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機器人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工業機器人配套的送料裝置都有針對性,而且是根據零件定制的,存儲、運送零件類型較少,不能適用于變化的零件,如棒料類零件及臺階軸類零件并排緊密放置必須要有一個分揀裝置,工作臺和分揀裝置隨零件都需要變化,通用性差,局限性大。而且普通工業機器人無法對機床卡盤及裝夾部位進行清潔,因此有必要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在機器人爪手部氣缸側面安裝有電磁鐵,可通過電磁鐵將緊密放置的無法抓取的零件吸起,提升后運往放置零件的平臺,此時電磁鐵斷電,機器人手臂上移旋轉到正常爪手位置,就可按正常程序操作。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具有支架,所述支架設于轉動支座上,所述支架內側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通過皮帶驅動被動帶輪,所述被動帶輪設置在轉軸一端,所述轉軸設于支架內且轉軸另一端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電磁鐵。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座上設有夾具吹氣裝置。進一步地,所述夾具吹氣裝置包括座體,所述座體設于安裝座上,所述座體上制有L型吹風孔,所述吹風孔與氣源連通。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I、適用于立體料庫和傳送帶,將緊密放置的工業機器人無法抓取的零件,利用電磁鐵配合抓取,簡便、快捷,準確;2、可配合多軸對工件裝夾部位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空間清潔;3、結構簡單緊湊,利用工業機器人爪手部平臺,通用性更強,調整更方便,節省成本,性價比更高。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I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具有支架1,所述支架I設于轉動支座2上,所述支架I內側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帶輪3,所述主動帶輪3通過皮帶驅動被動帶輪4,所述被動帶輪4設置在轉軸5 —端,所述轉軸5設于支架I內且轉軸5另一端設有安裝座6,所述安裝座6上設有電磁鐵。所述安裝座6上設有夾具吹氣裝置。所述夾具吹氣裝置包括座體7,所述座體7設于安裝座6上,所述座體7上制有L型吹風孔8,所述吹風孔8 —端與氣源連通,另一端對準需清理部位,如卡盤或夾具等。工作原理當擺放的零件9并排緊密放置時,被運送到工業機器人抓取位置,因為零件9緊密在一起,工業機器人無法抓取,故工業機器人爪手部氣缸側面結構內部安裝有電磁鐵,先將一個零件9通電吸住,提升后運往一個放置零件9的平臺,根據平臺位置給電機一脈沖信號,使其轉動相應角度、放置,電磁鐵斷電,工業機器人手臂上移旋轉到正常抓手位置,就可按正常程序操作。另外,一般數控機床夾具或卡盤與零件的接觸面因長時間使用,會堆積很多鐵屑及臟物,會影響加工精度及零件的形位公差,需要人員進行及時清理,
利用夾具吹氣裝置可以隨時進行清理,系統給電機一信號,使夾具吹氣裝置旋轉配合其它軸進行快速、多角度、全方位空間清理。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具有支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設于轉動支座(2)上,所述支架(I)內側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帶輪(3),所述主動帶輪(3)通過皮帶驅動被動帶輪(4),所述被動帶輪(4)設置在轉軸(5) —端,所述轉軸(5)設于支架(I)內且轉軸(5)另一端設有安裝座(6),所述安裝座(6)上設有電磁鐵。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6)上設有夾具吹氣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吹氣裝置包括座體(7),所述座體(7)設于安裝座(6)上,所述座體(7)上制有L型吹風孔(8),所述吹風孔(8)與氣源連通。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工業機器人的輔助手裝置,具有支架,所述支架設于轉動支座上,所述支架內側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上設有主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通過皮帶驅動被動帶輪,所述被動帶輪設置在轉軸一端,所述轉軸設于支架內且轉軸另一端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電磁鐵。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機器人爪手部氣缸側面安裝電磁鐵,可通過電磁鐵將緊密放置的無法抓取的零件吸起,提升后運往放置零件的平臺,此時電磁鐵斷電,機器人手臂上移旋轉到正常爪手位置,就可按正常程序操作。
文檔編號B08B5/02GK202572397SQ20122018852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明者劉朝龍 申請人:劉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