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手動出液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用器皿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動出液壺。
背景技術:
液用壺作為茶壺、酒壺、飲料壺、咖啡壺的應用已為公知,早期的液用壺如茶壺,需用手傾斜出液壺,再壓住壺蓋,從而倒出液體,此種茶壺操作很不方便,且容易燙傷手。中國專利號:200920136435.3 —種手動出液壺,包括座體和壺體,所述座體設有由高至低的液體通道,壺體設于座體上,壺體的底部設有與液體通道連通的出液口,壺體內側設有導向座,一連桿可上下移動地設于導向座內,連桿的下端與出液口所在位置的壺體上分別設有極性相反的磁鐵,所述壺體上設有壺蓋,壺蓋中間設有貫穿壺蓋上下表面的壓桿,壓桿下端正對連桿上端,籍由連桿與壺體上兩個磁鐵的吸合或分離來關閉或打開壺體上的出液口。此種液用壺在操作上的確帶來了方便,但是此種結構復雜,零部件多,生產、安裝環節也跟著增多,造成生產成本增多;由于導向座、連桿設于壺體內部,占用空間,使壺體的容量減少。
發明內容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壺體容量大、斟液控制方便的手動出液壺。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種手動出液壺,包括壺體和底座,所述壺體底部設有出液口,所述壺體的出液口向下延伸于壺體底部形成一中空凸臺,所述中空凸臺的自由端上設有一密封該中空凸臺的擋板,該擋板上開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上方設有可移動的球體,所述底座上設有出液通道,所述底座上位于出液通道的進液口處設有與壺體的中空凸臺相適配的凹臺,所述壺體通過中空凸臺與底座上的凹臺相配合可轉動設置,當壺體的出液口處于閉合狀態時,所述擋板的通孔與出液通道的進液口相導通,所述球體封住擋板的通孔并部分凸出擋板伸入底座上出液通道的進液口,當壺體相對底座水平轉動時,所述底座上的出液通道進液口周沿頂起球體使壺體的出液口經擋板的通孔與底座上的出液通道進液口導通。進一步的,所述壺體底部的中空凸臺外側壁上設有凸條,所述底座的凹臺內側壁上設有導向槽,該凸條與導向槽相配合用于控制壺體相對底座水平轉動的幅度。進一步的,所述壺體底部的出液口上設有過濾網。更進一步的,所述壺體底部的中空凸臺內側壁遠離擋板的一端設有環形凸條,所述過濾網通過扣鉤固設于中空凸臺的環形凸條上。進一步的,所述壺體底部的中空凸臺內側壁靠近擋板的一端設有環形凸條,所述擋板通過扣鉤固設于中空凸臺的環形凸條上,所述擋板與中空凸臺之間套設有密封環。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壺體出液口處設置一通過手動轉動壺體即可控制壺體出液口與出液通道的導通或截止,使用方便;而壺體內無需設置導向座、連桿等,使得壺體容量大,其整體結構設計簡單、零部件少,加工方便、斟茶或倒飲料過程可手動快速控制,適合在各種環境和人群中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壺體出液口與出液通道截止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壺體出液口與出液通道導通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考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手動出液壺,包括壺體1、底座2和杯子3,所述壺體I底部設有出液口,所述壺體I的出液口向下延伸于壺體底部形成一中空凸臺
4,所述中空凸臺4的自由端上設有一密封該中空凸臺4的擋板5,所述壺體I底部的中空凸臺4內側壁靠近擋板5的一端設有環形凸條401,所述擋板5通過扣鉤7固設于中空凸臺4的環形凸條401上,所述擋板5與中空凸臺4之間套設有擁有加強擋板5與中空凸臺4密封的密封環8,該擋板5上開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上方設有可移動的球體6,所述壺體I底部的出液口上設有過濾網9,所述壺體I底部的中空凸臺4內側壁遠離擋板5的一端設有環形凸條402,所述過濾網9通過扣鉤10固設于中空凸臺4的環形凸條402上,所述底座2上設有出液通道201,所述底座2上位于出液通道201的出液口下方設有放置杯子3的平臺,所述底座2上位于出液通道201的進液口處設有與壺體I上的中空凸臺4相適配的凹臺202,所述壺體I通過中空凸臺4與底座2上的凹臺202相配合可轉動設置,當壺體I的出液口處于閉合狀態時,所述擋板5的通孔與出液通道201的進液口相導通,所述球體6封住擋板5的通孔并部分凸出擋板5伸入底座2上出液通道201的進液口,當壺體I相對底座2水平轉動時,所述底座2上的出液通道201進液口周沿頂起球體6使壺體I的出液口經擋板5的通孔與底座2上的出液通道201進液口導通,所述壺體I底部的中空凸臺4外側壁上設有凸條403,所述底座2的凹臺202內側壁上設有導向槽,該凸條403與導向槽相配合用于控制壺體相對底座水平轉動的幅度,方便控制壺體與底座配合的整個出液通道的導通或截止。