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自動泡茶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34323閱讀:27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泡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泡茶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泡茶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泡茶機,其結構一般包括供水單元、泡茶單元、出茶水單元和控制單元,所述供水單元、泡茶單元、出茶水單元依序通過管路連接,所述泡茶單元具有供茶裝置,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供水單元、泡茶單元、出茶水單元電連接,管路上設置電磁閥以控制水流的通斷,雖然上述結構的泡茶機實現了茶水的自動化泡制,但是其茶水口味只能說是一般,這是因為對于茶葉的泡制,其核心在于一定量的茶葉用一定量的水配比后在一定泡制時間段內水溫應當符合一定的變化曲線,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水才能達到最佳的口味,好的茶葉尤其如此。目前的泡茶機難于自動實現茶葉的量化投放,并且茶葉泡制后因茶葉軟化易于附著而難于清洗,因此其難于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如申請號為201120400894. 5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控制泡茶機,雖然實現了茶葉的自動投放,但由于實現自動投放的裝置為一振動裝置,因此難于實現茶葉的精確投放,進而難于實現茶水配比的準確控制,從而也無法提升茶水的味道和品質;并且該泡茶機在泡茶過程中采用一攪拌裝置,使得茶葉易于附著在攪拌器上,難于清洗,有可能出現茶葉殘留問題;而申請號為201010225821. 7的專利則因沒有茶葉自動投放裝置而難于實現自動化。另外,目前電器智能化是網絡時代的一個趨勢,設想遠方的朋友發現一款茶藝參數(茶和水比例、水溫以及泡茶時間)很好,想讓朋友分享,但由于距離和描述的原因,即使用戶買回了同樣的茶葉也無法分享到朋友所述的茶香,這就需要一款集網絡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泡茶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泡茶機,能夠實現茶葉、水和溫度的精確配比,提高茶水的味道和質量,能夠實現茶藝參數的共享,提高飲茶的樂趣。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包括控制系統、供茶系統、供水系統和泡茶系統,所述供茶系統包括一茶葉罐,供水系統包括第一盛水容器,泡茶系統包括第二盛水容器,所述茶葉罐位于第二盛水容器的上方,茶葉罐的底部具有一出茶口,該出茶口通過一送茶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第一盛水容器通過一送水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茶管道包括一橫向設置的稱重管道,在稱重管道底部設有稱重裝置,稱重管道的一端還設有一推送裝置,通過該推送裝置將茶葉送至第二盛水容器內;在第一盛水容器內設有第一液位傳感器,在送水管道上設有出水電磁閥,通過出水電磁閥控制送水管道的通斷;所述控制系統根據茶葉的重量控制進入第二盛水容器的水量。采用上述結構,能夠準確的稱量出送入第二盛水容器的茶葉的重量,這樣通過控制系統存儲的茶葉與水的比例對第二盛水容器進行供水,從而能夠使茶葉與水的配比更加準確,從而能夠提高茶水的質量與味道。進一步地,所述送茶管道還包括橫向送茶管,所述橫向送茶管設于茶葉罐和稱重管道之間,并與茶葉罐的出茶口相連通;在橫向送茶管道的一端設有一螺旋輸送機,通過螺旋輸送機將茶葉傳送至橫向送茶管的另一端;該橫向送茶管遠離螺旋輸送機的一端與稱重管道相連通。通過螺旋輸送機進行茶葉輸送,能夠更好地地控制輸送的茶葉的量;同時防止茶葉自動落入稱重管道。