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縱型電動吸塵器(1),其具備吸入口體(2)和連結到吸入口體的吸塵器主體(3)。在吸塵器主體配置有集塵部(9)和電動鼓風機(10)。集塵部能裝拆地裝配于吸塵器主體的下部的集塵部安裝部(8),在裝配時,通過形成在吸入口體與吸塵器主體之間的第1進氣通道(30)與吸入口體連通。在吸塵器主體的上部配置有吸入軟管(47),吸入軟管(47)在前端具備吸入管(49),吸入軟管通過第2進氣通道(55)與集塵部連通。在吸塵器主體的上部固定有自身的軸線與電動鼓風機的軸線大致對準成一直線的棒狀的手柄(40)。
【專利說明】縱型電動吸塵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縱型電動吸塵器。
【背景技術】
[0002]家用電動吸塵器大體分為2種。其中之一是被稱為罐型電動吸塵器的吸塵器,其在具有輪子的吸塵器主體連接吸入軟管,所述吸入軟管連接著吸入管,所述吸入管在前端連接著吸入口體,由吸入軟管牽引吸塵器主體。其中之二是被稱為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吸塵器,其將具備集塵部和電動鼓風機的吸塵器主體可改變角度地連結到吸入口體。縱型電動吸塵器具有如下優點,其不必如罐型電動吸塵器那樣在不使用時的吸入軟管和吸入管的處理中花費時間,不使用時的地面占有面積也可以比較少。
[0003]另一方面,縱型電動吸塵器存在如下缺點。即不適于從地面以外的場所吸取塵埃。為了彌補該缺點,開發出被稱為2—通道(way)型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除了總是與地面相接的吸入口體外,還具備能根據需要從吸塵器主體伸出的吸入軟管和吸入管。其例子可以參見專利文獻1、2。
[0004]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在連結到吸入口體的吸塵器主體設有吸入管,在所述吸入管上連接著伸縮管,所述伸縮管在前端具有塵埃吸入口。當從收容部拔出伸縮管時,此前與吸入口體連通的集塵室與吸入管和伸縮管一側連通。插入到收容部的狀態的伸縮管作為吸塵器主體的手柄部發揮作用。
[0005]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以從上進入的形式安裝于主體部的前方的手柄部由軟管與主體部連通,如果從主體部拆下手柄部,則能從設于手柄部的前端的開口部吸入塵埃。
[0006]現有技術文獻_7] 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 - 125879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 — 168623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10]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0011]專利文獻1、2所記載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均是將手柄部用于吸引塵埃,因此為了吸取不能使用吸入口體的部位的塵埃,當拔出手柄部時,無法用手支撐吸塵器主體,不得不以不穩定的狀態進行吸塵。
[0012]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除了吸入口體以外還具備吸入軟管和吸入管的2 —通道(way)型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能夠以穩定的狀態由吸入軟管和吸入管進行吸塵。另外,其目的在于采用吸塵器主體的使用處理容易的構成。
[0013]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1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縱型電動吸塵器,具備吸入口體和連結到上述吸入口體的吸塵器主體,在上述吸塵器主體配置有集塵部和電動鼓風機,上述縱型電動吸塵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集塵部能裝拆地裝配于上述吸塵器主體的下部的集塵部安裝部,在裝配時,通過形成在上述吸入口體與上述吸塵器主體之間的第I進氣通道與上述吸入口體連通,在上述吸塵器主體的上部配置有吸入軟管,上述吸入軟管在前端具備吸入管,上述吸入軟管通過第2進氣通道與上述集塵部連通,在上述吸塵器主體的上部固定有自身的軸線與上述電動鼓風機的軸線大致對準成一直線的棒狀的手柄。
