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碗體防燙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碗體防燙圈,屬于日常用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當碗里有剛燒好的飯菜、湯時,碗會變的很燙,用手直接去拿容易燙傷,人們通常會使用抹布包裹碗體來轉移,這種方式由于抹布很不衛生,用抹布直接接觸碗體,會給食品衛生安全帶來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碗體防燙圈,能夠容易的端起碗體,安全衛生,不燙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一種碗體防燙圈,包括由柔性材質制成的防燙圈本體,所述防燙圈本體兩邊對稱安裝有提手,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所述防燙圈本體內側與碗體接觸處設有防滑紋。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技術方案前述的碗體防燙圈,所述防燙圈上還設有由ー對搭扣組件組成的長度調節裝置,用以適應不同規格的碗體。進ー步的,前述的碗體防燙圈,所述防滑圈本體內側的防滑紋為波紋狀或網格狀,保證了防滑圈本體與碗體有足夠的接觸摩擦力,不易發生滑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防燙圈套在碗體的外側,由提手端起碗體,在防燙圈內側設置防滑紋,保證了在端運過程中的穩定性,具有安全衛生、適應范圍廣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碗體防燙圈,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由柔性材質制成的防燙圈本體1,所述防燙圈本體兩邊對稱安裝有提手2,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所述防燙圈本體內側與碗體接觸處設有波紋狀防滑紋4 ;所述防燙圈上還設有由一對搭扣組件組成的長度調節裝置3。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先根據碗體的大小將防燙圈調節至合適的大小,然后從碗底向上套入,再用雙手提起提手,即可實現碗體的端起轉運,方便快捷,簡單實用。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 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碗體防燙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柔性材質制成的防燙圈本體,所述防燙圈本體兩邊對稱安裝有提手,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所述防燙圈本體內側與碗體接觸處設有防滑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碗體防燙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燙圈上還設有由一對搭扣組件組成的長度調節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碗體防燙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圈本體內側的防滑紋為波紋狀或網格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碗體防燙圈,包括由柔性材質制成的防燙圈本體,所述防燙圈本體兩邊對稱安裝有提手,在所述提手上包覆有防滑套;所述防燙圈本體內側與碗體接觸處設有防滑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防燙圈套在碗體的外側,由提手端起碗體,在防燙圈內側設置防滑紋,保證了在端運過程中的穩定性,具有安全衛生、適應范圍廣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G19/02GK202874767SQ201220578949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劉亞寧, 蘇曉中 申請人:劉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