進一步地,所述送茶管道還包括一豎向送茶管,所述豎向送茶管的下端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在第二豎向送茶管道的上端設有一第一直線作動器,所述第一直線作動器的傳動軸與一第一管塞相連;所述稱重管道遠離推送裝置的一端與豎向送茶管相連通,通過第一直線作動器與第一管塞的配合能夠將稱重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導通或隔斷。進一步地,所述的供茶系統還包括障礙物檢測傳感器,所述障礙物檢測傳感器安裝于茶葉罐的底部,用于檢測所述茶葉罐中是否有茶葉。進一步地,所述供水系統還包括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具有一個或多個噴水口 ;該噴水裝置與送水管道相連通,并安裝于第二盛水容器頂部,通過該噴水裝置對第二盛水容器加水;在送水管上還設有增壓裝置,通過增壓裝置對水進行增壓。采用噴水裝置對第二容器進行加水,更容易將茶葉淹沒;與增壓裝置配合,在清洗第二盛水容器時從噴水口噴出水的壓力更大,從而更容易將第二盛水容器側壁和底部的茶葉沖走,避免殘留。進一步地,所述泡茶系統還包括茶水輸送管、排放管、第二直線作動器和第二管塞,所述第二盛水容器具有帶有過濾裝置的茶水出口和用于排出廢水廢茶的排放口 ;所述茶水輸送管和排放管分別對應與茶水出口和排放口相連;所述第二直線作動器安裝在第二盛水容器上,其傳動軸與第二管塞相連,所述第二管塞的位置與排放口的位置正對,通過第二直線作動器帶動第二管塞移動能使第二管塞將排放口打開或堵塞。進一步地,還包括茶水存儲系統,所述的茶水存儲系統包括第三盛水容器,所述第三盛水容器連接有茶水出水管,在茶水出水管上設有第二茶水電磁閥;在第三盛水容器內設置有第二液位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在第三盛水容器底部還設有第二加熱模塊;該第三盛水容器還連接有余水排水管,在余水排水管上設有第三茶水電磁閥。由于茶葉長久浸泡在水中,也會對茶水的味道和質量造成影響,因此,通過茶水存儲系統將泡好的茶水進行存儲,能更好地保證茶水的味道和質量。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統包括供電單元、控制單元、輸入單元、輸出單元以及存儲單元,所述輸入單元包括數據輸入接口、觸摸顯示屏、電源開關按鈕以及一個或多個出水開關按鈕;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按照從數據輸入接口輸入的數據或用戶給定的茶藝參數控制自動泡茶機實現茶葉的泡制;所述觸摸顯示屏用于實現用戶與所述自動泡茶機的交互,并能顯示泡茶過程中的相關信息。便于人們對自動泡茶機的狀況的了解和對泡茶過程的控制。作為優選,所述供茶系統為多套。能夠存儲多種茶葉,以便于人們根據喜好選擇茶葉進行泡茶。
作為優選,所述供茶系統、泡茶系統以及茶水存儲系統均為多套。從而實現對多種茶葉或者不同口味同時進行泡茶,從而進一步提高泡茶的樂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從茶葉投放、供水、洗茶、泡茶、茶水輸出以及清洗實現全自動化,使泡茶更加簡單方
便;
2.能夠精確地控制泡茶過程中茶葉與水的配比,從而使茶水的味道和質量更好;
3.清洗更加徹底,能有效避免茶葉殘留在泡茶系統中;
4.能夠對泡好的茶水進行單獨存儲,進一步提高茶水的味道和質量;
5.通過數據輸入接口,更便于人們將茶藝參數輸入,提高飲茶的樂趣。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電控系統框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電控系統框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系統構成框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系統構成框圖。