[0015]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上述手柄能伸縮。
[0016]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手柄的前端設有與該手柄的軸線傾斜交叉的夾具。
[0017]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手柄設有將上述手柄的伸長狀態或者縮小狀態鎖定的鎖定裝置,在上述夾具設有上述鎖定裝置的鎖定解除部。
[0018]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手柄配置有上述電動鼓風機的運轉開關。
[0019]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手柄的前端設有與該手柄的軸線傾斜交叉的夾具,在握住上述夾具的手的拇指能夠觸及的范圍內配置有上述運轉開關。
[0020]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手柄的內部配置有進行上述吸塵器主體與上述運轉開關之間的電連接的卷線。
[0021]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電動鼓風機的背后配置有卷線盤,上述第2進氣通道從由上述電動鼓風機和上述卷線盤所形成的間隙通過。
[0022]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上述卷線盤圍繞水平軸旋轉。
[0023]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吸塵器主體形成有收納上述吸入管的管支架。
[0024]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在上述吸入管相對于上述管支架成為規定的收納狀態時,上述吸入管成為閉塞狀態。
[0025]在上述構成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中,優選的是上述吸塵器主體能夠以直立姿勢自主站立,在上述直立姿勢下在上述第I進氣通道產生狹窄部。
[0026]發明效果
[0027]根據本發明,由于手柄安裝于吸塵器主體的上部的狀態不變,因此在將吸入軟管和吸入管從吸塵器主體延伸時,也能用手支撐吸塵器主體使其穩定。另外,由于固定于吸塵器主體的上部的手柄是自身的軸線與電動鼓風機的軸線大致對準成一直線的棒狀的手柄,因此在需要扭轉吸塵器主體改變相對于吸入口體的角度時,由于電動鼓風機的軸線從手柄的軸線偏離而產生的電動鼓風機的質量矩小,因此,能夠輕松地改變吸塵器主體的角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縱型電動吸塵器(下面,在該段落中僅稱為“縱型電動吸塵器”)的正視圖。
[0029]圖2是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垂直截面圖。
[0030]圖3是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右視圖。
[0031]圖4是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左視圖。[0032]圖5是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后視圖。
[0033]圖6是縱型電動吸塵器的俯視圖。
[0034]圖7是沿圖5的VII — VII線截斷的縱型電動吸塵器的水平截面圖。
[0035]圖8是沿圖5的VDI — VDI線截斷的縱型電動吸塵器的水平截面圖。
[0036]圖9是在切除框體的一部分的狀態下從斜后方觀看縱型電動吸塵器的立體圖。
