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用稀鹽酸與管樁鋼模內壁的硬化水泥砂漿進行化學反應,促使硬化水泥砂漿從管樁鋼模的內壁脫落,由此可以徹底清除管樁鋼模內壁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本方法具有勞動強度低、操作快捷、清除徹底、高效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管粧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管樁生產時由于管樁鋼模內壁的鋼板不光潔,或脫模劑質量不穩定,或脫模劑涂敷不均勻,或混凝土強度偏低,或環境氣溫較低且未采取靜停作業等原因,經常發生在脫模作業后在管樁鋼模內壁局部位置形成厚度為0.1?2.0mm左右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同時在脫模后的管樁產品的外表面出現粘皮及麻面現象;若不及時清除管樁鋼模內壁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這些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會與下一次的新拌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漿結合,繼續在離心作業中積聚起來,將加劇管樁產品外表面的粘皮及麻面。管樁鋼模內壁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增加到一定厚度后(2_以上)可能會出現局部脫落,但由于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在管樁鋼模內壁的尚未徹底清除,3-5天后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在管樁鋼模內壁又慢慢開始積聚。如果管樁鋼模內壁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不及時清除,將加劇管樁外表面的粘皮及麻面,從而嚴重影響管樁的產品質量和建設基礎工程的長期耐久性。
[0003]由于管樁鋼模呈半圓形,曲率半徑很大,而且,管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達C60以上,管樁鋼模內壁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的難度大大高于建筑工程中平板鋼模上硬化的水泥砂漿的處理。管樁鋼模內壁形成的0.1?2.0mm左右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層,通常采用鋼釬或鋼絲或砂輪等機械方式打磨,這些方法未能徹底清除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與鋼模的粘結。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用拖把等涂抹工具將一定濃度的稀鹽酸涂抹在粘有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的管樁鋼模的內壁,稀鹽酸與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經一定時間的化學反應后,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從管樁鋼模的內壁脫落,這樣就清除了管樁鋼模內壁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從而可以減少管樁生產中粘皮及麻面的形成,提高管樁產品的外觀質量。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鹽酸是將濃鹽酸與自來水以一定比例摻配稀釋,至稀鹽酸的濃度為0.05?0.75N ;用拖把等涂抹工具將濃度為0.05?0.75N的稀鹽酸,涂抹在粘有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的管樁鋼模的內壁,稀鹽酸與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經I?30分鐘的化學反應后,硬化水泥砂漿從管樁鋼模內壁脫落,用自來水沖刷或織物擦洗管樁鋼模內壁的殘渣,這樣就清除了管樁鋼模內壁的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
[0006]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采用這種方法清除管樁鋼模內壁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由于稀鹽酸的濃度很小,只要操作得當,對人、物、鋼模的腐蝕很小,本發明具有勞動強度低、操作快捷、清除徹底、高效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07]—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將濃鹽酸與自來水以一定比例摻配稀釋,至稀鹽酸的濃度為0.05?0.75N ;用拖把等涂抹工具將濃度為0.05?0.75N的稀鹽酸,涂抹在粘有硬化水泥砂漿的管樁鋼模的內壁,經I?30分鐘的化學反應后,硬化水泥砂漿從管樁鋼模內壁脫落,用自來水沖刷或織物擦洗管樁鋼模內壁的殘渣,這樣就清除了管樁鋼模內壁的硬化水泥砂漿。
[0008]實施例1.將工業純濃度為35%濃鹽酸與自來水以一定比例摻配,用水稀釋到
0.2N的濃度;用拖把將稀釋后的稀鹽酸,涂抹在粘有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的管樁鋼模的內壁,經10分鐘的化學反應后,硬化水泥砂漿很快從管樁鋼模內壁脫落,然后用織物擦洗管樁鋼模內壁的殘渣,清除了管樁鋼模內壁的硬化水泥砂漿。
【權利要求】
1.一種管樁鋼模內壁硬化水泥砂漿的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拖把等涂抹工具將濃度為0.05?0.75N的稀鹽酸,涂抹在粘有堅硬的硬化水泥砂漿的管樁鋼模的內壁,稀鹽酸與硬化水泥砂漿經I?30分鐘的化學反應后,硬化水泥砂漿從管樁鋼模內壁脫落,用自來水沖刷或織物擦洗管樁鋼模內壁的殘渣。
【文檔編號】B08B3/08GK103847015SQ201210540501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蔣元海 申請人:蔣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