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咖啡機釀造單元和設有該單元的咖啡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咖啡機,尤其涉及一種咖啡機釀造單元。
背景技術:
咖啡機釀造單元是咖啡機的核心部分,而卸料機構往往是咖啡機釀造單元實現自動掉渣的關鍵部件。咖啡機完成一次咖啡釀造后,通常需要卸掉釀造腔內的咖啡原料,以便替換新的咖啡膠囊進行下一次釀造。本領域技術人員已在咖啡渣的卸渣領域做出過許多努力,以期得到更簡單易行的方案。例如,US5259296號公開了一種自動咖啡機,其渣料頂出機構包含多個齒輪、齒條以及頂渣桿等零件,結構復雜,并且成本較高。再如CN102144887號公開了一種自動咖啡機,其包括大齒輪、傳動機構、掉渣機構和掉渣復位機構,通過驅動件和咖啡盒的共同作用實現掉渣和復位的動作,仍然具有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的缺點。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帶有結構更加簡單、效率更高的卸料機構的咖啡機或咖啡機釀造單元。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更加簡單、效率更高的咖啡機釀造單元。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更加簡單、效率更高的咖啡機。為了解決第一個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咖啡機釀造單元,包括容置咖啡膠囊的咖啡兜、用以擠壓咖啡膠囊的釀造頭、卸料機構、和驅動釀造頭與咖啡兜相對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釀造頭與咖啡兜共同圍成釀造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機構包括設于釀造頭上用以夾持和釋放咖啡膠囊的卸料臂、用以使卸料臂復位的復位機構,所述卸料臂一端伸入釀造頭下方,另一端伸出釀造單元外。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卸料臂為兩個,對稱地軸接在釀造頭的兩側,這樣可以使結構進一步簡化,降低制造成本。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復位機構為分別頂至釀造頭和卸料臂的彈簧或彈片。所述復位機構也可以為設在卸料臂轉軸上的扭簧。為方便夾持咖啡膠囊,所述卸料臂伸入釀造頭下方的部分的末端設有用以夾持咖啡膠囊的掛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與釀造頭和第一齒輪連接的第一驅動臂、與釀造頭和第二齒輪連接的第二驅動臂、限定釀造頭直線運動的導滑槽、設于第一齒輪或第二齒輪上的撥軸和與咖啡兜同軸連接并能夠容納撥軸的咖啡3 撥桿ο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與第二齒輪嚙合的驅動手柄。具體地,該驅動手柄包括驅動桿和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在釀造腔打開狀態下能夠抵觸并推動所述卸料臂伸出釀造單元外的部分。進一步的,所述驅動齒輪為扇形結構。一種咖啡機,包括水箱、與水箱連接的加熱裝置、咖啡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機還包括上述的咖啡機釀造單元,其中,所述釀造頭通過加熱裝置與水箱連通,咖啡兜與咖啡液出口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卸料臂實現掉渣功能,能夠在保證穩定可靠的卸渣操作的同時大大節約機器的生成制造成本,相對現有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此外,本實用新型的驅動裝置采用齒輪驅動,將釀造頭的直線移動和咖啡兜的旋轉運動融為一體,便于置放咖啡膠囊,操作簡單,不易出現死點。
圖I為咖啡機釀造單元立體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釀造腔打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釀造腔閉合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掉渣過程結構示意圖;圖5為咖啡膠囊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卸料臂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釀造腔打開狀態下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釀造腔閉合狀態下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如圖I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單元包括相對而置的第一側壁11和第二側壁12,第一側壁11和第二側壁12之間設有釀造頭I、設在釀造頭I下方的咖啡兜3、以及用以夾持和釋放咖啡膠囊4的卸料機構,第一側壁11和第二側壁12上設有驅動釀造頭I和咖啡兜3相對運動的驅動裝置(圖中未顯示)。