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不停電作業割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不停電作業割刀。
背景技術:
輸電架空線路周邊環境復雜,在春秋季等大風天氣時,時常會出現異物裹纏導線引發電網事故的危急缺陷。現有處理方式多采用人員登塔,用相應電壓等級絕緣桿去除異物,而一些異物,如條幅、塑料布等,容易裹纏導線上線夾、防振錘,用絕緣桿去除時,比較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快速處理輸電線路異物的不停電作業割刀。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停電作業割刀,包括:絕緣刀柄部;刀頭部,設置在絕緣刀柄部的第一端。進一步地,絕緣刀柄部長度可調地與刀頭部相連接。進一步地,絕緣刀柄部包括:第一刀桿,第二刀桿,與第一刀桿螺紋連接。進一步地,刀頭部與第一刀桿的第一端相連接;第二刀桿與第一刀桿的第二端相連接。進一步地,絕緣刀柄部為一體式的刀桿。進一步地,刀頭部具有鋸齒形刀刃。應用本實用新型的不停電作業割刀,包括絕緣刀柄部和設置在該絕緣刀柄部上的刀頭部。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手握不停電作業割刀的絕緣刀柄部,利用刀頭部清除裹纏在輸電線路上的塑料布、塑料薄膜、橫幅等異物,從而能快速處理輸電線路異物隱患,避免了因為異物裹纏導線而引發的電網事故。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不停電作業割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停電作業割刀,包括絕緣刀柄部10和刀頭部20。其中,刀頭部20設置在絕緣刀柄部10的第一端。不停電作業割刀包括絕緣刀柄部10和設置在該絕緣刀柄部10上的刀頭部20。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手握不停電作業割刀的絕緣刀柄部10,利用刀頭部20清除裹纏在輸電線路上的塑料布、塑料薄膜、橫幅等異物,從而能快速處理輸電線路異物隱患,避免了因為異物裹纏導線而引發的電網事故。針對不同輸電桿塔類型以及異物的位置,選擇合理的絕緣刀柄部10的長度。對各種異物的材質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塑料布、塑料薄膜、橫幅等,從而選取較為合適的刀頭部20。絕緣刀柄部10可以制作成一體式,一體式的絕緣刀柄部10的刀柄剛度較好、成本較低。絕緣刀柄部10可以制作成分體式,以適應不同高度的輸電桿。優選地,絕緣刀柄部10長度可調地與刀頭部20相連接。如圖1所示,優選地,絕緣刀柄部10包括第一刀桿11和第二刀桿12,第一刀桿11與第二刀桿12螺紋連接。刀頭部20與第一刀桿11的第一端相連接,第二刀桿12與第一刀桿11的第二端相連接。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第一刀桿11與第二刀桿12連接的長度可以調整。為了更快捷更有效地去除異物,優選地,刀頭部20具有鋸齒形刀刃。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快速處理輸電線路異物隱患,避免了因為異物裹纏導線而引發的電網事故。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不停電作業割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絕緣刀柄部(10); 刀頭部(20),設置在所述絕緣刀柄部(10)的第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電作業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刀柄部(10)長度可調地與所述刀頭部(20 )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不停電作業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刀柄部(10)包括: 第一刀桿(11); 第二刀桿(12),與所述第一刀桿(11)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停電作業割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頭部(20)與所述第一刀桿(11)的第一端相連接; 所述第二刀桿(12)與所述第一刀桿(11)的第二端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電作業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刀柄部(10)為一體式的刀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停電作業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部(20)具有鋸齒形刀刃。
專利摘要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停電作業割刀,包括絕緣刀柄部;刀頭部,設置在絕緣刀柄部的第一端。本實用新型的不停電作業割刀,包括絕緣刀柄部和設置在該絕緣刀柄部上的刀頭部。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手握不停電作業割刀的絕緣刀柄部,利用刀頭部清除裹纏在輸電線路上的塑料布、塑料薄膜、橫幅等異物,從而能快速處理輸電線路異物隱患,避免了因為異物裹纏導線而引發的電網事故。
文檔編號B08B1/00GK202964670SQ20122068978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張建光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北京市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