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餐具,尤其是涉及ー種結構新穎、能放置筷子的碗。
背景技術:
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餐具之一?,F在,人們使用的碗通常功能比較單一,只是用來盛放食物的器具,然而在使用碗的同時往往也需要使用筷子,將筷子放在普通的腕上很容易滑落,而將筷子放在餐桌上又不太衛生。因此,ー種新型的,能夠放置筷子,且具備防滑功能的碗成為了方便人們生活的用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穎的、能夠放置筷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ー種碗,包括碗沿、碗壁及碗底,所述的碗沿上開設有兩個放置篌子的缺ロ。所述的缺ロ之間的距離大于零小于碗沿的直徑。所述的缺ロ之間的距離優選為碗沿的半徑。所述的缺ロ為半圓形、圓弧形或方形。半圓形缺ロ的半徑為0. 5 2cm。圓弧形缺ロ的深度為0. 5 2cm,圓弧形缺ロ的寬度為I 3cm。方形缺ロ的寬度為0. 5 3cm,方形缺ロ的深度為0. 5 2cm。所述的碗底上表面設有螺旋狀凸起。所述的碗壁外表面設有防滑紋。所述的碗沿向外微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實用性強,能夠放置筷子,且外表面設有防滑紋,使用方便。
圖1為實施例1的碗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的碗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2的碗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3的碗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ー種碗,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包括碗沿2、碗壁I及碗底3,碗沿2上開設有兩個放置筷子的缺ロ 4。缺ロ 4之間的距離大于零小于碗沿2的直徑。本實施例中缺ロ 4之間的距離為碗沿2的半徑。缺ロ 4為半圓形、圓弧形或方形,本實施例中缺ロ 4為半圓形。半圓形缺ロ 4的半徑為0. 5 2cm,本實施例中缺ロ 4的半徑為1cm。碗底3上表面設有螺旋狀凸起31。碗壁I外表面設有防滑紋。碗沿2向外微翹。實施例2ー種碗,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碗沿2、碗壁I及碗底3,碗沿2上開設有兩個放置筷子的缺ロ 4。缺ロ 4之間的距離大于零小于碗沿2的直徑。本實施例中缺ロ 4之間的距離為碗沿2的直徑的1/3。缺ロ 4為方形,方形缺ロ 4的寬度為0. 5 3cm,方形缺ロ 4的深度為0. 5 2cm。碗底3上表面設有螺旋狀凸起31。碗壁I外表面設有防滑紋。碗沿2向外微翅。實施例3ー種碗,結構如圖4所示,包括碗沿2、碗壁I及碗底3,碗沿2上開設有兩個放置筷子的缺ロ 4。缺ロ 4之間的距離大于零小于碗沿2的直徑。本實施例中缺ロ 4之間的距離為碗沿2的直徑的2/3。缺ロ 4為圓弧形,圓弧形缺ロ 4的深度為0. 5 2cm,圓弧形缺ロ 4的寬度為I 3cm。碗底3上表面設有螺旋狀凸起31。碗壁I外表面設有防滑紋。碗沿2向外微翹。
權利要求1.一種碗,包括碗沿、碗壁及碗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沿上開設有兩個放置篌子的缺口,所述的缺口之間的距離大于零小于碗沿的直徑,所述的碗壁外表面設有防滑紋,所述的碗底上表面設有螺旋狀凸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之間的距離優選為碗沿的半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為半圓形、圓弧形或方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碗,其特征在于,半圓形缺口的半徑為O.5 2c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碗,其特征在于,圓弧形缺口的深度為O.5 2cm,圓弧形缺口的寬度為I 3cm。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碗,其特征在于,方形缺口的寬度為O.5 3cm,方形缺口的深度為O. 5 2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沿向外微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碗,包括碗沿、碗壁及碗底,碗沿上開設有兩個放置筷子的缺口,缺口之間的距離大于零小于碗沿的直徑,缺口為半圓形、圓弧形或方形,碗底上表面設有螺旋狀凸起,碗壁外表面設有防滑紋,碗沿向外微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實用性強,能夠放置筷子,且外表面設有防滑紋,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G19/02GK202858633SQ20122040754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陸新畬 申請人:上海早陸晚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