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量子活性水茶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量子活性水茶壺,具體涉及一種茶壺。
背景技術:
茶壺是一種用于泡茶和斟茶的帶嘴器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茶壺的制作技術、選用材料和茶壺的外形自然會產生變化,因此產生了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茶壺,同時人們對茶壺的功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人們廣泛使用的茶壺只能用于沏茶,無法優化茶水的口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提高·茶水品質的量子活性水茶壺。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量子活性水茶壺,包括壺蓋和壺體,壺體上設置有用于引流的壺嘴和便于握持的把手;所述壺體的底部設置有量子管通環。所述壺體的底部為夾層結構,所述量子管通環設置在夾層結構中。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采用本實用新型中的量子活性水茶壺沏茶,茶壺底部設置的量子管通環作用于水分子團和其它物質分子,大分子團水變為小分子團水,活性增加,使茶水中其它物質的物理特性發生改變,茶水變得更加清新爽口 ;經過量子管通環作用過的水溶解力增強,并呈弱堿性,飲用弱堿性的水,有利于人體健康;量子管通環設置在茶壺底部的夾層結構中,與茶壺融為一體,無需改變茶壺的原本結構,也不會影響茶壺的外觀。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圖;圖中1為壺蓋、2為壺體、3為壺嘴、4為把手、5為量子管通環。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量子活性水茶壺,包括壺蓋I和壺體2,壺體2上設置有用于引流的壺嘴3和便于握持的把手4 ;所述壺體2的底部設置有量子管通環5。作為優選,所述壺體2的底部為夾層結構,所述量子管通環5設置在夾層結構中,與茶壺融為一體,無需改變茶壺的原本結構,也不會影響茶壺的外觀。本實用新型量子活性水茶壺底部設置的量子管通環5為現有技術,由特種信息記憶材料合成,利用特定設備測定和儲存水中水分子及相關物質的分子振動波形,針對水中相關物質的分子振動波形,開發多種超精微振動波,并利用最新的激光技術將這種波儲存在量子管通環5的亞原子級,將量子管通環5安裝于茶壺底部的夾層結構中,超精微振動波被持續恒定地釋放出來,持續作用于大分子團水和其它物質分子。采用本實用新型中的量子活性水茶壺沏茶,茶壺底部設置的量子管通環作用于水分子團和其它物質分子,大分子團水變為小分子團水,活性增加,使茶水中其它物質的物理特性發生改變,茶水變得更加清新爽口 ;經過量子管通環作用過的水溶解力增強,并呈弱堿性,飲用弱堿性的水,有利于人體健康。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量子活性水茶壺,包括壺蓋(I)和壺體(2),壺體(2)上設置有用于引流的壺嘴(3)和便于握持的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2)的底部設置有量子管通環(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量子活性水茶壺,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2)的底部為夾層結構,所述量子管通環(5 )設置在夾層結構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量子活性水茶壺,具體涉及一種茶壺,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優化水質的量子活性水茶壺;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量子活性水茶壺,包括壺蓋和壺體,壺體上設置有用于引流的壺嘴和便于握持的把手;所述壺體的底部設置有量子管通環,所述壺體的底部為夾層結構,所述量子管通環設置在夾層結構中;本實用新型廣泛適用于日常生活中。
文檔編號A47G19/14GK202681400SQ2012202948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王喜威, 喻仲勛 申請人:山西琦騰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