[0037]圖10是拆下集塵部的狀態的縱型電動吸塵器的正視圖。
[0038]圖11是拆下集塵部的狀態的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右視圖。
[0039]圖12是從吸塵器主體拆下的集塵部的右視圖。
[0040]圖13是將從吸塵器主體拆下的集塵部分離為集塵容器和過濾器單元的狀態的右視圖。
[0041]圖14是圖13的狀態的立體圖。
[0042]圖15是手柄伸長時的縱型電動吸塵器的正視圖。
[0043]圖16是手柄伸長時的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右視圖。
[0044]圖17是與圖16同樣的縱型電動吸塵器的右視圖,表示從管支架拔出吸入管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0045]基于圖1至圖17的圖說明縱型電動吸塵器I的結構。將從正面面對縱型電動吸塵器I的觀察者的左手側設定為縱型電動吸塵器I的左側面,將其右手側設定為縱型電動吸塵器I的右側面。
[0046]縱型電動吸塵器I具備與地面接觸的吸入口體2和可改變角度地連結到吸入口體2的吸塵器主體3。連結吸入口體2和吸塵器主體3的是設于吸入口體2的后部中央的萬向接頭4。吸塵器主體3能以萬向接頭4為中心在規定的角度范圍向背后傾倒和在規定的角度范圍扭轉。萬向接頭4為中空,成為后述的第I進氣通道的一部分。如圖1至圖5所示,吸塵器主體3能在吸入口體2上直立,在該狀態下自主站立。
[0047]吸入口體2具有扁平的箱形的框體2a。在框體2a的后部的左右側面安裝有輪子5,另外,在下表面前端部安裝有左右一對滾輪6,利用這些輪子和滾輪,使吸入口體2能在地面上輕快地移動。在框體2a的前部下表面形成有左右方向長的吸入口 7。吸入口 7與萬向接頭4連通。
[0048]吸塵器主體3具有筒型的框體3a。框體3a的下部為朝向正面開口的集塵部安裝部8,在該集塵部安裝部8能裝拆地裝配有集塵部9。集塵部9的結構在后面說明。在框體3a的內部,以與集塵部9排成一列的方式在其上部配置有電動鼓風機10。電動鼓風機10將風扇的部分設為下、將電機的部分設為上,以與框體3a的軸線平行的形式設置自身的軸線。
[0049]在電動鼓風機10的背后配置有隔板11。隔板11將比集塵部安裝部8靠上的框體3a的內部空間分隔為前后,在前方的空間收納有電動鼓風機10,在后方的空間收納有卷線盤12,所述卷線盤12用于與外部電源連接而對電動鼓風機10供電。在隔板11上安裝有用于進行電動鼓風機10的驅動控制的控制部件。
[0050]卷線盤12是以盤簧的力卷繞電源線的通常形式的卷線盤,其圍繞架設于隔板11與框體3a之間的水平軸13旋轉。水平軸13的軸線與框體3a的前后方向一致。卷線盤12不是配置于電動鼓風機10的上方而是配置于背后,因此能實現吸塵器主體3的高度方向的尺寸縮小。另外,水平軸13的軸線與框體3a的前后方向一致,因此卷線盤12的最大寬度方向不是前后方向而是左右方向,能實現吸塵器主體3的進深方向的尺寸縮小。
[0051]在框體3a的背面形成有格子狀的排氣口 14,所述排氣口 14用于從收納有卷線盤12的空間進行排氣。在框體3a的左側面也形成有格子狀的排氣口 15,所述排氣口 15用于從收納有卷線盤12的空間進行排氣。
[0052]在排氣口 15的上方形成有電源線引出口 16,所述電源線引出口 16用于從卷線盤12引出電源線。因此,站在縱型電動吸塵器I的背面側的使用者能使用右手引出電源線。在電源線引出口 16的上部設有滾輪17,使用者能用滾輪17捋電源線而迅速地引出電源線。在框體3a的上表面配置有電源線卷繞按鈕18,所述電源線卷繞按鈕18用于使卷線盤12進行電源線的卷繞。
[0053]在框體3a的右側面的上部設有抓手部19。當使用者降低姿勢時,只要用手抓住抓手部19,即使不握住后述的手柄提升,也能以該姿勢提起縱型電動吸塵器I。
[0054]接著,說明集塵部9的結構。集塵部9采用如下設計,當其被嵌入到集塵部安裝部8時,與框體3a沒有不協調感而形成一體化。集塵部9被區分為下部是集塵容器20,上部是過濾器單元21。在過濾器單元21設有抓手部22,所述抓手部22用于將集塵部9從集塵部安裝部8拆下或者安裝到集塵部安裝部8。抓手部22具備使得集塵部9不從集塵部安裝部8脫離的閂鎖的功能。
