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拼接式砧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切菜用的砧板,尤其是用拼接式的砧板,屬于一種廚房用具。
背景技術:
傳統的砧板是用整塊木料加工而成,它選用的木料結實,重量重,也即加工砧板木料選用較為特殊的木料。普通木料無法制作,因而大面積的木料來源有限,資源較為緊張。這些木料通常來自于幾十年、甚至于幾百年生長而成的珍貴樹木,其成本高,制作加工工藝復雜。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砧板原料的選擇有了拓寬,如用無毒高分子化工原料加工而成的塑料砧板。但使用木制砧板為人們傳統的習慣,要改變其使用重量輕而體積薄的塑料砧板,難免會在心理上接收不了,另外塑料砧板在使用上明顯不如木制砧板結實、可靠的感覺,這些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用其它材料制作砧板在日常生活中的推廣應用。`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采用拼接方式將條塊狀的板料組成板狀的拼接式砧板。它主要由條塊狀板料相互拼接而成一塊狀內板,其特征在于該內板的上下兩端部分別用凹凸條槽結構相接有與內板相同寬度的框條。所述的內板與框條分別通過至少一個螺釘連接固定。所述的螺釘外部孔槽內覆蓋有塑料鉚釘。所述的砧板一端部開設有一圓弧形缺口。所述的站'板一端部設有與圓弧形缺口相對應的提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僅能保留板狀結構的砧板,尤其是可以制作木制砧板,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保留了傳統砧板的使用優勢,減少了森林資源的浪費,擴大了使用范圍。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塊狀內板2,該內板2的上下兩端部分別用凹凸條槽結構8相接有與內板2相同寬度的框條3 ;所述的內板2由條塊狀板料I相互拼接而成。如圖3所示,所述的內板2與各框條3之間分別通過至少一個螺釘4連接固定。內板2與框條之間可分別通過在中央設置一枚螺釘固定,也可以分別在兩邊對稱的設置有兩枚螺釘固定。所述的螺釘4安裝孔頂部覆蓋有鉚釘5,起到美觀作用。所述的鉚釘可以是塑料的,也可以是竹木的。這樣設置是為了使砧板更加牢固,不容易變形和開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砧板一端部開設有一圓弧形缺口 6。所述的砧板一端部中央設有與圓弧形缺口 6相對應的鐵制提手7。圓弧形缺口 6與提手7的弧形首尾相接組合成一個可供人體手部提拉的圓形空間,以方便使用時拿放。為了加強構成內板2的條塊狀板料I中間的拼接牢度,本實用新型在內板2與框條之間的嵌合處涂布有無毒膠水并粘連。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內板2也可以用不同顏色或圖紋的條塊狀板料I拼接而成。本實用新型用條塊狀板料拼接成內板,可以擴大原料的來源,降低材料成本,節約材料,它們在拼接后兩頭不易開裂,不變形且平整;在內板的四周用框條制作成外框的框架,因采用凹凸條槽結構嵌合連接,可顯著增加拼接的牢度。本實用新型除了采用木質條塊 板料拼接成砧板,還可以選用竹條或塑膠等材料;所選用的拼接材料可以是不同顏色的,當相互拼接成內板后,其內板的板面上可以形成各種顏色或圖案。
權利要求1.一種拼接式砧板,它包括有一塊狀內板(2),其特征在于該內板(2)的上下兩端部分別用凹凸條槽結構(8)相接有與內板(2)相同寬度的框條(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拼接式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板(2)由條塊狀板料(I)相互拼接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拼接式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板(2)與各框條(3)之間通過至少一個螺釘(4 )連接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拼接式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釘(4)安裝孔頂部覆蓋有鉚釘(5)。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拼接式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砧板一端部開設有一圓弧形缺口(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拼接式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砧板一端部設有與圓弧形缺口(6)相對應的提手(7)。
專利摘要一種拼接式砧板,它包括有一塊狀內板,該內板的上下兩端部分別用凹凸條槽結構相接有與內板相同寬度的框條;所述的內板由條塊狀板料相互拼接而成;所述的內板與框條分別通過至少一個螺釘連接固定;所述的螺釘外部孔槽內覆蓋有鉚釘;所述的砧板一端部開設有一圓弧形缺口;所述的砧板一端部設有與圓弧形缺口相對應的提手;它具有不僅保留了板狀結構砧板的優點,尤其是可以制作木制砧板,而且還有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保留了傳統砧板的使用優勢,減少了森林資源的浪費,擴大了使用范圍等特點。
文檔編號A47J47/00GK202714755SQ20122032605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
發明者徐紀芳 申請人:杭州振發木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