,活血利水;主治風寒濕痹,寒濕腰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陽痿虛羸,血勞經閉,跌打損傷,腳氣,水腫,小便不利,陰囊濕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述配方和生產工藝的接合,所發明的該產品能擴張頭部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營養,并使頭發有良好的柔順性和韌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一較佳實施例對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生產工藝步驟如下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a、十二烷基硫酸納28.0 肉豆蘧酸硫酸鈉 8.2 硬脂酸鈉和水解膠原蛋白 11.6 椰子油酸癸酸酯 1.0 椰油酸二乙醇酞胺 3.9 川芎和何首烏提取物 4.2 人參提取物 0.6 澤瀉和五加皮混合提取物 1.6
b、防腐劑適量植物香精適量純化水余量
b、制作方法在65°C下,前a組分按照排列順序分別加人純化水中混合,不斷攪拌使其均勻,然后降溫至45°C加入植物香精、防腐劑,繼續攪拌冷卻至30 °C,即可裝瓶為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川參烏三澤五防脫發香波,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配方(按重量%): a、十二烷基硫酸鈉23-30 肉豆蘧酸硫酸鈉 8.2 硬脂酸鈉和水解膠原蛋白 11.6 椰子油酸癸酸酯1.0 椰油酸二乙醇酞胺3.9 川芎和何首烏提取物3-5 人參提取物0.6 澤瀉和五加皮混合提取物1.6b、防腐劑適量植物香精適量純化水余量b、制作方法在65°C下,前a組分按照排列順序分別加人純化水中混合,不斷攪拌使其均勻,然后降溫至45°C加入植`物香精、防腐劑,繼續攪拌冷卻至30 °C,即可裝瓶為成品。
【文檔編號】A61Q5/12GK103767913SQ20121040378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劉嫻 申請人:劉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