[0055]集塵容器20是杯子形狀,在其上表面開口嵌入過濾器單元21。從過濾器單元21的底板23垂下圓筒形的罩24。如圖8所示,集塵容器20的內表面為圓筒形,罩24位于其中心。在罩24的外表面套蓋有合成纖維的網25(參照圖2),在此捕獲收集空氣中的粗大灰
/1、土。
[0056]在罩24的下端安裝有圓盤26。圓盤26將集塵容器20的內部空間分為上下兩部分,其外周部隔開規定的間隔與集塵容器20的內周面相對。從圓盤26的中心垂下筒狀部27。筒狀部27的下端從外側覆蓋圓筒形的突起28,所述突起28形成于集塵容器20的內底面中心。由此,罩24和圓盤26被定位在集塵容器19的中心。
[0057]從萬向接頭4立起管道29。使管道29和萬向接頭4、以及吸入口 7和萬向接頭4連通的吸入口體2的內部空間構成第I進氣通道30。
[0058]在管道29的上端形成有朝向集塵部安裝部8的內部開口的正面形狀為矩形的吹出口 31 (圖10中表示出其形狀)。在集塵容器20的背面且在罩24的高度之處形成有連接到吹出口 31的氣流導入口 32。如圖8所示,氣流導入口 32以相對于集塵容器20的內周面成為切線方向的角度配置,其結果是,從氣流導入口 32流入到集塵容器20的氣流在集塵容器20的內部回旋。回旋方向從上方看為逆時針方向。
[0059]罩24的內部空間通過形成于底板23的開口部33與底板23的上部連通。在過濾器單元21的底板23與頂板34之間的空間收納有過濾器35。過濾器35是HEP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過濾器,捕獲收集空氣中的細小灰塵。在頂板34形成有使通過過濾器35的空氣向電動鼓風機10 —側排出的通風孔36。
[0060]集塵容器20和過濾器單元21由圖12至圖14所示的閂鎖37連結。閂鎖37安裝于與集塵容器20的口邊緣一體成型的把手38。把手38為倒立的L字形狀,配置于集塵容器20的右側面的靠近背面的部位。閂鎖37為蹺蹺板形式,以上端卡合于過濾器單元21的邊緣的卡合部39的方式由未圖示的彈簧施力。
[0061]使用者只要用右手的拇指以外的手指抓住把手38,用右手的拇指按壓閂鎖37的下端,則閂鎖37的上端從過濾器單元21的卡合部39脫離。由此,如圖13、14所示,能使過濾器單元21從集塵容器20分離。然后,用右手保持把手38使集塵容器20傾斜,就能將集塵容器20內部的塵埃丟棄。
[0062]在丟棄塵埃后,只要將過濾器單元21載置于集塵容器20,將過濾器單元21推壓到集塵容器20,則閂鎖37卡合于卡合部39,集塵容器20和過濾器單元21成為圖12所示的連結狀態。只要將該狀態的集塵部9嵌入到集塵部安裝部8,則閂鎖37和把手38就隱藏于框體3a中而看不見。
[0063]在集塵容器20和過濾器單元21的嵌合部、過濾器單元21和框體3a的連接部、以及吹出口 31和氣流導入口 32的連接部分別配設有墊片,阻止空氣、塵埃從該部位泄漏。
[0064]在吸塵器主體3的上部固定有棒狀的手柄40。手柄40的軸線與電動鼓風機10的軸線大致對準成一直線。在手柄40的前端設有與手柄40的軸線傾斜地交叉的夾具41。夾具41為扁平的環形。
[0065]手柄40包括外管42和內管43,能呈望遠鏡式地伸縮。圖1至圖5表示處于縮小狀態的手柄40,圖15至圖17表示處于伸長狀態的手柄40。
[0066]手柄40設有鎖定其伸長狀態或者縮小狀態的鎖定裝置44 (參照圖2),夾具41設有鎖定裝置44的鎖定解除部45。鎖定解除部45為拉鉤形,只要用握住夾具41的手的食指拉鎖定解除部45則就能解除鎖定。因此,能用單手簡單地進行使手柄40從縮小狀態切換為伸長狀態的操作、或者其相反的操作。
[0067]在手柄40上配置有電動鼓風機10的運轉開關46。運轉開關46的位置是內管43的上端正面、夾具41的開頭部附近。在握住夾具41的手的拇指能夠觸及的范圍配置有運轉開關46,能用握住夾具41的手簡單地操作運轉開關46。
[0068]在手柄40的內部配置有線圈狀的卷線(未圖示),所述卷線進行吸塵器主體3與運轉開關46之間的電連接。由于卷線能伸縮,因此即使手柄40伸縮也不會斷線。另外,手柄40直接固定于吸塵器主體3,因此容易從吸塵器主體3配線,配線產生不良情況的可能也小。
[0069]在吸塵器主體3除了設有吸入口體2之外還設有吸入軟管47作為另一個吸入機構。吸入軟管47為蛇腹式的伸縮軟管,根源部分連接到設于框體3a的上表面的軟管連接部48。軟管連接部48位于手柄40的正后方。在吸入軟管47的前端安裝有吸入管49。吸入管49也呈望遠鏡式能伸縮。在吸入管49的前端安裝有吸入器具50。
