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給米給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自動給米給水系統由給米裝置和給水裝置組成,是給米給水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小碗放到大方餐盤中,擺放間隙與給米裝置的漏米口間隙相同,餐盤放在傳送帶上傳送至給米裝置漏米口下,給米裝置通過感應開關識別到小碗后,傳送帶停止,按計算流量和時間控制給米裝置將適量的米漏到每個小碗,給米完成后停止漏米,傳送帶通過感應開關將小碗送到給水裝置的漏水口下,傳送帶停止并開始給水,流量需提前計算并通過感應開關控制,最后傳送帶將帶米水的小碗和餐盤送至蒸飯機,每層疊放整齊,完成后蒸飯機自動門關閉開始蒸飯。其有益效果是:節省了給米給水的時間和人工,減少了米水和米飯浪費,增加了米飯營養,改善了工作條件。
【專利說明】自動給米給水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給米、給水及蒸飯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大型食堂或餐飲機構的自動給米、給水【技術領域】,本發明是一套自動給米、給水的新方法,也設計了 一套全新的給米裝置和給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淘米幾乎都是人工完成,特別是大型食堂和餐飲單的此項工作費時費力,在現實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缺點:
[0003]1、在大型企事業單位的食堂是用一個大方形餐盤蒸飯的,每次打飯每個人的飯量不同,打多了吃不完就浪費了寶貴的糧食。
[0004]2、無論是在大型的食堂還是餐飲單位,淘米是一個很繁重的工作,不但費工費時,還浪費水和米,且米多次淘洗后營養減半,
[0005]3、特別在冬天淘米時水特別冷,淘米量大時根本無條件有足夠熱水來淘米,且淘米用熱水也容易導致大米營養流失。
[0006]4、淘米和蒸飯前人工操作無法控制米和水的比例,有時導致米飯太硬,有時導致米飯太軟,也有時導致米飯半生半熟。
[0007]在此情況下急需一套自動可靠的給米給水系統幫助食堂完成這些工作,并取得有益效果。
【發明內容】
[0008]為了克服上述現實情況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套自動可靠的給米給水系統,也是給米給水的全新方法,本發明還設計了一個全新的給米裝置和給水裝置。使用本發明可使米水有比例的配比、無需人工操作、無需用熱水,且用小碗蒸飯造成浪費幾率大大降低。
[0009]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10]本發明是一套自動給米給水系統,由一個給米裝置和一個給水裝置組成,是一種給米、給水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將小碗放到大方形餐盤中擺好,擺放間隙與給米裝置的漏米口間隙相同,餐盤放在傳送帶上將小碗傳送至給米裝置漏米口正下方,給米裝置通過感應開關識別到小碗正好擺放在給米裝置的漏米口下,傳送帶停止,同時給米裝置開始運作,按照計算流量和時間控制給米裝置將適量的米漏到每個小碗中,給米完成后給米裝置停止漏米,傳送帶通過感應開關控制將餐盤送到給水裝置的漏水口下,傳送帶停止,給水裝置開始給水到有米的小碗中,給水流量需提前計算并通過感應開關控制,最后傳送帶將帶米水的小碗通過餐盤自動送至蒸飯機,每層疊放整齊,程序完成后蒸飯機自動門關閉開始蒸飯。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節省了給米給水的時間和人工,減少了米水和米飯浪費,增加了米飯營養,改善了工作條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2]圖1、是本發明方法的給米和給水工作原理圖,圖中給水裝置表示的是立體示圖,給米裝置表示的是正示圖,圖中(I)是上口大下口小的方形漏斗,擋米板(2)、下米板(3)、放米板(4)、控米機構(6)、其蓋板(5);
[0013]圖2、給米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14]圖3、給米裝置工作方法的立體示意圖;
[0015]圖4、給米裝置控米機構中蓋板和豎桿的立體示意圖;