其中,咖啡兜3用以置放咖啡膠囊4,釀造頭I用以壓緊咖啡膠囊4,釀造頭I與咖啡兜3共同圍成釀造腔。所述釀造腔具有兩種狀態,即閉合和開放狀態,當釀造頭I遠離咖啡兜3時,釀造腔處于開放狀態;當釀造頭I與咖啡兜3緊密接觸時,釀造腔處于閉合狀態。釀造腔在閉合狀態下便可以進行咖啡液的沖泡,為了使釀造咖啡液的熱水能夠充分地與咖啡膠囊內的咖啡粉進行融合,所述釀造頭I下方和咖啡兜3內部分別設有咖啡膠囊刺破裝置,該刺破裝置為錐形狀,可以是一個,也可以同時設置多個。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咖啡膠囊4為果凍狀結構,包括囊體41和密封在囊體41開口上的蓋體42,囊體42開口處設有徑向向外的翻邊,即領圈43。本實施例中的卸料機構包括設在釀造頭I兩側的卸料臂2和卸料臂復位機構,該卸料臂2大致為L狀,卸料臂2通過轉軸軸接在釀造頭I上,卸料臂2的一端伸入釀造頭I下方,另一端伸出釀造單元外,當釀造腔處于閉合狀態時,該卸料臂2能夠伸入到咖啡膠囊4領圈43的下方,將咖啡膠囊4夾持住。所述復位機構一般為分別頂至于釀造頭I和卸料臂2的彈簧或彈片,當然,能夠實現本處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結構也同樣適用于本實用新型,如扭簧,將扭簧套接在卸料臂2與釀造頭I軸接的轉軸上。[0027]本實用新型為了更好地夾持咖啡膠囊4,所述卸料臂2的數量并不局限于2個,也可以設置成3個或3個以上,當卸料臂2為2個時,卸料臂2最好對稱地設置在釀造頭I的兩側;當卸料臂2為3個時,所述3個卸料臂2最好等距離地均勻地設置在釀造頭I上。此外,為了使卸料臂2更加方便夾持咖啡膠囊4,所述卸料臂2深入釀造頭I下方的一端設有掛鉤21,掛鉤21下方為斜面22,該斜面22便于使卸料臂2滑入到咖啡膠囊4領圈43的下方,如圖3、圖4和圖6所示。如圖7、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驅動裝置既可以設置在第一側壁11上,也可以同時設置在第一和第二側壁上,現僅以第一側壁11上的驅動裝置為例進行說明。該驅動裝置包括設在第一側壁11上的兩個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71和第二齒輪72,連接第一齒輪71和釀造頭I的第一驅動臂81,連接第二齒輪72和釀造頭I的第二驅動臂82,與咖啡兜3同軸連接咖啡兜撥桿31,以及撥動咖啡兜撥桿31的撥軸711。具體來說,第一齒輪71通過第一齒輪轉軸安裝在第一側壁11上,第二齒輪72通過第二齒輪轉軸安裝在第一側壁12 上。所述第一驅動臂81的上端與釀造頭I軸接,下端連接在第一齒輪71的偏心圓周上,同理,第二驅動臂82的上端與釀造頭I軸接,下端連接在第二齒輪72的偏心圓周上,同時,為了使釀造頭I在兩驅動臂指引下能夠直線移動,本實施例還在第一側壁11上設有兩導滑槽112。當第一齒輪71和第二齒輪72轉動時,兩驅動臂的下端隨兩齒輪的轉動做弧形運動,而兩驅動臂的上端則因為導滑槽112的限位帶動釀造頭I沿導滑槽112直線移動。為了方便置放咖啡膠囊,本實用新型的咖啡兜3為可旋轉部件,本實施例中與咖啡兜3同軸連接的咖啡兜撥桿31設于兩齒輪下方,并且,咖啡兜撥桿31延伸方向與咖啡兜3開口方向相同,與此同時,在第一齒輪71上還設有撥軸711,該撥軸711從第一齒輪71的周緣延伸出來,相應的,咖啡兜撥桿31上設有容置撥軸711的凹槽,第一齒輪71帶動撥軸711轉動的過程中使撥軸711插入咖啡兜撥桿31的凹槽內,并推動咖啡兜撥桿31轉動,進而帶動咖啡兜3轉動。為了便于驅動兩齒輪轉動,本實施例還設有驅動手柄6,該驅動手柄6軸接在第一側壁I上,包括驅動桿61和驅動齒輪62,驅動齒輪62與第二齒輪72嚙合,旋動驅動桿61,通過驅動齒輪62便可驅動第二齒輪72轉動,并進一步驅動第一齒輪71轉動。該驅動齒輪62既可以設置成齒輪狀,也可以設置成扇形,本實施例為了節省空間,特將驅動齒輪62設置成扇形。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當釀造腔處于打開狀態時,如圖2、圖7所示,所述咖啡兜撥桿在撥軸的作用下旋動咖啡兜,使其開口方向偏離釀造頭的軸線方向,將咖啡膠囊4置于咖啡兜3內,通過旋轉驅動手柄6,使撥軸412推動咖啡兜撥桿51轉動,咖啡兜撥桿51進一步帶動咖啡兜5旋轉,直至咖啡兜5開口方向與釀造頭I相對,繼續旋轉驅動手柄6,釀造頭I與咖啡兜3發生相對運動,最終,釀造腔達到閉合狀態,如圖3、圖8所示。