圖中所示,I一供茶系統,2—供水系統,3—泡茶系統,4一茶水存儲系統,5—控制系統,11 一茶葉te,12 一稱重管道,13 一推送裝置,14 一橫向送茶管,15—螺旋輸送機,16 一豎向送茶管,17—第一直線作動器,18—第一管塞,19一障礙物檢測傳感器,21—第一盛水容器,22—送水管道,23—第一液位傳感器,24—出水電磁閥,25—噴水裝置,26—增壓裝置,27一第一溫度傳感器,28一第一加熱模塊,29一進水電磁閥,31 一第二盛水容器,32一茶水輸送管,33—排放管,34—第二直線作動器,35—第二管塞,36—茶葉回收濾網,37—第一茶水電磁閥,38一洗茶水排水管,39一洗茶電磁閥,41 一第二盛水容器,42一茶水出水管,43—第二茶水電磁閥,44 一第二液位傳感器,45—第二溫度傳感器,46—第二加熱模塊,47—余水排水管,48—第三茶水電磁閥,51—供電單元,52—控制單元,53—輸入單元,54—輸出單元,55—存儲單元,531—數據輸入接口,532—觸摸顯示屏,533—電源開關按鈕,534—出水開關按鈕,541一通電指不燈,542一無茶指不燈,543一茶水指不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參見圖1、圖2,一種自動泡茶機,包括控制系統、供茶系統、供水系統和泡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分別與供茶系統、供水系統和泡茶系統電連;所述供茶系統包括一茶葉罐,供水系統包括第一盛水容器,泡茶系統包括第二盛水容器,所述茶葉罐位于第二盛水容器的上方,茶葉罐的底部具有一出茶口,該出茶口通過一送茶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在茶葉罐的頂部還設有一能夠將茶葉罐打開的罐蓋,以便往茶葉罐內加入茶葉。實施時,第一盛水容器也位于第二盛水容器上方,第一盛水容器的底部具有一出水口,該出水口通過一送水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所述的供茶系統還包括障礙物檢測傳感器,所述障礙物檢測傳感器安裝于茶葉罐的底部,用于檢測所述茶葉罐中是否有茶葉;所述障礙物檢測傳感器為成熟的現有產品,通過障礙物檢測傳感器來反應茶葉罐中有無茶葉以及茶葉的量。所述送茶管道包括一橫向設置的稱重管道,在稱重管道底部設有稱重裝置,稱重管道的一端還設有一推送裝置,通過該推送裝置將茶葉送至第二盛水容器內;在第一盛水容器內設有第一液位傳感器,在送水管道上設有出水電磁閥,通過出水電磁閥控制送水管道的通斷;所述控制系統根據茶葉的重量控制進入第二盛水容器的水量。所述推送裝置主要由直線作動器和與該直線作動器的傳動軸相連的推板構成,所述直線作動器可以采用直線電機,也可以采用旋轉電機與絲桿螺母機構組成的整體結構。所述送茶管道還包括橫向送茶管,所述橫向送茶管設于茶葉罐和稱重管道之間,并與茶葉罐的出茶口相連通;在橫向送茶管道的一端設有一螺旋輸送機,通過螺旋輸送機將茶葉傳送至橫向送茶管的另一端;該橫向送茶管遠離螺旋輸送機的一端與稱重管道相連通;通過螺旋輸送機進行茶葉輸送,能夠更好地地控制輸送的茶葉的量;同時防止茶葉自動落入稱重管道。具體實施時,所述橫向送茶管通過兩豎向設置的管道分別與茶葉罐和稱重管道相連通;其中,將茶葉罐與橫向送茶管相連的管道位于靠近螺旋輸送機的一端;橫向送茶管遠離螺旋輸送機的一端通過另一管道與稱重管道相連通。所述送茶管道還包括一豎向送茶管,所述豎向送茶管的下端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在所述豎向送茶管道的上端設有一第一直線作動器,所述第一直線作動器的傳動軸與一第一管塞相連;所述遠離推送裝置的一端與豎向送茶管相連通(實施時稱重管道與豎向送茶管的側壁相連通),通過第一直線作動器與第一管塞的配合能夠將稱重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導通或隔斷。所述第一管塞上部為一錐面,下部套設有一個或多個密封圈,這樣使密封效果更好,尤其能避免在泡茶過程中水蒸氣通過送茶管道進入茶葉罐,從而保證茶葉的質量。所述第一直線作動器可以采用直線電機,也可以采用旋轉電機與絲桿螺母機構組成的整體結構。所述供水系統還包括進水管,所述進水管與第一盛水容器相連通,在進水管上設有進水電磁閥,通過進水電磁閥控制進水管通斷;在第一盛水容器內還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盛水容器的底部設有第一加熱模塊。所述供水系統還包括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具有一個或多個噴水口 ;該噴水裝置與送水管道相連通,并安裝于第二盛水容器頂部,通過該噴水裝置對第二盛水容器加水;在送水管上還設有增壓裝置,通過增壓裝置對水進行增壓;所述增壓裝置可采用增壓泵或者增壓閥。該噴水裝置能夠對第二盛水容器側壁及底部進行噴水,這樣,采用噴水裝置對第二容器進行加水,更容易將茶葉淹沒;與增壓裝置配合,在清洗第二盛水容器時從噴水口噴出水的壓力更大,從而更容易將第二盛水容器側壁和底部的茶葉沖走,避免殘留。