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電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炊具,特別是一種電鍋。
二背景技術:
專利201210134209.8公布了一種能去油去渣的鍋,該鍋的結構用于電鍋時,需對現有的電鍋進行改進。
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電鍋。專利201210134209.8公布了一種能去油去渣的鍋,該鍋包括濾網4,出湯裝置5,出湯口 6,進湯口 7,防堵網8,填充支架9,填充支架手柄10,管狀通道11,濾網手柄12,出湯裝置5裝在鍋體的鍋壁靠近鍋底處,出湯裝置5將湯從鍋體內引出鍋外。該鍋的結構用于電鍋時,需對現有的電鍋進行改進。電鍋有內鍋,外鍋和外殼,專利201210134209.8公布的一種能去油去渣的鍋應用于電鍋時,電鍋的內鍋就是該鍋的鍋體,出湯裝置5與內鍋連接。由于內鍋外還有外鍋和外殼,所以,需要對外鍋和外殼進行改進,才能將湯從內鍋引出來。一種改進的電鍋,它包括內鍋1,外殼14,夕卜鍋15,發熱盤16,鍋柄2,鍋蓋3,濾網4,出湯裝置5。改進一:在外鍋的鍋壁和外殼的殼壁上分別開一孔,出湯裝置5穿過上述各孔,露在外殼之外。這樣,內鍋里的湯就通過出湯裝置5流到外殼之外的接湯容器里了。當內鍋I開有觀察窗13時,在外鍋15上開一觀察孔17,并在外殼14上也開有觀察窗13。電鍋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包括:內鍋(I),鍋柄⑵,鍋蓋⑶,出湯裝置(5),外鍋的鍋身(21),扣點(22),上外殼(20),下部分包含:底座(23),發熱盤(16),控制電路,外鍋鍋底(25),下外殼(27),鎖緊扣(26)。由于出湯裝置5將內鍋,外鍋,外殼串在一起,若要將鍋內的湯倒出來時,只能將整個鍋端起來才能倒,這樣就比較費力。對于這個問題的優化方案是,將電鍋分為上下兩部分,需要將鍋內的湯倒出來時,只將上半部分端起來倒湯,這樣就輕很多。上部分包括:內鍋1,鍋柄2,鍋蓋3,出湯裝置5,外鍋的鍋身21,扣點22,上外殼20 (上外殼20指的是不包含裝有控制面板24的那部分外殼)。下部分包含:底座23,發熱盤16,控制電路,外鍋鍋底25,下外殼27 (下外殼27指的是含有控制面板24的那部分外殼),鎖緊扣26。使用時,將上外殼20立在底座23和下外殼27上,外鍋的鍋身21立在外鍋鍋底25上,鎖緊扣26扣住扣點22,將上下兩部分固定在一起;倒湯時,將鎖緊扣26從扣點22處解除,將上部分端起即可倒湯。改進二:在外鍋15的鍋壁上開一缺口 28,并在與外鍋鍋壁所開缺口相對應的外殼14的殼壁上開一缺口 28,出湯裝置5通過上述所開缺口露在外殼之外。外鍋鍋壁所開缺口起始于鍋壁靠近外鍋鍋底處,向上貫穿外鍋鍋口 ;外殼殼壁所開缺口起始于殼壁靠近外殼殼底處,向上貫穿外殼殼口。缺口 28的寬度大于出湯裝置5的直徑。這樣,不僅出湯裝置5可通過缺口露在外殼之外,而且,在需要將內鍋I里的湯倒出來時,只需要把內鍋I連同出湯裝置5從外鍋和外殼里取出來即可。
四
附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改進的電鍋改進一的側視剖面圖。附圖2,是對一種改進的電鍋改進一優化后將其分為上下兩部分的側視剖面圖。附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改進的電鍋改進二的正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該鍋的細節及工作情況。該電鍋包括內鍋1,外殼14,外鍋15,發熱盤16,鍋柄2,鍋蓋3,濾網4,出湯裝置5。改進一:如圖1所示,在外鍋的鍋壁和外殼的殼壁上分別開一孔,出湯裝置5穿過上述各孔,露在外殼14之外。作為優化,為減輕鍋體重量,將電鍋分為上下兩部分,如圖2所示,上部分包括:內鍋1,鍋柄2,鍋蓋3,出湯裝置5,外鍋的鍋身21,扣點22,上外殼20 (上外殼20指的是不包含裝有控制面板24的那部分外殼)。