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餐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就餐用具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餐具。
背景技術:
餐具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目前家庭所用的餐具存在的主要問題就在于如何擺放.現在一般都是所有的刀叉,勺子等餐具一起放在一個餐具籃子里.這就存在一個衛生的問題,擺放在一起導致不易通風,洗后的水不容易干,并且細菌容易滋生.長期下去對健康有一定影響.還有就是人們在用餐期間如果有事需要零時離開,那使用中的餐具的零時擺放也是個問題.放在桌子上或者盤子邊緣都會接觸到除食物外的第三種物體,也就容易接觸到細菌等不干凈的東西,這樣也不夠衛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方便擺放的餐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餐具,它包括餐具頭(I)和餐具把(2),所述餐具頭(I)的后端設有套筒(3),所述餐具把(2)的前端插入套筒(3)內,所述餐具把(2)的中部為螺旋空心管。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由于在餐具把中部有螺旋空心管,因此可以套在一個棒上,這樣使各個餐具就實現了分開擺放.避免了相互接觸等不衛生的問題。就餐時,在離開的時候,可以將餐具的螺旋空心管部分卡在杯子的邊緣或其他容器的邊緣,這樣就可以避免接觸其他物體。為了使用更加舒適,所述餐具把(2)的后端為扁平狀。為了更加實用,所述餐具頭(I)為勺狀。為了更加實用,所述餐具頭(I)為刀狀。為了更加實用,所述餐具頭(I)為叉狀。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在餐具把的中部有螺旋空心管,使餐具得到了很好的擺放,避免了相互接觸等不衛生的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餐具頭1、餐具把2和套筒3構成,所述餐具頭I為勺狀或刀狀或叉狀,所述餐具把2的后端為扁平狀,所述餐具頭I的后端設有套筒3,所述餐具把2的前端插入套筒3內,所述餐具把2的中部為螺旋空心管。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說明:[0015]如圖1所示,擺放時,由于餐具把中部有螺旋空心管,因此可以套在一個棒上,這樣使各個餐具就實現了分開擺放,就餐時,在離開的時候,可以將餐具的螺旋空心管部分卡在杯子的邊緣或其他容器的邊緣,這樣就可以避免接觸其他物體,。
權利要求1.一種餐具,它包括餐具頭(I)和餐具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頭(I)的后端設有套筒(3),所述餐具把(2)的前端插入套筒(3)內,所述餐具把(2)的中部為螺旋空心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把(2)的后端為扁平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頭(I)為勺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頭(I)為刀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具頭(I)為叉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餐具,它包括餐具頭(1)和餐具把(2),所述餐具頭(1)的后端設有套筒(3),所述餐具把(2)的前端插入套筒(3)內,所述餐具把(2)的中部為螺旋空心管。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在餐具把的中部有螺旋空心管,使餐具得到了很好的擺放,避免了相互接觸等不衛生的問題。
文檔編號A47G21/00GK203059217SQ20122071963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魏興珍 申請人:重慶市大足區生產力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