[0070]在框體3a的背面上部設有筒狀的管支架51。管支架51的下端封閉,上端開口,其軸線方向與框體3a的軸線方向一致。吸入管49為從上方插入到管支架51、下部被收納于管支架51的狀態。將縮小狀態的吸入管49壓入到管支架51的最后時為吸入管49的規定的收納狀態,此時,吸入管49緊貼設于管支架51的密封件,吸入管49成為閉塞狀態。
[0071]軟管連接部48由截面為圓形的管道52連接到管道29。管道29在與吹出口 31相同的高度之處形成有向吸塵器主體3的左側面方向伸出的導入口 53,管道52經由彎頭54連接到該導入口 53。彎頭54能從管道52和導入口 53拆下。
[0072]吸入管49、吸入軟管47、軟管連接部48、管道52以及彎頭54構成第2進氣通道55。其中如圖7和圖9所示,管道52以從電動鼓風機10的圓弧狀的外周部與卷線盤12的平面部之間所形成的楔狀的間隙通過的方式配置。這樣,由于利用間隙空間配置管道52,因此能毫無浪費地利用吸塵器主體3的內部空間,能緊湊地構成吸塵器主體3。
[0073]構成第2進氣通道55的吸入軟管47和吸入管49是與手柄40分體存在,因此手柄40的固定能米用牢固的固定法。手柄40的伸縮量的確保也各易。由于能夠確保手柄40的伸縮量,因此能抑制縱型電動吸塵器I整體的高度。
[0074]對縱型電動吸塵器I的操作進行說明。如上所述,當吸入管49相對于管支架51處于規定的收納狀態時,吸入管49處于閉塞狀態,因此此時僅從吸入口體2進行吸入。
[0075]在吸塵器主體3直立的狀態下,在第I進氣通道30的一部分產生狹窄部。該部位是萬向接頭4。在吸塵器主體3直立的狀態下,在萬向接頭4的構成要素彼此之間所形成的開口狹窄,其成為狹窄部。由于萬向接頭4并非完全閉塞,因此假設此時電動鼓風機10運轉,冷卻電動鼓風機10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空氣也可以流動,不會有電動鼓風機10過熱的危險。
[0076]當使用者握住手柄40的夾具41,使吸塵器主體3向后倒下時,萬向接頭4的狹窄部打開,成為吸入空氣和塵埃的狀態。在此,當操作運轉開關46使電動鼓風機10運轉時,產生通過第I進氣通道30流入到集塵部9的氣流。
[0077]從吸入口 7被吸入的空氣從管道29的吹出口 31經由塵埃容器20的氣流導入口32流入到塵埃容器20。空氣在塵埃容器20中回旋。回旋氣流中的粗大灰塵因離心力而從氣流分離,從圓盤26與集塵容器20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進入到圓盤26下的空間,在此堆積。
[0078]回旋氣流最終被吸入到罩24的內部,殘留于氣流中的粗大灰塵被網25捕獲收集。從罩24的內部空間經由通風孔36向上方排出的氣流經由過濾器35被電動鼓風機10吸入。在該過程中,氣流中的細小灰塵被過濾器35捕獲收集。
[0079]被吸入到電動鼓風機10的空氣從電機的部分被排出。被排出的空氣冷卻安裝于隔板11的控制部件,并且流入到配置有卷線盤12的空間,冷卻纏繞于卷線盤12的電源線。然后,空氣從排氣口 14、15被排出。
[0080]只要用手抓住抓手部22從吸塵器主體3拆下集塵部9,操作閂鎖37從過濾器單元
21分離集塵容器20,則就能丟棄積存于集塵容器20的塵埃。此時也能除去附著于網25的塵埃。只要從過濾器單元21拆下頂板34,就可以清掃或者更換過濾器35。
[0081]當使吸入口體2到達目的地時,常常需要扭轉吸塵器主體3來改變相對于吸入口體2的角度。在縱型電動吸塵器I中,由于手柄40的軸線與吸塵器主體3中最重的電動鼓風機10的軸線大致對準成一直線,因此扭轉手柄40時,電動鼓風機10的軸線從手柄40的軸線偏離而產生的電動鼓風機10的質量矩小,能以輕的動作改變吸塵器主體3的角度。
[0082]當使用吸入軟管47進行吸入時,在將吸塵器主體3設為直立姿勢,從管支架51拔出吸入管49。此時,如圖17所示,當將手柄40設為伸長狀態時,能輕松地拔出吸入管49。通過將吸塵器主體3設為直立姿勢,第I進氣通道30產生狹窄部,因此電動鼓風機10的吸引力多分配于第2進氣通道55 —方,能利用吸入管49強力地進行吸入。[0083]在利用吸入管49進行吸入的期間,使用者用閑著的手抓住手柄40,就可以用手支撐吸塵器主體3使其穩定。因此,使用者可以不擔心縱型電動吸塵器I翻到,而利用吸入軟管47和吸入管49進行清掃。為了確保吸入管49的吸引力,在將吸塵器主體3保持為直立姿勢的基礎上,拿著手柄40使吸塵器主體3的姿勢穩定是重要的。