使用時,在壺體I內填充液體,如泡好茶水,將杯子3放置在底座2上出液通道201出液口的下方平臺上,轉動壺體1,即將壺體I相對與底座水平轉動,此時底座2上的出液通道201進液口周沿頂起球體6使壺體I的出液口經擋板5的通孔與底座2上的出液通道201進液口導通,使得茶水倒進杯子3,杯子3內的茶水要到滿時,逆向轉動壺體I回到初始轉動位,使得壺體回到初始封閉狀態。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壺體出液口處設置一通過手動轉動壺體即可控制壺體出液口與出液通道的導通或截止,使用方便;而壺體內無需設置導向座、連桿等,使得壺體容量大,其整體結構設計簡單、零部件少,加工方便、斟茶或倒飲料過程可手動快速控制,適合在各種環境和人群中使用。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出液壺,包括壺體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底部設有出液口,所述壺體的出液口向下延伸于壺體底部形成一中空凸臺,所述中空凸臺的自由端上設有一密封該中空凸臺的擋板,該擋板上開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上方設有可移動的球體,所述底座上設有出液通道,所述底座上位于出液通道的進液口處設有與壺體的中空凸臺相適配的凹臺,所述壺體通過中空凸臺與底座上的凹臺相配合可轉動設置,當壺體的出液口處于閉合狀態時,所述擋板的通孔與出液通道的進液口相導通,所述球體封住擋板的通孔并部分凸出擋板伸入底座上出液通道的進液口,當壺體相對底座水平轉動時,所述底座上的出液通道進液口周沿頂起球體使壺體的出液口經擋板的通孔與底座上的出液通道進液口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出液壺,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底部的中空凸臺外側壁上設有凸條,所述底座的凹臺內側壁上設有導向槽,該凸條與導向槽相配合用于控制壺體相對底座水平轉動的幅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出液壺,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底部的出液口上設有過濾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動出液壺,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底部的中空凸臺內側壁遠離擋板的一端設有環形凸條,所述過濾網通過扣鉤固設于中空凸臺的環形凸條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出液壺,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底部的中空凸臺內側壁靠近擋板的一端設有環形凸條,所述擋板通過扣鉤固設于中空凸臺的環形凸條上,所述擋板與中空凸臺之間套設有密封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液用器皿領域,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壺體容量大、斟液控制方便的手動出液壺,包括壺體和底座,所述壺體底部設有出液口,所述壺體的出液口向下延伸于壺體底部形成一中空凸臺,所述中空凸臺的自由端上設有一密封該中空凸臺的擋板,該擋板上開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上方設有可移動的球體,所述底座上設有出液通道,所述底座上位于出液通道的進液口處設有與壺體的中空凸臺相適配的凹臺,所述壺體通過中空凸臺與底座上的凹臺相配合可轉動設置,當壺體相對底座水平轉動時,所述底座上的出液通道進液口周沿頂起球體使壺體的出液口經擋板的通孔與底座上的出液通道進液口導通。
文檔編號A47G19/14GK203059156SQ20122065982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4日
發明者王建忠 申請人:王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