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遠程控制的電飯鍋自動加熱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電飯鍋,其防止熱板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溫度傳感器側,可使溫度傳感器更加穩定且準確地出內膽的表面溫度,根據本發明的優選例的壓力電飯鍋,其構成包括:內膽,其內部收容有食物;熱板,其與上述內膽的底面緊密接觸,以傳遞熱量,并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通孔;內膽外殼,其收容上述內膽,在其中央形成有通孔;下部外殼,其聯接固定在上述內膽外殼上,在其上部具有向外側折彎的聯接部;溫度感應裝置,其在上述下部外殼內側利用性部件支撐,并與上述內膽的底面性地緊密接觸,并且,其位于上述熱板的通孔內側;以及遮蔽部件,其由絕熱材質形成,以遮蔽熱板的熱量傳遞到上述溫度感應裝置側,并且,其與上述熱板的通孔結合。
【專利說明】可遠程控制的電飯鍋自動加熱系統
[0001]本發明涉及電飯鍋,其防止熱板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溫度傳感器側,可使溫度傳感器更加穩定且準確地出內膽的表面溫度,根據本發明的優選例的壓力電飯鍋,其構成包括:內膽,其內部收容有食物;熱板,其與上述內膽的底面緊密接觸,以傳遞熱量,并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通孔;內膽外殼,其收容上述內膽,在其中央形成有通孔;下部外殼,其聯接固定在上述內膽外殼上,在其上部具有向外側折彎的聯接部;溫度感應裝置,其在上述下部外殼內側利用性部件支撐,并與上述內膽的底面性地緊密接觸,并且,其位于上述熱板的通孔內側;以及遮蔽部件,其由絕熱材質形成,以遮蔽熱板的熱量傳遞到上述溫度感應裝置側,并且,其與上述熱板的通孔結合。
[0002]自動電飯鍋,屬自控電熱技術。它是用市電來加熱做飯的。它由蓋子,鍋體、電源插座、底座、電熱膜、自動控制器組成。它的主要特征是,采用電熱膜作加熱元件的電飯鍋,它的自動控制器是裝在鍋底上的電熱膜和底座所成的空間里,這樣,它能在不增加和改變原鍋結構體積的形態下,使該鍋在加熱、做飯時,能做到電源的自動通、斷和溫度的自控,從而保了做飯的質量,使用上的方便和鍋因誤失燒干也不會被損壞的特點。
[0003]—種分體式電飯鍋,包括分體的鍋身和底座,底座內設置有電磁線圈盤,鍋身內設置有磁鐵,底座內設置有作為開關的磁控開關,磁控開關串接在控制電路中,底座頂面設置有晶板。鍋身和底座通過插裝機構相接,該插裝機構包括設置在鍋身底部的一個及以上的插腳,和設置在底座上的一個及以上的插孔。插腳內設置有插接孔,插接孔內設置有性的上電極片,鍋身包括外殼和內鍋,用于檢測內鍋溫度的熱敏電阻的引線端與上電極片電連接。插孔內設置有作上下滑動的壓觸片,復位的一端抵靠在底座的內壁上,其另一端抵靠在壓觸片下面,壓觸片上設置有限位凸臺,下電極片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本發明具有安全程度高、連接牢靠、定位準確的特點。
[0004]電飯鍋,包括外鍋體、內膽、發熱部件、隔熱裝置、溫度感知裝置和控制電路板,隔熱裝置與內膽之間的腔體構成熱輻射腔,發熱部件設置在熱輻射腔內,發熱部件與內膽之間有間隙,其特征是:隔熱裝置包括內隔熱層和外隔熱層,內隔熱層和外隔熱層的縱截面均呈U形,內隔熱層和外隔熱層之間形成第一隔熱空腔;內隔熱層的上邊緣與內膽的外表面接觸配合。通過內隔熱層的上邊緣與內膽的外表面接觸配合,構成線-面密封,使內隔熱層和內膽的外表面構成密封的熱輻射腔,發熱部件產生的熱量主要以熱輻射方式對內膽進行均勻加熱,而第一隔熱空腔起到隔熱作用,大大減弱熱量的外泄,達到良好的隔熱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分體式電飯鍋,包括分體的鍋身和底座,底座內設置有電磁線圈盤,鍋身內設置有磁鐵,底座內設置有作為開關的磁控開關,磁控開關串接在控制電路中,底座頂面設置有晶,,鍋身和底座通過插裝機構相接,該插裝機構包括設置在鍋身底部的一個及以上的插腳,和設置在底座上的一個及以上的插孔。
2.插腳內設置有插接孔,插接孔內設置有性的上電極片,鍋身包括外殼和內鍋,用于檢測內鍋溫度的熱敏電阻的引線端與上電極片電連接,插孔內設置有作上下滑動的壓觸片,復位的一端抵靠在底座的內壁上,其另一端抵靠在壓觸片下面,壓觸片上設置有限位凸臺,下電極片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本發明具有安全程度高、連接牢靠、定位準確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J27/00GK104055413SQ201310083844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李夏 申請人:上海煜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