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泡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具體涉及一種泡茶器。
背景技術:
在泡茶時,除非使用帶有茶漏的杯子,否則直接將茶葉放在杯子中,喝茶時很容易把茶葉喝進嘴里,但是帶茶漏的杯子一般較貴,同時在辦公室或是家里來客人時,不可能同時配備那么多帶茶漏的杯子,因此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接將茶葉放置在杯子中泡茶時,茶葉不易喝到嘴里的泡茶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泡茶器,包括長條形的手柄和橢球形的茶葉容置腔體,所述茶葉容置腔體上具有多個通孔,且該茶葉容置腔體由上腔體和下腔體構成,所述上腔體和下腔體通過水平設置的轉軸連接,下腔體的開口邊緣具有凸起部,上腔體的開口處具有與凸起部配合使用,且能將凸起部卡住的卡槽;所述手柄的一端與上腔體固定連接。進一步地,為了便于生產和節省工序,所述手柄與上腔體為一體結構。進一步地,為了將泡茶器固定在杯子邊緣,方便拿取,同時使泡茶器可以適用不同高度的杯子,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具有能卡在杯子邊緣的彎折部。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好處: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泡茶器,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便于生產推廣。2、當泡茶時,使用該泡茶器可以有效防止喝茶時喝到茶葉,喝茶時更方便;3、泡過茶的茶葉由于集中放置在泡茶器中,因此,不需要單獨地浙水便可以輕松處置,同時防止了直接傾倒含有茶葉的茶水而堵塞下水道的問題。
圖1-本實用新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手柄1,彎折部11,上腔體2,卡槽21,下腔體3,凸起部3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一種泡茶器,包括長條形的手柄I和橢球形的茶葉容置腔體,茶葉容置腔體上具有多個通孔,且該茶葉容置腔體由上腔體2和下腔體3構成,上腔體2和下腔體3通過水平設置的轉軸連接,下腔體3的開口邊緣具有凸起部31,上腔體2的開口處具有與凸起部31配合使用,且能將凸起部31卡住的卡槽21 ;手柄I的一端與上腔體2固定連接。作為優選,手柄I的另一端還可以具有能卡在杯子邊緣的彎折部11。[0015]作為優選,手柄I與上腔體2為一體結構。該泡茶器可采用浸泡后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塑料或不銹鋼材料制成,也可采用現有技術已有的任何便于制造的,且浸泡后對人體無毒副作用材料制成。使用時,將茶葉直接放置在下腔體中,然后直接將下腔體上的凸起部卡在上腔體上的卡槽中,從而將茶葉封閉在茶葉容置腔體中,然后再將茶葉容置腔體放入杯子中,手柄端部的彎折部正好卡在杯子的邊緣,防止杯子較高時手柄掉進杯子中,最后向杯子中倒入熱水,熱水從茶葉容置腔體上的多個通孔進入茶葉容置腔體中,從而達到了泡茶的目的。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條形的手柄和橢球形的茶葉容置腔體,所述茶葉容置腔體上具有多個通孔,且該茶葉容置腔體由上腔體和下腔體構成,所述上腔體和下腔體通過水平設置的轉軸連接,下腔體的開口邊緣具有凸起部,上腔體的開口處具有與凸起部配合使用,且能將凸起部卡住的卡槽;所述手柄的一端與上腔體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與上腔體為一體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具有能卡在杯子邊緣的彎折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具體涉及一種泡茶器,該泡茶器包括長條形的手柄和橢球形的茶葉容置腔體,茶葉容置腔體上具有多個通孔,且該茶葉容置腔體由上腔體和下腔體構成,上腔體和下腔體通過水平設置的轉軸連接,下腔體的開口邊緣具有凸起部,上腔體的開口處具有與凸起部配合使用,且能將凸起部卡住的卡槽;手柄的一端與上腔體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泡茶器,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便于生產推廣。當泡茶時,使用該泡茶器可以有效防止喝茶時喝到茶葉,喝茶時更方便;泡過茶的茶葉由于集中放置在泡茶器中,因此,不需要單獨地瀝水便可以輕松處置,同時防止了直接傾倒含有茶葉的茶水而堵塞下水道的問題。
文檔編號A47G19/16GK203000258SQ20122071552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
發明者李占輝 申請人:李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