所述泡茶系統還包括茶水輸送管、排放管、第二直線作動器和第二管塞,所述第二盛水容器具有帶有過濾裝置的茶水出口和用于排出廢水廢茶的排放口 ;所述茶水輸送管和排放管分別對應與茶水出口和排放口相連;所述第二直線作動器安裝在第二盛水容器上,其傳動軸與第二管塞相連(具體實施時,第二直線作動器可安裝于第二盛水容器外,也可安裝于第二容器內),所述第二管塞的位置與排放口的位置正對,通過第二直線作動器帶動第二管塞移動能使第二管塞將排放口打開或堵塞。在茶水輸送管上設有第一茶水電磁閥,在排放管上還設有茶葉回收濾網,該茶葉回收濾網與排放管可拆卸連接,能夠將茶葉進行回收,避免茶葉將排放管堵塞。還包括一豎向設置的洗茶水排水管,該洗茶水排水管的上端與茶水輸送管相連通,并且洗茶水排水管的上端位于第一茶水電磁閥與茶水出水口之間,在洗茶水排水管上還安裝有洗茶電磁閥;這樣便于對茶葉進行清洗,尤其適用于功夫茶的泡制。所述第二管塞上部為一錐面,下部套設有一個或多個密封圈,這樣使密封效果更好,避免茶水從排放管中漏走。在第二盛水容器內還設有第三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第二盛水容器內的茶水的量。所述第二直線作動器可以采用直線電機,也可以采用旋轉電機與絲桿螺母機構組成的整體結構。所述控制系統包括供電單元、控制單元、輸入單元、輸出單元以及存儲單元,所述輸入單元包括數據輸入接口、觸摸顯示屏、電源開關按鈕以及一個或多個出水開關按鈕,所述輸出單元包括通電指示燈、茶水指示燈以及無茶指示燈;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按照從數據輸入接口輸入的數據或用戶給定的茶藝參數控制自動泡茶機實現茶葉的泡制;所述觸摸顯示屏用于實現用戶與所述自動泡茶機的交互,并能顯示泡茶過程中的相關信息。便于人們對自動泡茶機的狀況的了解和對泡茶過程的控制。茶水指示燈用于顯示第二盛水容器內的茶水的量。泡茶過程中,當用戶按下電源開關按鈕后,控制系統通過供電單元進行供電,通電指示燈亮起,系統自檢如障礙物檢測傳感器檢測出茶葉罐中無茶葉時,向控制單元發出無茶信號,控制單元控制無茶指示燈亮起,同時通過觸摸顯示屏提醒用戶向茶葉罐中加茶。如存在茶葉,則根據用戶通過觸摸顯示屏或數據輸入接口輸入的泡茶參數起動螺旋輸送機將茶葉送入稱重管道進行稱重,存儲單元記錄茶葉重量。然后第二直線作動器動作,使稱重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導通,隨后推送裝置將稱重裝置上的茶葉送入泡茶系統中的第二盛水容器。同時,控制單元根據茶葉重量開啟進水電磁閥門,使水流進入第一盛水容器。第一液位傳感器監控水量并反饋回控制單元,當水量足夠時,控制單元切斷進水電磁閥,之后啟動第一加熱模塊對第一盛水容器中的水進行加熱。加熱過程中第一溫度傳感器將水溫信息送到控制單元,當水燒開后,控制單元切斷第一加熱模塊電源,開啟出水電磁閥,啟動增壓裝置,通過噴水板將開水送入泡茶系統中的第二盛水容器。當需要對茶葉進行清洗時,用戶從觸摸顯示屏輸入洗茶功能,這時,控制系統進行第一次送水,然后,控制單元控制出水電磁閥關閉,增壓裝置停止,洗茶電磁閥門開啟,洗茶水直接排出,待洗茶水排完之后洗茶電磁閥門關閉。控制單元再次控制開啟出水電磁閥門,啟動增壓裝置,進行第二次送水,當水量達到客戶輸入或存儲的茶水比例后,停止送水,此后泡茶機進入泡茶階段。此過程中,水量主要由第一液位傳感器向控制系統反應。按照系統設定的泡茶時間泡制好茶水后,控制單元點亮茶水指示燈,用戶可按下出水開關按鈕將取水信號發送至控制單元,控制單元開啟第一茶水電磁閥實現茶水的放出。當沒有茶水或茶水余量較少時,用戶可通過觸摸顯示屏控制泡茶機進行下一次燒水泡茶循環。當用戶通過觸摸顯示屏設置重新泡茶時,控制單元開啟進水電磁閥、出水電磁閥、增壓裝置,控制第二直線作動器開啟第二管塞,水經過噴水裝置進入第二盛水容器,對第二盛水容器進行清洗,清洗廢液從排放管排出,經過茶葉回收濾網,進行茶、水分離,避免茶葉堵塞排放管。之后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各部件復位,進入下一次泡茶循環。當用戶通過觸摸顯示屏輸入結束飲茶時,控制單元開啟進水電磁閥、出水電磁閥、增壓裝置,控制第二直線作動器開啟第二管塞,水經過噴水裝置進入第二盛水容器,對第二盛水容器進行清洗,清洗廢液從排放管排出,經過茶葉回收濾網后茶、水分離,避免茶葉堵塞排水管道。之后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各部件復位。
