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脫水清洗裝置是由殼體、脫水籃組成。脫水籃通過旋轉,利用離心力原理進行脫水。但是脫水籃的固定不穩定,造成脫水籃旋轉時偏心、搖晃等缺陷,嚴重影響了脫水效果和脫水籃的使用壽命。常規漂洗部分,當拖把上的棉條全部浸入水中,由于水的阻力漂洗時非常費力。為此,現有脫水清洗裝置提出了改進方案,使脫水籃旋轉工作更加穩定。通過齒輪減速原理,解決了漂洗時費力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工作穩定,清洗徹底,且增加有擋水設計的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包括殼體、脫水籃、漂洗座和擋水圈,漂洗座可拆離,脫水軸在殼體注塑成型時作為鑲件嵌入到殼體內,脫水軸一端與殼體牢固連接,脫水軸卡件卡套在脫水軸的另一端上,通過脫水軸上的凹臺使二者接合后不易脫離,脫水軸卡件與脫水軸可實現360度轉動,脫水籃套于脫水軸卡件上,使脫水籃以脫水軸為中心,同樣實現360度旋轉。殼體底部設有三個限位扣,漂洗座上對應位置有三個凸臺。所述擋水圈上,在漂洗部分設置了擋水設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脫水籃與殼體的上下兩端卡位,使產品工作時更加穩定;增加了擋水設計;漂洗部分可拆式,清洗更徹底。
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的組裝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包括殼體5、脫水籃2、漂洗座6和擋水圈。漂洗座6可拆離,脫水軸4在殼體5注塑成型時作為鑲件嵌入到殼體5內,脫水軸4 一端與殼體5牢固連接,脫水軸卡件3卡套在脫水軸4的另一端上,通過脫水軸4上的凹臺使二者接合后不易脫離,脫水軸卡件3與脫水軸4可實現360度轉動,脫水籃2套于脫水軸卡件3上,使脫水籃2以脫水軸4為中心,同樣實現360度旋轉。殼體5底部設有三個限位扣,漂洗座6上對應位置有三個凸臺。固定時,只需對準位置,順時針擰到位即可。所述擋水圈上,在漂洗部分設置了擋水設計I。漂洗時水不會從殼體濺出,有效地擋住了濺起的水珠,順著殼體側壁流回殼體內。
權利要求1.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包括殼體(5)、脫水籃(2)、漂洗座(6)和擋水圈,其特征在于:漂洗座(6)可拆離,脫水軸(4)在殼體(5)注塑成型時作為鑲件嵌入到殼體(5)內,脫水軸(4) 一端與殼體(5)牢固連接,脫水軸卡件(3)卡套在脫水軸(4)的另一端上,通過脫水軸(4)上的凹臺使二者接合后不易脫離,脫水軸卡件(3)與脫水軸(4)可實現360度轉動,脫水籃(2)套于脫水軸卡件(3)上,使脫水籃(2)以脫水軸(4)為中心,同樣實現360度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殼體(5)底部設有三個限位扣,漂洗座(6)上對應位置有三個凸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圈上,在漂洗部分設置了擋水設計(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捷式脫水漂洗裝置,包括殼體、脫水籃、擋水圈、漂洗座,脫水籃與殼體間通過脫水軸卡件和脫水軸連接,脫水軸一端直接注入殼體內,另一端外露部分與脫水軸卡件相連,并且脫水軸卡件到位后可旋轉,當脫水籃套在脫水軸卡件上旋轉時,帶動卡件旋轉,而旋轉軸與殼體緊密相連,使脫水籃在旋轉時更加穩定。漂洗座與殼體可分離,通過旋轉卡位結構使漂洗座與殼體輕松組合與分離,使清洗更徹底。在殼體上方增加了擋水圈結構,可以防止脫水和漂洗時水的濺出。
文檔編號A47L13/58GK203000858SQ20122012143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余訓立 申請人:余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