[0084]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范圍不限于此,可以在不脫離發明宗旨的范圍施加各種變更后實施。
[0085]工業h的可利用件
[0086]本發明能廣泛應用于縱型電動吸塵器。
[0087]附圖標記說明
[0088]I 縱型電動吸塵器
[0089]2 吸入口體
[0090]3 吸塵器主體
[0091]8 集塵部安裝部
[0092]9 集塵部
[0093]10 電動鼓風機
[0094]12 卷線盤
[0095]30 第I進氣通道
[0096]40 手柄
[0097]41 夾具
[0098]44 鎖定裝置
[0099]45 鎖定解除部
[0100]46 運轉開關
[0101]47 吸入軟管
[0102]49 吸入管
[0103]51 管支架
[0104]52 管道
[0105]55 第2進氣通道
【權利要求】
1.一種縱型電動吸塵器,具備吸入口體和連結到上述吸入口體的吸塵器主體,在上述吸塵器主體配置有集塵部和電動鼓風機,上述縱型電動吸塵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集塵部能裝拆地裝配于上述吸塵器主體的下部的集塵部安裝部,在裝配時,通過形成在上述吸入口體與上述吸塵器主體之間的第I進氣通道與上述吸入口體連通, 在上述吸塵器主體的上部配置有吸入軟管,上述吸入軟管在前端具備吸入管,上述吸入軟管通過第2進氣通道與上述集塵部連通, 在上述吸塵器主體的上部固定有自身的軸線與上述電動鼓風機的軸線大致對準成一直線的棒狀的手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手柄能伸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手柄的前端設有與該手柄的軸線傾斜交叉的夾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手柄設有將上述手柄的伸長狀態或者縮小狀態鎖定的鎖定裝置,在上述夾具設有上述鎖定裝置的鎖定解除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手柄配置有上述電動鼓風機的運轉開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手柄能伸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手柄的前端設有與該手柄的軸線傾斜交叉的夾具,在握住上述夾具的手的拇指能夠觸及的范圍內配置有上述運轉開關。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手柄的內部配置有進行上述吸塵器主體與上述運轉開關之間的電連接的卷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電動鼓風機的背后配置有卷線盤, 上述第2進氣通道從由上述電動鼓風機和上述卷線盤所形成的間隙通過。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卷線盤圍繞水平軸旋轉。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塵器主體形成有收納上述吸入管的管支架。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入管相對于上述管支架成為規定的收納狀態時,上述吸入管成為閉塞狀態。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型電動吸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塵器主體能夠以直立姿勢自主站立,在上述直立姿勢下在上述第I進氣通道產生狹窄部。
【文檔編號】A47L9/32GK103974652SQ201280059975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吉田真浩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