在釀造腔閉合的過程中,所述卸料臂2伸入釀造頭I下方末端的斜面22從咖啡膠囊4領圈43滑過,卸料臂2斜面22受到領圈43的擠壓后開始轉動并擠壓作為復位機構5的彈簧,當卸料臂2末端的掛鉤21伸入領圈43下方后,斜面22上的壓力消失,卸料臂2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掛鉤21便將咖啡膠囊4托住。待咖啡釀造完畢后,反向旋轉驅動手柄6,咖啡兜3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開始向下移動,并逐漸與咖啡膠囊4分離。當釀造腔處于完全打開狀態時,驅動手柄6的扇形驅動齒輪62抵觸并撥動卸料臂2伸出釀造單元外的部分使卸料臂2釋放咖啡膠囊4,完成掉渣工作。當然,如果不使用驅動手柄6驅動,也可以直接手動撥動卸料臂2使其完成掉渣工作。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做出的非實質性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咖啡機釀造單元,包括容置咖啡膠囊(4)的咖啡兜(3)、用以壓緊咖啡膠囊(4)的釀造頭(I )、卸料機構和驅動釀造頭(I)與咖啡兜(3)相對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釀造頭(1)與咖啡兜(3)共同圍成釀造腔,其特征在干,所述卸料機構包括設于釀造頭(I)上用以夾持和釋放咖啡膠囊(4)的卸料臂(2)、用以使卸料臂(2)復位的復位機構(5),所述卸料臂(2)—端伸入釀造頭(I)下方,另一端伸出釀造單元外。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臂(2)為兩個,對稱地軸接在釀造頭(I)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為分別頂至釀造頭(I)和卸料臂(2 )的彈簧或弾片。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5)為套接在卸料臂(2 )與釀造頭(I)軸接轉軸上的扭簧。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臂(2)伸入釀造頭(I)下方的部分的末端設有用以夾持咖啡膠囊(4)的掛鉤(21)。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71)和第二齒輪(72)、與釀造頭(I)和第一齒輪(71)連接的第一驅動臂(81)、與釀造頭(I)和第二齒輪(72)連接的第二驅動臂(82)、限定釀造頭(I)直線運動的導滑槽(112)、設于第一齒輪(71)或第二齒輪(72)上的撥軸(711)和與咖啡兜(3)同軸連接并能夠容納撥軸(711)的咖啡兜撥桿(3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干,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與第二齒輪(72)嚙合的驅動手柄(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干,該驅動手柄(6)包括驅動桿(61)和驅動齒輪(62),所述驅動齒輪(62)在釀造腔打開狀態下能夠抵觸并推動所述卸料臂(2 )伸出釀造單元外的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齒輪(62)為扇形結 構。
10.一種咖啡機,包括水箱、與水箱連接的加熱裝置、咖啡液出ロ,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機還包括權利要求I至9任一所述的咖啡機釀造単元,其中,所述釀造頭通過加熱裝置與水箱連通,咖啡兜與咖啡液出ロ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咖啡機釀造單元,包括容置咖啡膠囊的咖啡兜、用以壓緊咖啡膠囊的釀造頭、卸料機構和驅動釀造頭與咖啡兜相對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釀造頭與咖啡兜共同圍成釀造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機構包括設于釀造頭上用以夾持和釋放咖啡膠囊的卸料臂、用以使卸料臂復位的復位機構,所述卸料臂一端伸入釀造頭下方,另一端伸出釀造單元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卸料臂實現掉渣功能,能夠在保證穩定可靠的卸渣操作的同時大大節約機器的生成制造成本,相對現有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
文檔編號A47J31/36GK202604567SQ20122017019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唐江, 劉中華, 金歡 申請人:美的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