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保炒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鍋,特別涉及一種利于環境衛生的環保炒鍋。
背景技術:
現在餐館和家用的炒鍋很多都是鐵鍋和一些節能鍋,鍋口為一個斷截面狀,鍋體四周為流線型斜面。每次炒菜裝盤 時,傾斜炒鍋會將油汁和菜集中在鍋口,并伴有油汁的溢出。裝完盤后,炒鍋放回平面位置時,由于鍋口是斷截面的形狀,在鍋口留下的油汁會順著斷截面的兩邊向鍋內和鍋外流動,流向鍋外的油汁沿著鍋體外壁最后到達鍋底,這樣就影響了鍋體外壁的清潔,油汁多的話會滴落到灶臺或廚具上,也會影響廚房的衛生。如不及時清洗再次炒菜時,遺留在鍋底的油汁在灶火的高溫燃燒下會散發油煙,并在鍋底形成油垢,對人的健康也有不好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利于環境衛生的環保炒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環保炒鍋,包括鍋體⑴和鍋把手(2),鍋把手
(2)安裝在鍋體(I)的外側壁上,鍋體(I)的鍋口端外側設置有阻油環(3),該阻油環(3)為圓弧形,并位于鍋把手(2)手握方向的右側,且阻油環(3)向下傾斜。大多數人都是右手炒菜,左手掌鍋。本實用新型在炒完菜進行裝盤時,使用者用左手提鍋把手將鍋向右傾斜,右手用鍋鏟將菜盛入盤中,此時菜里的油汁會順著鍋體的圓弧集中到鍋口邊沿,并會有部分溢出附著在鍋口。裝完盤后,放平鍋體,在重力作用下,部分油汁順著鍋體內壁回流,另一部分油汁則沿著阻油環的斜面向下流動,由于阻油環向下傾斜伸出,既能避免溢出的油汁滯留在鍋體外表,防止灶火引燃油汁產生油煙,又能夠保證鍋體外壁的清潔;同時,能讓外溢的油汁在阻油環上滯留一段時間,便于及時清理。作為優選,阻油環(3)與鍋體(I)為一體結構,且阻油環(3)與鍋口所在平面的夾角<10°。這樣阻油環與鍋體之間相連處圓滑,沒有間隙,便于清洗,能夠避免鍋體與阻油環的相連處滋生細菌。同時,由于油汁比重小,阻油環的斜度太大會使油汁流速加快,不利于阻油環的及時清理,還會弄臟灶臺,故將斜面夾角控制在10°以內,以控制油汁的流速,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做阻油環的清潔,創造一個相對干凈清爽的烹調空間。作為優選,阻油環(3)的弧長為鍋口周長的1/3 1/2長,阻油環(3)的中心與鍋口的中心連線垂直于鍋把手(2)。以上結構可保證裝盤時的菜肴都在阻油環的設置范圍內,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菜肴油汁外漏到鍋體外側,即使是在炒鍋中作湯菜,足夠的阻油環弧長也不會在炒鍋傾倒時讓湯汁外溢到鍋體外側,使得本實用新型在烹調任意菜肴時,都能保證廚具外部的清爽,飲食衛生更有保證。作為優選,阻油環(3)寬度為鍋體⑴厚度的2 3倍。阻油環太窄,油汁下降快,清理時間來不及,效果不理想;阻油環太寬,易使鍋體傾斜裝盤時阻油環與碗盤干涉,影響裝盤效率。現行的炒鍋厚度標準為3. 5_,故本實用新型的阻油環的寬度在7 10_為宜,就能為采取清理措施滕出足夠時間。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清洗作業方便,能有效避免因菜肴油汁滯留在鍋體外表造成的油煙污染,能有效保證廚具的清潔以及飲食衛生,具有利于環境衛生的環保作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利于環境衛生的環保炒鍋,可以是平底鍋、圓底鍋或者其它類型的炒鍋,該炒鍋包括鍋體I和鍋把手2,鍋把手2安裝在鍋體I的外側壁上,鍋把手2的安裝位置及安裝方式與現有技術相同,在此不作贅述。在鍋體I的鍋口端外側設置有阻油環3,該阻油環3沿鍋口翻邊成型,并隨鍋口外沿呈圓弧形。阻油環3的中心與鍋口的中心連線垂直于鍋把手2,且阻油環3位于鍋把手2手握方向的右側。作為優選,阻油環3向下傾斜,并與鍋口所在平面有< 10°的夾角,可防止油汁滯留在鍋體外表造成的油煙污染。作為優選,阻油環3弧長為鍋口周長的1/3 1/2長,可有效防止菜肴和油汁從阻油環3兩邊溢出,充分發揮阻油環防止油汁倒流至鍋體外壁的作用。作為優選,阻油環3寬度為鍋體I厚度的2 3倍,由于現行的炒鍋厚度標準為3. 5mm,故本實用新型的阻油環3的寬度在7 IOmm為宜,以便及時清理阻油環3上的油汁。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裝盤時,左手提鍋把手2將鍋向右傾斜,右手用鍋鏟將菜盛入盤中,此時菜里的油汁會集中到鍋口邊沿,并會有部分溢出附著在鍋口,裝完盤后,放平鍋體1,在重力作用下,部分油汁順著鍋體內壁回流,另一部分油汁則沿著阻油環3的斜面向下流動,由于阻油環3的斜面夾角控制在10°以內,減緩了油汁的流速,再加上阻油環3有足夠的寬度,即能為采取清理措施滕出足夠時間。當然,作為等同替換,對習慣使用左手炒菜的人,只要將鍋把手2參照本案例調換180°方向安裝即可,對于其他鍋體厚度大于3. 5mm的炒鍋,參照本案例所采用的阻油環3的寬度也適宜。
權利要求1.一種環保炒鍋,包括鍋體(I)和鍋把手(2),鍋把手(2)安裝在鍋體(I)的外側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鍋體(I)的鍋口端外側設置有阻油環(3),該阻油環(3)為圓弧形,并位于鍋把手(2)手握方向的右側,且阻油環(3)向下傾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保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油環(3)與鍋體(I)為一體結構,且阻油環(3)與鍋口所在平面的夾角< 10°。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環保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油環(3)的弧長為鍋口周長的1/3 1/2長,阻油環(3)的中心與鍋口的中心連線垂直于鍋把手(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保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油環(3)的寬度為鍋體(I)厚度的2 3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保炒鍋,包括鍋體(1)和鍋把手(2),鍋把手(2)安裝在鍋體(1)的外側壁上,在所述鍋體(1)的鍋口端外側設置有阻油環(3),該阻油環(3)為圓弧形,并位于鍋把手(2)手握方向的右側,且阻油環(3)向下傾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清洗作業方便,能有效避免因菜肴油汁滯留在鍋體外表造成的油煙污染,能有效保證廚具的清潔以及飲食衛生,具有保證環境衛生的環保作用。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2636585SQ20122026463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曹明云 申請人:曹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