[0016]圖5、給米裝置下半部分的俯視立體示意圖;
[0017]圖6、給米裝置下半部分的仰視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發明可廣泛用于食堂和餐飲單位,可根據給米給水量的大小制造本發明的給米和給水裝置,給米裝置根據實際需要可增加和減少漏斗數量,給水裝置同時也根據需要設
置出水管數量。
[0019]下面結合附圖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0]如圖1所示::給米裝置由一組感應開關、多個給米漏斗(I)、擋米板(2)、下米板
(3)、放米板(4)、控米機構(6)和其蓋板(5)組成,其特征是:整袋干凈大米開口后放在放米版⑷上,通過下米板⑴下到漏斗⑴中,擋米板⑵既有擋米作用,又可做控米機構蓋板(5)的支撐,并與其角接,控米機構(6)是一個曲柄滑塊機構由一組感應開關來控制運作,在每個漏斗上設置一根截面與漏斗口尺寸相同的豎桿,通過曲柄機構將電馬達的圓周運動轉換成豎桿的往復運動,當豎桿離開漏斗口,大米由于重力從漏斗口漏出,當豎桿下到漏斗口將漏斗口封住,通過這個過程來控制大米漏出流量,從而完成給米工作。漏斗上口為大正方形,下口為小正方形或改為圓形漏口,豎桿根據漏斗下口形狀來決定其截面形狀。[0021 ] 給水裝置由一組感應開關、彎曲總管、分水管、多排出水管和出水管上的出水小管組成,其特征是:通過感應開關控制彎曲總管水的流量和時間自來水通過彎曲總管流到分水管,再由分水管分到每排出水管,最后通過出水管下出水小管的管口流出。
[0022]如圖2至6表示的是漏斗各部分的立體示意圖,待小碗在方形餐盤中被傳送帶送到給米裝置的漏斗口下時,感應開關給出指令,使傳送帶停止并使給米裝置的豎桿從封閉漏斗口到離開漏斗口一定距離及時間,使大米從漏斗下面的小口漏到餐盤中的小碗內,根據流量控制豎桿立即向下賭住漏斗口,停止給米,此時給米裝置停止的指令通過感應開關將指令傳遞給傳送帶,傳動帶將帶米的小碗和餐盤送到給水裝置出水小管口正下方,感應開關識別到小碗后立即將指令傳遞給傳送帶機構,傳送帶停止運行,自來水通過給水裝置流到帶有大米的小碗中,其流量通過感應開關控制。根據大米和水的配比比例,來決定小碗的大小和給米給水裝置的流量,應提前綜合計算得出,其指令程序輸給感應開關來控制完成。傳送帶將帶有米和水的小碗及餐盤送到蒸飯機器中,在蒸飯機中設置可多層疊放的工具,在蒸飯機外放置一個與傳送帶結合并可作上下前后運動的機構,可將傳送帶傳遞來的每個餐盤疊放到蒸飯機內,最后所有工作完成蒸飯機的自動門關閉,即完成蒸飯前的所有工作過程。
【權利要求】
1.自動給米給水系統,由一個給米裝置和一個給水裝置組成,是一種給米、給水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將小碗放到大方形餐盤中擺好,擺放間隙與給米裝置的漏米口間隙相同,餐盤放在傳送帶上將小碗傳送至給米裝置漏米口正下方,給米裝置通過感應開關識別到小碗正好擺放在給米裝置的漏米口下,傳送帶停止,同時給米裝置開始運作,按照計算流量和時間控制給米裝置將適量的米漏到每個小碗中,給米完成后給米裝置停止漏米,傳送帶通過感應開關控制將餐盤送到給水裝置的漏水口下,傳送帶停止,給水裝置開始給水到有米的小碗中,給水流量需提前計算并通過感應開關控制,最后傳送帶將帶米水的小碗通過餐盤自動送至蒸飯機,每層疊放整齊,程序完成后蒸飯機自動門關閉開始蒸飯。
2.如權利I所述,給米裝置由一組感應開關、多個給米漏斗(I)、擋米板(2)、下米板(3)、放米板(4)、控米機構(6)和其蓋板(5)組成,其特征是:整袋干凈大米開口后放在放米版⑷上,通過下米板⑶下到漏斗⑴中,擋米板⑵既有擋米作用,又可做控米機構蓋板(5)的支撐,并與其角接,控米機構(6)是一個曲柄滑塊機構由一組感應開關來控制運作,在每個漏斗上設置一根與漏斗口尺寸相同的豎桿,通過曲柄機構將電馬達的圓周運動轉換成豎桿的往復運動,當豎桿離開漏斗口,大米由于重力從漏斗口漏出,當豎桿下到漏斗口將漏斗口封住,通過這個過程來控制大米漏出流量,從而完成給米工作。3、、如權利I所述,給水裝置由一組感應開關、彎曲總管、分水管、多排出水管和出水管上的出水小管組成,其特征是:通過感應開關控制彎曲總管水的流量和時間自來水通過彎曲總管流到分水管,再由分水管分 到每排出水管,最后通過出水管下出水小管的管口流出。
【文檔編號】A47J36/00GK103892715SQ201210596186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江齊鋒 申請人:江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