下部分包含:底座23,發熱盤16,控制電路,外鍋鍋底25,下外殼27 (下外殼27指的是含有控制面板24的那部分外殼),鎖緊扣26。使用時,將上外殼20立在底座23和下外殼27上,外鍋的鍋身21立在外鍋鍋底25上,鎖緊扣26扣住扣點22,將上下兩部分固定在一起;倒湯時,將鎖緊扣26從扣點22處解除,將上部分端起即可倒湯。改進二:如圖3所示,在外鍋15的鍋壁上開一缺口 28,并在與外鍋鍋壁所開缺口相對應的外殼14的殼壁上開一缺口 28,出湯裝置5通過上述所開缺口露在外殼之外。外鍋鍋壁所開缺口起始于鍋壁靠近外鍋鍋底處,向上貫穿外鍋鍋口 ;外殼殼壁所開缺口起始于殼壁靠近外殼殼底處,向上貫穿外殼殼口,缺口的寬度大于出湯裝置5的直徑。這樣,不僅出湯裝置5可通過缺口 28露在外殼之外,而且,在需要將內鍋I里的湯倒出來時,只需要把內鍋I連同出湯裝置5從外鍋和外殼里取出來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電鍋,它包括內鍋⑴,外殼(14),外鍋(15),發熱盤(16),鍋柄⑵,鍋蓋(3),濾網(4),出湯裝置(5),其特征是:在外鍋(15)的鍋壁和外殼(14)的殼壁上分別開一孔,出湯裝置(5)穿過上述各孔,露在外殼(14)之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的電鍋,其特征是:在外鍋(15)上開一觀察孔(17),在外殼(14)上開有觀察窗(13) 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的電鍋,其特征是:電鍋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包括:內鍋(1),鍋柄(2),鍋蓋(3),出湯裝置(5),外鍋的鍋身(21),扣點(22),上外殼(20),下部分包含:底座(23),發熱盤(16),控制電路,外鍋鍋底(25),下外殼(27),鎖緊扣(26)。
4.一種改進的電鍋,它包括內鍋(1),外殼(14),外鍋(15),發熱盤(16),鍋柄(2),鍋蓋(3),濾網(4),出湯裝置(5),其特征是:在外鍋(15)的鍋壁上開一缺口(28),并在與外鍋(15)鍋壁所開缺口(28)相對應的外殼(14)的殼壁上開一缺口(28),出湯裝置(5)通過上述所開缺口(28)露在外殼(14)之外。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改進的電鍋,其特征是:外鍋(15)鍋壁所開缺口(28)起始于鍋壁靠近外鍋(15)鍋底處,向上貫穿外鍋(15)鍋口 ;外殼(14)殼壁所開缺口(28)起始于殼壁靠近外殼(14)殼底處,向上貫穿外殼(14)殼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改進的電鍋,其特征是:缺口(28)的寬度大于出湯裝置(5)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電鍋,它包括內鍋(1),外殼(14),外鍋(15),發熱盤(16),鍋柄(2),鍋蓋(3),濾網(4),出湯裝置(5),其特征是,在外鍋(15)的鍋壁和外殼(14)的殼壁上分別開一孔,出湯裝置(5)穿過上述各孔,露在外殼(14)之外;或者在外鍋(15)的鍋壁上開一缺口(28),并在與外鍋(15)鍋壁所開缺口(28)相對應的外殼(14)的殼壁上開一缺口(28),出湯裝置(5)通過上述所開缺口(28)露在外殼(14)之外。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3041813SQ20122069863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日
發明者姜迪彬 申請人:姜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