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兩面焊接發熱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新型兩面焊接發熱盤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兩面焊接發熱盤。
背景技術:
[0002]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水壺、咖啡壺一般都會含有這樣的發熱裝置,即有不銹鋼 盤和發熱管組成,不過傳統的方式發熱管和不銹鋼盤的連接方式都是單面接觸并焊接連 接,這種結構方法的缺點是傳熱面積小,加熱時間長,熱效率低。發明內容[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0004]一種新型兩面焊接發熱盤,由發熱管和不銹鋼圓盤組成,所述發熱管為“C”型,所 述不銹鋼圓盤的底面中心設有圓形凸起,圓形凸起外圍設有環形凸起,所述發熱管置于環 形凸起和圓形凸起之間形成的圓形凹槽內,發熱管同時與不銹鋼圓盤的底面以及環形凸起 的內側面接觸并且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0005]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增大了發熱管的傳熱面積,大大縮短了加熱的 時間,提聞了熱效率。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分解圖。[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0008]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結構的截面圖。[0009]圖中標號為[0010]1、發熱管;2、不銹鋼圓盤;3、圓形凸起[0011]4、環形凸起;21、底面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 的界定。[0013]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新型兩面焊接發熱盤,由發熱管I和不銹鋼圓盤2組成, 所述發熱管I為“C”型,所述不銹鋼圓盤2的底面21中心設有圓形凸起3,圓形凸起3外圍 設有環形凸起4,所述發熱管I置于環形凸起4和圓形凸起3之間形成的圓形凹槽內,發熱 管I同時與不銹鋼圓盤2的底面21以及環形凸起4的內側面接觸并且通過焊接方式固定 連接。[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發熱盤通過兩面焊接發熱管1,增大了發熱管I的傳熱面積,大大 縮短了加熱的時間,提高了熱效率。[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兩面焊接發熱盤,由發熱管和不銹鋼圓盤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管為“C”型,所述不銹鋼圓盤的底面中心設有圓形凸起,圓形凸起外圍設有環形凸起,所述發熱管置于環形凸起和圓形凸起之間形成的圓形凹槽內,發熱管同時與不銹鋼圓盤的底面以及環形凸起的內側面接觸并且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兩面焊接發熱盤,由發熱管和不銹鋼圓盤組成,所述發熱管為“C”型,所述不銹鋼圓盤的底面中心設有圓形凸起,圓形凸起外圍設有環形凸起,所述發熱管置于環形凸起和圓形凸起之間形成的圓形凹槽內,發熱管同時與不銹鋼圓盤的底面以及環形凸起的內側面接觸并且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增大了發熱管的傳熱面積,大大縮短了加熱的時間,提高了熱效率。
文檔編號A47J36/24GK202820985SQ20122042171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明者安利 申請人:中山金輪五金電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