實施例2,參見圖3、圖4,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還包括茶水存儲系統,所述的茶水存儲系統包括第三盛水容器,所述第三盛水容器連接有茶水出水管,在茶水出水管上設有第二茶水電磁閥;在第三盛水容器內設置有第二液位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在第三盛水容器底部還設有第二加熱模塊;該第三盛水容器還連接有余水排水管,在余水排水管上設有第三茶水電磁閥;所述茶水指示燈用于顯示第三盛水容器中的茶水量。由于茶葉長久浸泡在水中,也會對差速的味道和質量造成影響,因此,通過茶水存儲系統將泡好的茶水進行存儲,能更好地保證茶水的味道和質量。當泡茶機按照實施例一所述過程泡制好茶水后,控制單元開啟第一茶水電磁閥,將茶水送入茶水存儲系統中的第三盛水容器,以備用戶飲用,同時控制單元點亮茶水指示燈,用戶可按下出水開關按鈕將取水信號發送至控制單元,控制單元開啟第二茶水電磁閥實現茶水的取用。第二溫度傳感器監控茶水存儲系統中的茶水溫度,第二液位傳感器監控茶水存儲系統中茶水的余量,當茶水存儲系統中的茶水溫度低于系統設定的參數時,控制單元啟動第二加熱模塊對茶水進行加熱至系統設定溫度后,控制單元斷開第二加熱模塊的電源。當剩余茶水量不足時,控制單元控制泡茶機進行下一次燒水泡茶循環。當用戶通過觸摸顯示屏輸入重新泡茶時,控制單元開啟進水電磁閥、出水電磁閥、增壓裝置,控制第二直線作動器開啟第二管塞,水經過噴水裝置進入第二盛水容器,對第二盛水容器進行清洗,清洗廢液從排放管排出,經過茶葉回收濾網后茶、水分離,避免茶葉堵塞排水管道。同時,控制單元開啟第三茶水電磁閥,使茶水存儲系統中的剩余茶水排出。之后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各部件復位,進入下一次泡茶循環。當用戶通過觸摸顯示屏輸入結束飲茶時,控制單元開啟進水電磁閥、出水電磁閥、增壓裝置,控制第二直線作動器開啟第二管塞,水經過噴水裝置進入第二盛水容器,對第二盛水容器進行清洗,清洗廢液從排放管排出,經過茶葉回收濾網后茶、水分離,避免茶葉堵塞排水管道。同時,控制單元開啟第三茶水電磁閥,使茶水存儲系統中的剩余茶水排出。之后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各部件復位。
實施例3,參見圖5,與實施例1和2不同的是,所述供茶系統為多套。能夠存儲多種茶葉,以便于人們根據喜好選擇茶葉進行泡茶。
實施例4,參見圖6,與實施例1、2以及3不同的是,所述供茶系統、供水系統、泡茶系統以及茶水存儲系統均為多套。從而實現對多種茶葉或者不同口味同時進行泡茶,從而進一步提聞泡茶的樂趣。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泡茶機,包括控制系統、供茶系統、供水系統和泡茶系統,所述供茶系統包括一茶葉罐,供水系統包括第一盛水容器,泡茶系統包括第二盛水容器,所述茶葉罐位于第二盛水容器的上方,茶葉罐的底部具有一出茶口,該出茶口通過一送茶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第一盛水容器通過一送水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茶管道包括一橫向設置的稱重管道,在稱重管道底部設有稱重裝置,稱重管道的一端還設有一推送裝置,通過該推送裝置將茶葉送至第二盛水容器內;在第一盛水容器內設有第一液位傳感器,在送水管道上設有出水電磁閥,通過出水電磁閥控制送水管道的通斷;所述控制系統根據茶葉的重量控制進入第二盛水容器的水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茶管道還包括橫向送茶管,所述橫向送茶管設于茶葉罐和稱重管道之間,并與茶葉罐的出茶口相連通;在橫向送茶管道的一端設有一螺旋輸送機,通過螺旋輸送機將茶葉傳送至橫向送茶管的另一端;該橫向送茶管遠離螺旋輸送機的一端與稱重管道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茶管道還包括一豎向送茶管,所述豎向送茶管的下端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在所述豎向送茶管道的上端設有一第一直線作動器,所述第一直線作動器的傳動軸與一第一管塞相連;所述稱重管道遠離推送裝置的一端與豎向送茶管相連通,通過第一直線作動器與第一管塞的配合能夠將稱重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導通或隔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茶系統還包括障礙物檢測傳感器,所述障礙物檢測傳感器安裝于茶葉罐的底部,用于檢測所述茶葉罐中是否有茶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統還包括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具有一個或多個噴水口 ;該噴水裝置與送水管道相連通,并安裝于第二盛水容器頂部,通過該噴水裝置對第二盛水容器加水;在送水管上還設有增壓裝置,通過增壓裝置對水進行增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系統還包括茶水輸送管、排放管、第二直線作動器和第二管塞,所述第二盛水容器具有帶有過濾裝置的茶水出口和用于排出廢水廢茶的排放口 ;所述茶水輸送管和排放管分別對應與茶水出口和排放口相連;所述第二直線作動器安裝在第二盛水容器上,其傳動軸與第二管塞相連,所述第二管塞的位置與排放口的位置正對,通過第二直線作動器帶動第二管塞移動能使第二管塞將排放口打開或堵塞。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茶水存儲系統,所述的茶水存儲系統包括第三盛水容器,所述第三盛水容器連接有茶水出水管,在茶水出水管上設有第二茶水電磁閥;在第三盛水容器內設置有第二液位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在第三盛水容器底部還設有第二加熱模塊;該第三盛水容器還連接有余水排水管,在余水排水管上設有第三茶水電磁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包括供電單元、 控制單元、輸入單元、輸出單元以及存儲單元,所述輸入單元包括數據輸入接口、觸摸顯示屏、電源開關按鈕以及一個或多個出水開關按鈕;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按照從數據輸入接口輸入的數據或用戶給定的茶藝參數控制自動泡茶機實現茶葉的泡制;所述觸摸顯示屏用于實現用戶與所述自動泡茶機的交互,并能顯示泡茶過程中的相關信息。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茶系統為多套。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自動泡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茶系統、泡茶系統以及茶水存儲系統均為多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泡茶機,包括控制系統、供茶系統、供水系統和泡茶系統,所述供茶系統包括一茶葉罐,供水系統包括第一盛水容器,泡茶系統包括第二盛水容器,第一盛水容器通過一送水管道與第二盛水容器相連通,所述送茶管道包括一橫向設置的稱重管道,在稱重管道底部設有稱重裝置,稱重管道的一端還設有一推送裝置,通過該推送裝置將茶葉送至第二盛水容器內;在第一盛水容器內設有第一液位傳感器,在送水管道上設有出水電磁閥,通過出水電磁閥控制送水管道的通斷;所述控制系統根據茶葉的重量控制進入第二盛水容器的水量。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夠實現茶葉、水和溫度的精確配比,提高茶水的味道和質量。
文檔編號A47J31/56GK102987920SQ20121055521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朱楷 申請人:朱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内黄县| 杂多县| 清河县| 奉新县| 宜丰县| 贵阳市| 南阳市| 靖江市| 珠海市| 临桂县| 庄河市| 新宁县| 囊谦县| 双峰县| 中江县| 弥渡县| 资讯 | 自贡市| 浑源县| 辽源市| 莲花县| 蓬莱市| 安陆市| 化州市| 嘉黎县| 长武县| 临洮县| 竹北市| 沽源县| 鄂托克旗| 徐州市| 永顺县| 尉氏县| 吉首市| 清丰县| 沂源县| 上虞市| 巴彦淖尔市| 扎囊县|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