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
背景技術:
目前,家用的放置筷子的器具都是插籠式或是躺放式的盒子,但由于筷子在洗刷過后,上面都附著有很多水分未干,直接插放到盒子里后更不易于水的蒸發,時間一長,盒子內底部存有積水,容易滋生細菌,不利于人們身體的健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內部干凈衛生,不會產生細菌,利于人們生活健康的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包括后壁、底壁和兩側壁,所述底壁上表面自后往前向下傾斜,在底壁上以及兩側壁之間對稱固定設置有兩個支撐板,支撐板頂部對應設置有多個放置筷子的凹槽,兩個支撐板之間、每個支撐板和相應的側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所述兩偵_內側之間的距離小于筷子的長度。所述凹槽兩個為一組,且有多組,組與組之間的間距大于組內兩凹槽之間的距離。所述后壁和兩側壁上均設有通氣孔。所述后壁、底壁和兩側壁為一體成型。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在結構上,本實用新型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包括后壁、底壁和兩側壁以及兩支撐板,結構簡單,底壁上表面自后往前向下傾斜,兩支撐板之間、支撐板和相應的側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便于從筷子上流下的水的排出,支撐板頂部設有放置筷子的凹槽,筷子的兩端擔放在支撐板上,不會滾動下來;本實用新型內部不會存在積水,防止了細菌的滋生,干凈衛生,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2、在結構上,本實用新型所述凹槽兩個為一組,且有多組,組與組之間的間距大于組內兩凹槽之間的距離,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筷子固定放置在某一組上,不會混合在一起,而且,還便于區分和識別,使用方便,并且實用。3、在結構上,本實用新型所述后壁和兩側壁上均設有通氣孔,加強容器內空氣的流通,加速筷子上水分的蒸發,保持容器內干燥,進一步防止細菌的滋生。4、綜上,本實用新型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結構簡單,容器內干凈衛生,不會滋生細菌,有利于人們身體健康,并且方便、實用,適于推廣實施。附圖及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所示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的左視結構示意圖;[0018]圖3為圖2所示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序號:1、后壁,2、底壁,3、側壁,4、支撐板,5、凹槽,6、排水通道,7、通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
圖1至圖3,圖中,本實用新型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包括后壁1、底壁2和兩側壁3,所述底壁上表面自后往前向下傾斜,在底壁上以及兩側壁之間對稱固定設置有兩個支撐板4,支撐板頂部對應設置有多個放置筷子的凹槽5,兩個支撐板之間、每個支撐板和相應的側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6,所述兩側壁內側之間的距離小于筷子的長度。所述凹槽兩個為一組,且有多組,組與組之間的間距大于組內兩凹槽之間的距離。所述后壁和兩側壁上均設有通氣孔7。所述后壁1、底壁2和兩側壁3為一體成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包括后壁、底壁和兩側壁,其特征是:所述底壁上表面自后往前向下傾斜,在底壁上以及兩側壁之間對稱固定設置有兩個支撐板,支撐板頂部對應設置有多個放置筷子的凹槽,兩個支撐板之間、每個支撐板和相應的側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所述兩側壁內側之間的距離小于筷子的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凹槽兩個為一組,且有多組,組與組之間的間距大于組內兩凹槽之間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后壁和兩側壁上均設有通氣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后壁、底壁和兩側壁為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包括后壁、底壁和兩側壁,所述底壁上表面自后往前向下傾斜,在底壁上以及兩側壁之間對稱固定設置有兩個支撐板,支撐板頂部對應設置有多個放置筷子的凹槽,兩個支撐板之間、每個支撐板和相應的側壁之間形成排水通道,所述兩側壁內側之間的距離小于筷子的長度。本實用新型放置筷子的衛生容器結構簡單,容器內干凈衛生,不會滋生細菌,有利于人們身體健康,并且方便、實用,適于推廣實施。
文檔編號A47G21/00GK203000334SQ20122065616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4日
發明者張淳皓 申請人:張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